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6942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再生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再生过滤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让拦截捕捉的吸附 材料重获再生的可再生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应用于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去除、颜色去除、重金属捕捉的 处理方式大部分是釆用(1)生物处理法;(2)化学处理法;(3)活性炭吸附 法。这三种处理方法的普及率大约是90%以上,而这三个方法对于COD、颜色、 重金属的去除效率依照废水的特性,有不同的去除效率,如果废水特性改变, 以上这三种处理方法就无法一直维持高效率的处理结果,甚至对于COD去除 效率的效果是零,也就是完全没有效果。
对于以上3种方法的缺点说明
生物处理法
对于无机类废水比较不适合,对于有机类废水比较有效,而且应用在有机 废水的COD去除上,对于允许的COD浓度不可以太高,或是造成颜色的成份 不可太浓,否则当废水的高浓度COD进入生物处理后,生物将不堪负荷,造 成生物坏死,反而严重污染废水水质。
化学处理法
相反于生物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对于无机废水所造成的污染可以添加数种 适当与适量的药剂,进行反应,产生污染物的沉淀,以有效地去除污染物,但 是对于水溶性溶剂或有机色料或油性污染物完全没有处理的效果。
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法对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或是其它化学性物质的吸附效果非常不错,然而一旦吸附饱和后,就无法再吸附,而且再生效果 不好,再生成本也非常高,所以近几年来,新增加的废水处理设备,釆用活性 炭吸附法已经比较少见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再生过滤装置,可以针对废
水的COD,颜色,重金属等作有效的直接拦截捕捉,并不需要加入任何药剂, 同时,当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饱和后,并不需要实时更换,只要执行再生程序 之后,即可让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重获再生,继续使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可再生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排风装置及 蒸汽装置和/或加热装置;
所述过滤器设有废水进口及废水出口 ,并在所述废水进口及废水出口与外 界连通处各设有开关阀,同时在所述过滤器内部置有用于拦截捕捉废水中造成 COD浓度偏高、颜色色度偏高、重金属浓度偏高的各项化学物质的吸附材料;
用于提供蒸汽的蒸汽装置和/或能提供干热气体的加热装置经管道、开关阀 与所述过滤器顶部连通,产生的蒸汽和/或干热气体直接冲击所述置于所述过滤 器内部的吸附材料;
用于排出经所述蒸汽和/或干热气体冲击脱离的污染物质的排风装置经管 道、开关阀与所述过滤器的底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可再生过滤装置主要将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装入一个过滤器 内,将废水直接引入,经由过滤器内的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直接进行拦截,废 水中的造成COD浓度偏高,颜色色度偏高,重金属浓度偏高的各项化学物质, 都会被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直接拦截,然后将干净的废水排出,当过滤器持续 过滤一段时间后,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会发生饱和的情况,此时并不需要更换 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只要进行再生程序即可让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重获再生, 再生过程是将废水入口端关闭,不让废水进入,再将原来过滤器内废水排出, 随即利用蒸汽装置引入蒸汽及加热装置引入干热气体,或单独利用蒸汽装置引入蒸汽或加热装置引入干热气体,让蒸汽或干热气体穿透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 此时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遇到蒸汽和/或干热气体之后,借由自然的物理现象, 热胀冷缩的原理,附着在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上面的污染物质就会剥落并经排 风装置排出,达到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重获再生, 一直重复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可再生过滤装置通常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可以重复再生500 到5000次的使用寿命,如此可以有效地大幅度降低使用者更换成本的耗材,并 且达到环保节能、重复使用的目的。


图l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器的剖面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过滤器
2 加热装置
3 排风装置
4 蒸汽装置
5 吸附材料
6 泵
7 滤芯
8 液体过滤器
11 废水入口
12 废水出口
13 排出口14、 15 测温器
16 压力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配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l所示,本实施例中过滤拦截捕捉过程将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 5装入一个过滤器1内,废水由废水入口 11直接引入,经由过滤器l内的拦截 捕捉的吸附材料5直接进行拦截,废水中造成COD浓度偏高、颜色色度偏高、 重金属浓度偏高的各项化学物质都会被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5直接拦截,然后 将干净的废水由废水出口 12排出,整个过滤过程非常简单,不需要其它的药剂, 所以使用过程可以节省很多的药品费用、电源动力的使用,达成环保节能的效 果。本实用新型的吸附材料5是一种纤维无纺布的复合材料,经由加工处理, 让吸附材料5表面产生很多孔洞,在废水处理过程当中,废水经过吸附材料5 时,废水中的一些化学元素或杂质被这些孔洞留住,当这些化学物质被留住后, 废水中的COD自然会下降,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过滤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5的再生过程
