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冲击旋涡高效除尘脱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6265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双冲击旋涡高效除尘脱硫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双冲击旋涡高效除尘脱硫器,主要用于各种锅炉烟气的除尘和脱硫。
现有技术是单冲击除尘器,见图2。
现有技术附图2的件号代表1、进烟口2、进烟室3、中隔板4、导流板5、水位线6、排灰水阀7、排烟口8、挡水装置 9、水花净化室10、加水溢水斗烟气从进烟1进入进烟室2,经导流板4和中隔板3中间的长条口冲击水面,产生水花进入水花净烟室9,烟气经水花洗涤后经挡水装置8、排烟口7排出。其不足之处在于冲击面积小,气液接触不够充分,除尘脱硫效率低,阻力大,带水易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冲击面积大、气液接触充分、除尘脱硫效率更高、阻力更小、无堵塞、不带水的新型双冲击旋涡高效除尘脱硫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由主机和辅机组成,主机包括主筒体和进烟冲击管,进烟冲击管焊固于主机内上盖中下方并通过进烟管和原烟囱的活动挡板下方连通,进烟冲击管中下部外焊固有锥形伞,主筒体通过弯形二次冲击管和辅机的辅筒体连通。
主筒体和辅筒体下有排灰水碟阀。
辅筒体上方通过排烟管和原烟囱活动挡板上方连通,或者和另立玻璃钢烟囱连通。
主筒体和辅筒体下部有碱性水和筒体外下部有加水溢水斗。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总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剖视总图。
本实用新型附
图1的件号代表1、原烟囱 2、活动挡板3、进烟管4、主机上盖5、主筒体 6、进烟冲击管7、锥形伞 8、水位线 9、加水溢水斗10、溢水管 11、引风机 12、排灰水蝶阀
15、辅机上盖16、辅筒体 17、弯形二次冲击管18、排灰水沟19、灰水沉淀池 20、主机21、辅机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主要由主机20和辅机21组成,主机主要包括主筒体5和进烟冲击管6,主筒体5内在上盖4中间下方装有进烟冲击管6(此进烟冲击管6也可作成弯形管安装在主筒体5侧上部),在进烟冲击管6的中下部外装有锥形伞7。辅机21主要包括辅筒体16和弯形二次冲击管,辅筒体内装有弯形二次冲击管17。主筒体和辅筒体内各冲击管下口处均有一定水位的碱性水,主筒机和辅筒体外侧下部各装有控制水位的加水溢水斗9。主筒体和辅筒体的倒锥形下口各装有排灰水蝶阀12,主筒体和辅筒体用连接管法兰14连为一体。主机上盖4上的进烟口与原烟囱活动挡板2下方用进烟管3连接,辅机上盖15的排烟口与原烟囱活动挡板2上方用排烟管13连接(此排烟管也可接另立的玻璃钢烟囱)。也可让主机的进烟口与锅炉排烟口连接,辅机的排烟口与引风机11的入口连接。
来自锅炉的烟气通过引风机11、活动挡板2下方原烟囱1和进烟管3进入主机内的进烟冲击管6,在进烟冲击管6下口周圈与水面接触进行第一次冲击,产生大量的水花和气雾在锥形伞7内形成旋涡碰撞,气液两相充分接触充分反应,烟气中的灰尘和二氧化硫被水充分吸收,净化后的烟气在锥形伞7的上方进入辅机内的弯形二次冲击管17,二次冲击辅机内的水面,进一步除尘、脱硫并脱水,二次净化并脱水后的烟气经排烟管13进入活动挡板2上方的原烟囱1(或另立玻璃钢烟囱)排入大气,灰尘沉入水下并定时经主、辅机下的排灰蝶阀12排入排灰水沟18,再流入灰水沉淀池19。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 冲击管周圈冲击水面比现有技术单面冲击面积增大,并且增加了二次冲击洗涤,冲击水面产生的水花和气雾在锥形伞内形成旋涡碰撞,气液两相接触反应更充分,因此除尘脱硫效率更高;2 用辅机脱水比现有技术配挡水装置阻力小,效果好,不带水;3 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永不堵塞,运行安全。省水省电,无需检修。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双冲击旋涡高效除尘脱硫器,由主机和辅机组成,其特征在于,主机包括主筒体和进烟冲击管,进烟冲击管焊固于主机内上盖中下方并通过进烟管和原烟囱的活动挡板下方连通,进烟冲击管中下部外焊固有锥形伞,主筒体通过弯形二次冲击管和辅机的辅筒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冲击旋涡高效除尘脱硫器,其特征在于,主筒体和辅筒体下有排灰水碟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冲击旋涡高效除尘脱硫器,其特征在于,辅筒体上方通过排烟管和原烟囱活动挡板上方连通,或者和另立玻璃钢烟囱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冲击旋涡高效除尘脱硫器,其特征在于,主筒体和辅筒体下部有碱性水和筒体外下部有加水溢水斗。
专利摘要新型双冲击旋涡高效除尘脱硫器由主机和辅机组成,主机包括主筒体和进烟冲击管,进烟冲击管焊固于主机内上盖中下方并通过进烟管和原烟囱的活动挡板下方连通,进烟冲击管外焊固有锥形伞,主筒体通过弯形二次冲击管和辅机的辅筒体连通。除尘脱硫效率更高;阻力小,效果好,不带水;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堵塞,运行安全,省水省电,无需检修。
文档编号B01D47/02GK2449078SQ0025765
公开日2001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31日
发明者宁海泽, 宁双生 申请人:宁海泽, 宁双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