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态介质恒温超重力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335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固态介质恒温超重力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化学反应设备,涉及一种旋转床恒温超重力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旋转床恒温超重力反应器,反应室一般为桶状,其底部为水平状或有微小曲面,虽设有集料槽及下料口,但当生产黏度大的超细颗粒物质时,下料口容易堵塞,使反应室中生成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产生反应室堵卡,导致电机跳闸停车;加热方式一般为水蒸气加热、导热油加热等液态或气态传热介质加热。这些介质传热方式一般存在以下缺点1、设备复杂笨重,投资大,维护难。
2、传导效率低,能源消耗大,温度控制不灵敏,精度不高。
3、对环境有污染,有机载体对人体有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应室不堵塞,恒温装置精度高、反应快,能耗低,无污染,方便经济的旋转床超重力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自动温控装置采用封闭状固体介质层,用正方晶体状的氧化镁作为热传导介质;反应室底部为向内凹入的弧形底面,最好为标准椭圆曲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正方晶体状的氧化镁作为导热介质,热效率高,精度高,反应快,能耗低;采用封闭式固体介质层,设备简单,无污染,无泄漏,无须维护,成本低。反应室底部为向内凹入的弧形曲面,特别是椭圆形标准曲面,下料畅通,无堵塞。


附图1为固态介质恒温超重力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1为反应室,2为旋转床填料层,3为喷液支管,4为排气管,5为进液管,6为旋转床,7为反应室顶盖,8为反应室侧壁,9为恒温层密封壳,10为导热介质,11为连续相进气口,12为冷却装置,13为电加热装置,14为轴承密封壳,15为传动轴,16为反应室椭圆曲面底,17为下料口,18为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特征如下超重力反应器由反应室1和自动温控装置组成。
反应室1上端面为顶盖7,下底为椭圆曲面底16,侧壁为圆桶状侧壁8,顶盖7中央有排气管4,还有进液管5,进液管5与贮液腔和喷液支管3相通。反应室1内设旋转床6和连续相进气口11,连续相进气口11与反应室圆筒相切,旋转床6上设填料层2,喷液支管3喷出的反应液体均匀喷向填料层2内侧,旋转床6以传动轴15为轴旋转。反应室1底部边缘设下料口17,下料口17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8。
自动温控装置由冷却装置12、电加热装置13、介质10、温度传感器18以及温控器组成。冷却装置12的阀门,电加热装置13的开关由温控器根据温度传感器18传来的温度信号自动控制。冷却装置12,电加热装置13和介质10由恒温层密封壳9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及操作过程如下调速电机带动传动轴15旋转,旋转床6固定在传动轴15上并且同步旋转。反应液体由进液管5进入反应室,通过贮液腔进入圆周设置的各喷液支管3,喷向填料层2内侧。连续相气体通过进气口11切向进入反应室1并高速旋转,在旋转床填料层2内与液体逆流接触反应,反应后的液体落到椭圆形曲面底部,由下料口17排出,气体由排气管4排出。
在温控器上设定最佳温度,当温度传感器18测出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温控器控制电加热装置13加热,通过介质10传导使反应室1温度升高;反之,当传感器18测出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控制冷却装置12工作,通过介质10使反应室1温度降低,其结果使反应室1的反应温度控制在一个最佳范围内,达到工艺控制条件最佳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固态介质恒温超重力反应器,它包括一个超重力旋转床反应室和反应室外围的自动温控装置;反应室内设有进液管、贮液腔、喷液支管、下料口,切向进入的连续相进气口、排气口,旋转床上设有填料层,由电机通过传动轴驱动旋转床旋转;自动温控装置上设有温控器、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室底部为向内凹入的弧形底面;自动温控装置保温层为封闭状固体介质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介质恒温超重力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闭状固体介质层热传导介质为正方晶体状的氧化镁。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介质恒温超重力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室弧形底面为标准椭圆曲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恒温旋转床反应器——固态介质恒温超重力反应器。它由反应室、旋转床、进液通道、进气通道及自动温控装置等组成,特征是温控装置的恒温层采用封闭的固态介质正方晶体氧化镁保温层,反应室底部为凹入的椭圆曲面。具有调温精度高,反应快,能耗低,无污染,无泄漏,下料畅通,无堵塞等优点。该设备主要应用于化工、医药、石化等领域。
文档编号B01J8/00GK2576325SQ0225938
公开日2003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2日
发明者陈建忠 申请人: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