将废水入口 ll和废水出口 12关闭,不让废水进出,再将原来过滤器l内 的废水由排出口 13排出。
利用蒸汽装置4引入蒸汽及利用加热装置2引入干热气体,让蒸汽和干热 气体穿透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5,此时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5遇到蒸汽和干热 气体之后,借由自然的物理现象,热胀冷缩的原理,附着在拦截捕捉的吸附材 料5上面的污染物质就会经排风装置3排出过滤器1,达到拦截捕捉的吸附材 料5重获再生, 一直重复循环使用。
其中,过滤器l与蒸汽装置4和/或加热装置2连接的管路中设置有测温器 14,即蒸汽和干热气体进入过滤器1的管路中设置有测温器14,用于测量蒸汽 和干热气体的温度,在过滤器1的一侧设置有测温器15,用于测量过滤器1内 的温度,并在过滤器1的顶端设置压力表16,用于检测过滤器1内部的压力,避免压力过高,同时各管路设置有开关阀控制废水、蒸汽及干热气体的进 出。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过滤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5再生过程
将废水入口 ll和废水出口 12关闭,不让废水进出,再将原来过滤器l内 废水由排出口 13排出。
利用加热装置2引入干热气体,让干热气体穿透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5, 此时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5遇到干热气体之后,借由自然的物理现象,热胀冷 缩的原理,附着在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5上的污染物质就会经排风装置3排出 过滤器l,达到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5重获再生, 一直重复循环使用。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过滤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5再生过程
将废水入口 ll和废水出口 12关闭,不让废水进出,再将原来过滤器l内 废水由排出口 13排出。
利用蒸汽装置4引入蒸汽,让蒸汽穿透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5,此时拦截 捕捉的吸附材料5遇到蒸汽之后,借由自然的物理现象,热胀冷缩的原理,附 着在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5上面的污染物质就会经排风装置3排出过滤器1, 达到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5重获再生, 一直重复循环使用。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l,让蒸汽及干热气体经由拦截 捕捉的吸附材料5穿透出,使吸附材料5上面的污染物质脱落,让吸附材料5 重获再生,能多次重复利用,进行废水过滤,至于具体结构,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另行描述。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的过滤装置的废水先经过泵6抽送至滤芯7 及液体过滤器8后,进入过滤器l中,在再生过程之前,将废水入口 ll和废水 出口 12关闭,不让废水进出,再将原来过滤器l内的废水由排出口 13排出至 泵6过滤,借加热装置2引入干热气体至过滤器1中,让干热气体穿透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5,使吸附材料5上的污染物质脱落,经排风装置3排出过滤器1, 使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5重获再生,重复进行废水过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可再生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过滤器、排风装置及蒸汽装置和/或加热装置;所述过滤器设有废水进口及废水出口,并在所述废水进口及废水出口与外界连通处各设有开关阀,同时在所述过滤器内部置有用于拦截捕捉废水中造成化学需氧量浓度偏高、颜色色度偏高、重金属浓度偏高的各项化学物质的吸附材料;用于提供蒸汽的蒸汽装置和/或能提供干热气体的加热装置经管路、开关阀与所述过滤器顶部连通,产生的蒸汽和/或干热气体直接冲击所述置于所述过滤器内部的吸附材料;用于排出经所述蒸汽和/或干热气体冲击脱离的污染物质的排风装置经管道、开关阀与所述过滤器的底部连通。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再生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的一侧 设置有测温器,所述过滤器的顶端设置有压力表。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再生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与所述 蒸汽装置和/或加热装置连接的管路中设置有测温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底部设有用于排尽内部废水的排出口。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再生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的废水 进口经所述开关阀依序连有液体过滤器、滤芯及泵,且所述泵的入口同时与所 述排出口及外界废水供应管道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再生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排风装置及蒸汽装置和/或加热装置;该过滤器设有废水进、出口,并在与外界连通处各设有开关阀,同时在过滤器内部置于用于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用于提供蒸汽的蒸汽装置和/或能提供干热气体的加热装置与过滤器顶部连通,产生的蒸汽和/或干热气体直接冲击过滤器内部的吸附材料;用于排出经所述蒸汽和/或干热气体冲击脱离的污染物质的排风装置与过滤器的底部连通。所述吸附材料可以针对废水的COD,颜色,重金属等作有效的直接拦截捕捉,并不需要加入任何药剂,同时,当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饱和后,并不需要实时更换,只要执行再生程序之后,即可让拦截捕捉的吸附材料重获再生,继续使用。
文档编号B01J20/30GK201249121SQ20082000956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0日
发明者陈国栋 申请人:橼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