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1892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液分离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除杂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气液分离槽。
背景技术
造粒机在运行时会产生气体污染物和液体污染物,污染物一般含有较强腐蚀性,需要将其分别对应处理,现有的分离器设计结构不合理,分离效果差,罐体不耐腐蚀,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槽,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简单,结构合理,筒体上滤液进、出气口设计合理,便于气液分离,设备使用寿命长。 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液分离槽,包括筒体、短管、弯管、排气孔、肋板和碟形封头,所述的筒体上端安装有碟形封头,短管插入碟形封头,短管上端通过弯管连接另一短管,短管与弯管接触处由肋板固定,所述的筒体外壁上、下部分别设有滤液入口和滤液出口,滤液入口延伸与短管下端联通。所述的滤液出口与排气口为同一出口。与已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实用新型筒体上滤液进、出气口设计合理,便于气液分离,设备使用寿命长。

图I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气液分离槽,包括筒体I、短管2、弯管3、排气孔4、肋板5和碟形封头6,筒体I上端安装有碟形封头6,短管2插入碟形封头6,短管2上端通过弯管3连接另一短管2,短管2与弯管3接触处由肋板5固定,筒体I外壁上、下部分别设有滤液入口 7和滤液出口,滤液入口 7延伸与短管5下端联通,滤液出口与排气口 4为同一出口。筒体I下端设有一个比较大的人孔8便于人工进入清理。
权利要求1.一种气液分离槽,包括筒体、短管、弯管、排气孔、肋板和碟形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上端安装有碟形封头,短管插入碟形封头,短管上端通过弯管连接另一短管,短管与弯管接触处由肋板固定,所述的筒体外壁上、下部分别设有滤液入口和滤液出口,滤液入口延伸与短管下端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液出口与排气口为同一出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槽,包括筒体、短管、弯管、排气孔、肋板和碟形封头,筒体上端安装有碟形封头,短管插入碟形封头,短管上端通过弯管连接另一短管,短管与弯管接触处由肋板固定,筒体外壁上、下部分别设有滤液入口和滤液出口,滤液入口延伸与短管下端联通。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简单,结构合理,筒体上滤液进、出气口设计合理,便于气液分离,设备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B01D19/00GK202777938SQ20122047663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5日
发明者王春国 申请人:铜陵金泰玻璃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