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放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1317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应釜放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反应釜放料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胶粘剂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应釜放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能将同种或两种以上同质或异质的制件(或材料)连接在一起,固化后具有足够强度的有机或无机的、天然或合成的一类物质,统称为胶粘剂或粘接剂、粘合剂、习惯上简称为胶。胶粘剂特别适用于不同材质、不同厚度、超薄规格和复杂构件的连接、且近代发展最快,应用行业极广,并对高新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民日常生活改善有重大影响。因此,研究、开发和生产各类胶粘剂十分重要。[0003]在生产胶粘剂时,通常都将原料放置于反应釜中,再通过一系列的工艺处理,最终形成胶粘剂,通常反应釜的容积很大,而在放料(即将反应釜中的胶粘剂放入其他容器)时, 却均仅通过一个出口进行放料,导致放料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胶粘剂的生产效率。实用新型内容[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闻放料效率,以提闻I父粘剂的生广效率。[0006](二)技术方案[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应釜放料装置,所述放料装置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上的入料口和至少两个出料口,所述入料口和出料口相互连通,所述入料口与反应釜的出口连接,所述入料口的内径大于所述出料口的内径。[0008]其中,所述出料口均设有阀门。[0009]其中,所述阀门为手阀。[0010]其中,所述入料口与所述反应釜的出口之间为可拆式连接。[0011]其中,所述可拆式连接为螺纹连接或法兰连接。[0012](三)有益效果[00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出料口,提高了放料效率,并提高了胶粘剂的生产效率。

[0014]图I是按照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反应釜放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16]下面以三个出料口为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限定本实用信息的保护范围; 图I是按照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反应釜放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述放料装置包括外壳I、设于所述外壳I上的入料口 2和三个出料口 3,所述入料口 2和出料口 3相互连通,所述入料口 2与反应釜4的出口 5连接,所述入料口 2的内径大于所述出料口 3 的内径。[0017]为便于控制所述出料口 3,优选地,所述出料口 3均设有阀门。[0018]优选地,所述阀门为手阀6。[0019]为便于安装和拆卸,优选地,所述入料口 2与所述反应釜4的出口 5之间为可拆式连接。[0020]优选地,所述可拆式连接为螺纹连接或法兰连接。[0021]本实施方式的反应釜放料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将所述入料口与所述反应釜的出口连接,打开所述反应釜的出口上的阀门,再打开所述出料口上的阀门,可实现三个出料口的同时出料。[0022]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反应釜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装置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上的入料口和至少两个出料口,所述入料口和出料口相互连通,所述入料口与反应釜的出口连接,所述入料口的内径大于所述出料口的内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均设有阀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手阀。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与所述反应釜的出口之间为可拆式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式连接为螺纹连接或法兰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釜放料装置,涉及胶粘剂生产技术领域,所述放料装置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上的入料口和至少两个出料口,所述入料口和出料口相互连通,所述入料口与反应釜的出口连接,所述入料口的内径大于所述出料口的内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出料口,提高了放料效率,并提高了胶粘剂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01J4/00GK202803209SQ201220460700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曹建强 申请人:苏州市胶粘剂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