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钠蒸发器冷凝水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865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亚硝酸钠蒸发器冷凝水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亚硝酸钠蒸发器冷凝水罐。
背景技术
亚硝酸钠蒸发器冷凝水疏水系统中,采用的自由浮球式疏水阀,浮球随冷凝水升 降开关阀门,排出冷凝水。但在疏水过程中会发生2% 3%的加热蒸汽随冷凝水一起排出 的现象,造成蒸汽浪费。此外,采用自由浮球式疏水阀还经常有疏水不畅的情况发生,导致 冷凝水积存在蒸发器的加热室内,每5 6小时就要开冷凝水疏水管线副路一次,严重影响 力蒸发速度和亚硝酸钠的正常生产。更换几次疏水阀后,效果仍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亚硝酸钠蒸发器冷凝水疏水系统中,采用的 自由浮球式疏水阀,容易造成蒸汽浪费、疏水不畅的缺陷,提供一种蒸汽浪费少、疏水通畅 的亚硝酸钠蒸发器冷凝水罐。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一种亚硝酸钠蒸发器冷凝水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的罐体,罐体的顶端设有 水蒸汽出口、底端设有冷凝水出水管,罐体上部一侧设有冷凝水入口,冷凝水入口与罐体内 的进水管连接,进水管的末端延伸到罐体的下部,冷凝水出水管上设有气动薄膜调节阀,罐 体的上部和下部还分别设有自控液位计口。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罐体的下部一侧设有手孔。本实用新型在冷凝水出水管中连接一个气动薄膜调节阀,水蒸气出口通过管线与 蒸发器加热室相连。冷凝水进入罐体内后,随着液位的上升,冷凝水夹带的蒸汽由水蒸汽出 口返回到蒸发器加热室继续加热,冷凝水经气动薄膜调节阀控制液位后排出。本实用新型充分实现了加热蒸汽的循环利用,减少蒸汽浪费。同时,冷凝水可以迅 速排入到冷凝液罐中,减少了冷凝水在蒸发器加热室的积存,无需开疏水管线副路即可满 足正常生产的疏水要求,不仅能实现整个疏水过程畅通无阻,而且有效的提高了蒸发器加 热室的生产效率。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1冷凝水入口 ;2冷凝水出水管;3自控液位计口 ;4自控液位计口 ;5 水蒸气出口 ;6手孔;7进水管;8气动薄膜调节阀;9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如附图所示立式的罐体9由支架支撑,罐体9的顶端设有水蒸气出口 5,底端设有冷凝水出水管2,水蒸气出口 5通过管线与蒸发器加热室相连,冷凝水出水管2上设有气 动薄膜调节阀8,罐体9的上部左侧设有冷凝水入口 1,右侧设有自控液位计口 4,冷凝水入 口 1与罐体9内部的进水管7相通,进水管7的出口位于罐体9的下部,罐体9的下部左侧 设有手孔6,右侧设有自控液位计口 3。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冷凝水进入罐体9内后,随着液位的上升,冷凝水夹带的蒸汽 由水蒸汽出口 5返回到蒸发器加热室继续加热,冷凝水经气动薄膜调节阀8控制液位后排
出ο
权利要求1.一种亚硝酸钠蒸发器冷凝水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的罐体,罐体的顶端设有水蒸 汽出口、底端设有冷凝水出水管,罐体上部一侧设有冷凝水入口,冷凝水入口与罐体内的进 水管连接,进水管的末端延伸到罐体的下部,冷凝水出水管上设有气动薄膜调节阀,罐体的 上部和下部还分别设有自控液位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硝酸钠蒸发器冷凝水罐,其特征在于罐体的下部一侧设有 手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亚硝酸钠蒸发器冷凝水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的罐体,罐体的顶端设有水蒸汽出口、底端设有冷凝水出水管,罐体上部一侧设有冷凝水入口,冷凝水入口与罐体内的进水管连接,进水管的末端延伸到罐体的下部,冷凝水出水管上设有气动薄膜调节阀,罐体的上部和下部还分别设有自控液位计口。本实用新型充分实现了加热蒸汽的循环利用,减少蒸汽浪费。同时,冷凝水可以迅速排入到冷凝液罐中,减少了冷凝水在蒸发器加热室的积存,无需开疏水管线副路即可满足正常生产的疏水要求,不仅能实现整个疏水过程畅通无阻,而且有效的提高了蒸发器加热室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01D1/30GK201912788SQ20102064700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8日
发明者杜吉勇, 武玉国 申请人: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