消烟除尘脱硫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590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烟除尘脱硫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的净化设备技术领域。
现有的用于燃煤烟气的净化除尘设备,大都结构复杂,成本高,有的只能把燃煤烟气中的炭尘除去,但不能除掉酸性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专利号为99247484的消烟除尘脱硫净化器,是一立式的金属筒结构,在壳体外侧的下部安装液面显示器,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液管道,排液管道上依次安装注液漏斗和水泵,壳体内的上部安装有上下两层网状喷淋管道,喷淋管道的底部设有多个小孔并且安装若干个向下的喷头,水泵的出水管与下层的喷淋管道连通,上层网状喷淋管道与自来水管道连通,但此设备对需改造的炉窑砌砖烟囱不易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不破坏原炉窑砌砖烟囱等固定建筑物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消烟、除尘、脱硫效果好的消烟除尘脱硫净化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与供液池连通的耐酸供液泵,其结构特点是在原炉窑砌砖烟囱和锅炉之间加装一烟风道,在该烟风道内安装有与耐酸供液泵连通的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由一主管和与其连通的多支支管构成,主管和支管上均开有喷淋孔,在远离耐酸供液泵的一端还设有一活动的挡风板、维修人孔所述的烟风道的底部设有多条液体流出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并且可以通过供液池加入除尘脱硫液,由耐腐供液泵和喷淋装置上的小孔形成雾状的除尘脱硫液,与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充分接触,发生中和反应,达到消烟脱硫的效果,其脱硫液可循环利用,能将烟气中的烟尘吸附掉98%以上,使烟气中的林格曼黑度达到一至0级,因此消烟、除尘、脱硫效果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
图1的俯透视图。
图1、图2、图3所示的消烟除尘脱硫净化装置,是在原炉窑砌砖烟囱1和锅炉之间加装一烟风道3,在该烟风道3内安装有与耐酸供液泵8连通的喷淋装置2,喷淋装置2由一主管和与其连通的多支支管构成,主管和支管上均开有喷淋孔,喷淋孔的孔径为Φ1mm,喷淋孔的数量是多个,在远离耐酸供液泵8的一端还设有一活动的挡风板4、维修人孔5;耐酸供液泵8的供液流向与烟风道3内的烟风流向相反,烟风道3的底部设有多条液体流出槽9,该液体流出槽9与供液池6连通,供液池6内设有多道隔墙7,将供液池6分隔成多个溢流蓄水池,以利于沉淀物的取出和脱硫液的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脱硫液加入与耐酸供液泵8连通的溢流蓄水池内,通过耐酸供液泵8进入喷淋装置2,喷淋装置2喷出的脱硫液在烟风的冲击下,形成雾状,与烟气中的SO2、COx、NOx充分接触,发生中和反应,达到消烟脱硫的效果,脱硫液加入的浓度与烟气中的SO2、COx、NOx的含量成正比,脱硫液加的主要成份为NaOH和Ca(OH)2,与上述的有害气体在高温下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形成的混合液通过液体流出槽9进入供液池6远离耐酸供液泵8的一端溢流蓄水池,用石蕊试纸测试,当该混合液显中性时,将其取出回收利用,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加入脱硫液再次循环利用。当烟风道3内的沉积物过多影响通风时,则打开人孔5,将沉积物取出。
权利要求1.一种消烟除尘脱硫净化装置,包括与供液池连通的耐酸供液泵(8),其特征在于它还有一烟风道(3),在该烟风道(3)内安装有与耐酸供液泵(8)连通的喷淋装置(2),喷淋装置(2)由一主管和与其连通的多支支管构成,主管和支管上均开有喷淋孔,在远离耐酸供液泵(8)的一端还设有一活动的挡风板(4)、维修人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烟除尘脱硫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风道(3)的底部设有多条液体流出槽(9)。
专利摘要一种消烟除尘脱硫净化装置,具有与供液池连通的耐酸供滚泵及一烟风道,在该烟风道内安装有与耐酸供液泵连通的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由一主管和与其连通的多支支管构成,主管和支管上均开有喷淋孔,在远离耐酸供液泵的一端还设有一活动的挡风板、维修人孔,所述的烟风道的底部设有多条液体流出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消烟、除尘、脱硫效果好,能将烟气中的烟尘吸附掉98%以上,使烟气中的林格曼黑度达到一至0级。
文档编号B01D53/78GK2452604SQ0025680
公开日2001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27日
发明者唐念华, 栾法祖, 唐兆明, 唐兆志, 鞠清东, 唐秀萍 申请人:唐念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