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化铵干法除尘方法

文档序号:4999431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氯化铵干法除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方法,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氯化铵干法除尘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干燥除尘方法,一是采用干燥后的尾气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后排空,二是采用文氏洗涤方法。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处理的尾气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同时由于氯化铵易吸潮结块,其水溶液对金属腐蚀严重,对周围的设施及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水洗后溶液处理困难、耗资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氯化铵干法除尘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在保证尾气达标排放的同时将粉尘回收变为成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方法是在氯化铵生产过程中,经干燥炉干燥后排出的尾气进入外置旋风分离器,其中大颗粒的粉尘回成品仓,分离后的气体进入布袋除尘器过滤,过滤后的气体经引风机排入大气,除尘器内的粉尘经反吹系统进入收集仓。
本发明方法与已有技术相比既保证尾气达标排放又将粉尘回收变为成品,提高了产品的产量,降低了消耗,同时由于采用干法除尘不产生水溶液不会对周围设施产生腐蚀,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在本发明中在氯化铵干燥过程中,当含尘气体的湿度达到85%时仍能继续工作,无粘结现象。


附图是本发明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氯化铵生产过程中,经干燥炉干燥后排出的尾气进入外置旋风分离器,其中大颗粒的粉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离出的粉尘排出旋风分离器回成品仓,分离后的气体进入布袋除尘器过滤,过滤后的气体经引风机排入大气,当袋式除尘器内的压差增至设定值时该室停止工作,反吹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反吹系统的压缩空气为动力,压缩空气迅速涌入袋式除尘器内,布袋产生抖动,将滤袋外侧上的粉料抖掉,粉尘落入灰斗内,反吹系统停止工作后,滤室又进入工作状态,如此循环达到除尘目的。所述袋式除尘器是由多个室组成的。
实施例1对年产1万吨精铵干燥系统,加装高效旋风分离器一组,直径1.5米,4室布袋除尘器一台,过滤面积F=200m2,经干燥炉干燥后排出的尾气进入旋风分离器,其中大颗粒的粉尘回成品仓,分离后的气体进入布袋除尘器过滤,过滤后的气体经引风机排入大气,引风机的引风量为13500Ndm3/h,除尘器内的粉尘经反吹系统进入收集仓,反吹系统的压缩空气压力为0.6Mpa,压缩空气耗量为1.4m3/min,除尘反吹系统全部采用PCC自控系统。粉尘入口浓度为4047mg/Ndm3,粉尘出口浓度为2.9mg/Ndm3,每小时回收成品54.59kg,运行一年后布袋透气良好,无粘结现象,尾气排放达国家排放标准。
实施例2对年产10万吨精铵干燥系统,加装高效旋风分离器一组,直径1.5米,5室布袋除尘器一台,过滤面积F=600m2,滤袋采用防结疤材料,经干燥炉干燥后排出的尾气进入旋风分离器,其中大颗粒的粉尘回成品仓,分离后的气体进入布袋除尘器过滤,过滤后的气体经引风机排入大气,引风机的引风量为41387Ndm3/h,除尘器内的粉尘经反吹系统进入收集仓,反吹系统的压缩空气压力为0.6Mpa,压缩空气耗量为2.2m3/min,除尘反吹系统全部采用PCC自控系统。粉尘入口浓度为22740mg/Ndm3,粉尘出口浓度为22.3mg/Ndm3,每小时回收成品867kg,运行一年后布袋透气良好,无粘结现象,尾气排放达国家排放标准。
实施例3对氯化铵造粒系统除尘,加装高效旋风分离器两台为一组,直径1.5米,8室布袋除尘器一台,过滤面积F=500m2,滤袋采用防结疤材料,经干燥炉干燥后排出的尾气进入旋风分离器,其中大颗粒的粉尘回成品仓,分离后的气体进入布袋除尘器过滤,过滤后的气体经引风机排入大气,引风机的引风量为25000Ndm3/h,除尘器内的粉尘经反吹系统进入收集仓,反吹系统的压缩空气压力为0.6Mpa,反吹系统的压缩空气耗量2.4m3/min,除尘反吹系统全部采用PCC自控系统。粉尘入口浓度为9800mg/Ndm3,粉尘出口浓度为60mg/Ndm3,每小时回收成品194.8kg,运行一年后布袋透气良好,无粘结现象,尾气排放达国家排放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氯化铵干法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在氯化铵生产过程中,经干燥炉干燥后排出的尾气进入外置旋风分离器,其中大颗粒的粉尘回成品仓,分离后的气体进入布袋除尘器过滤;过滤后的气体经引风机排入大气,除尘器内的粉尘经反吹系统进入收集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化铵干法除尘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经干燥炉干燥后排出的尾气进入外置旋风分离器,其中大颗粒的粉尘回成品仓,分离后的气体进入布袋除尘器过滤;过滤后的气体经引风机排入大气,除尘器内的粉尘经反吹系统进入收集仓。本发明方法与已有技术相比既保证尾气达标排放又将粉尘回收变为成品,提高了产品的产量,降低了消耗。
文档编号B01D50/00GK1589951SQ0314419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7日
发明者李树宽, 刘年高, 常宗臣, 陆建军, 任向东 申请人:天津渤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天津碱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