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揉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4815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脂揉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脂生产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脂揉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脂生产领域中,经冷却的乳液状的油脂会产生结晶,但油脂晶体的颗粒大小和硬度往往不一致,需要经过揉合,来调节硬酯和软酯的颗粒大小和硬度,使得硬酯和软酯 能够充分、均勻的混合,来符合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脂揉合装置,来调节硬酯和软酯和颗粒大小和硬 度,使得硬酯和软酯能够充分、均勻的混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脂揉合装置,包括有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设有二个的筒体,所述 二个筒体内分别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数组排成一圈的销齿,所述二个筒体的 内壁上分别设有数组排成一圈的刀片,所述的销齿与所述的刀片相互交错成梳齿状;所述 二个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中一个筒体的出料口与另一个筒体的进料口 通过管道相连,且一个筒体的进料口与另一个筒体的出料口分别与生产线主管路相连;所 述二个筒体的侧壁均具有夹层,二个筒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出口并连接有进、出水管。所述的油脂揉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座上安装有电机,电机与所述二个筒 体的转轴分别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生产线主管路的负压作用下,硬酯和软酯颗粒在交错成 梳齿状的且不断发生相对转动的销齿和刀片之间发生相互撞击,不断的相互揉合,最终达 到充分均勻的混合,效果十分明显,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一种油脂揉合装置,包括有机座1,机座1上设有二个的筒体2、3,二个 筒体2、3内分别转动安装有转轴4,转轴4上设有数组排成一圈的销齿5,二个筒体2、3的 内壁上分别设有数组排成一圈的刀片6,销齿5与刀片6相互交错成梳齿状;二个筒体2、3 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 7和出料口 8,其中一个筒体的出料口与另一个筒体的进料口通过 管道9相连,且一个筒体的进料口与另一个筒体的出料口分别与生产线主管路相连;二个 筒体2、3的侧壁均具有夹层10,二个筒体2、3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出口并连接有进、出水管 11、12。机座1上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与二个筒体2.、3的转轴4分别传动连接。在生产线主管路的负压作用下,硬酯和软酯颗粒在交错成梳齿状的且不断发生相 对转动的销齿和刀片之间发生相互撞击,不断的相互揉合,最终达到充分均勻的混合;且冷 却水在二个筒体的侧壁的进、出口和进、出水管之间不断循环流动。
权利要求一种油脂揉合装置,包括有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上设有二个的筒体,所述二个筒体内分别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数组排成一圈的销齿,所述二个筒体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数组排成一圈的刀片,所述的销齿与所述的刀片相互交错成梳齿状;所述二个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中一个筒体的出料口与另一个筒体的进料口通过管道相连,且一个筒体的进料口与另一个筒体的出料口分别与生产线主管路相连;所述二个筒体的侧壁均具有夹层,二个筒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出口并连接有进、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揉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座上安装有电机,电机 与所述二个筒体的转轴分别传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脂揉合装置,包括有机座,机座上设有二个的筒体,二个筒体内分别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设销齿,二个筒体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刀片,销齿与刀片相互交错成梳齿状;二个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中一个筒体的出料口与另一个筒体的进料口通过管道相连,且一个筒体的进料口与另一个筒体的出料口分别与生产线主管路相连;二个筒体的侧壁均具有夹层,二个筒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进、出口并连接有进、出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生产线主管路的负压作用下,硬酯和软酯颗粒在交错成梳齿状的且不断发生相对转动的销齿和刀片之间发生相互撞击,不断的相互揉合,最终达到充分均匀的混合,效果十分明显,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B01F3/18GK201768505SQ20102027107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1日
发明者任志林, 杜应礼, 范伟, 许德宏, 鲁中宝 申请人:安徽康尔美油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