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浮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221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上浮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上浮分离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分散均匀给料,将上浮的物料快速分离的上浮分离机。
背景技术
[0002]离心分离与沉降分离皆是利用混合液密度差来分离料液的。离心分离的力为离心力,沉降分离的力为重力。离心操作时是将待分离的料液置于离心机中,借助于离心机的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料液中的固体与液体,或两种密度不同,且不相混溶的液体,产生大小不同的离心力,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沉降分离法沉降分离法系指固体物与液体介质密度相差悬殊,固体物靠自身重量自然下沉,用虹吸法吸取上层澄清液,使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0003]沉降分离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际沉降过程中,颗粒含量较大,周围颗粒的存在和运动将改变原来单个颗粒的沉降,使颗粒的沉降速度较自由沉降时小。例如,由于大量颗粒下降,将转换下方流体并使之上升,从而使沉降速度减小。颗粒含量越大,这种影响越大,达到一定沉降要求所需的沉降时间越长。对于同种颗粒,球形颗粒的沉降速度要大于非球形颗粒的沉降速度。其他条件相同时、粒径越大,沉降速度越大,越容易分离。如果颗粒大小不一,大颗粒将对小颗粒产生撞击,其结果是大颗粒的沉降速度减小,而对沉降起控制作用的小颗粒的沉降速度加快,甚至因撞击导致颗粒聚集而进一步加快沉降。流体与颗粒的密度差越大,沉降速度越大;流体黏度越大,沉降速度越小。流体的流动会对颗粒的沉降产生干扰,为了减少干扰,进行沉降时要尽可能控制流体流动处于稳定的低速。因此,工业上的重力沉降设备,通常尺寸很大,其目的之一就是降低流速,消除流动干扰。器壁对沉降的干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摩擦干扰,使颗粒的沉降速度下降;二是吸附干扰,使颗粒的沉降距离缩短。因此,器壁的影响是双重的。[0004]在炼油和化工领域,存在有大量不混溶体系的混合、反应和分离问题。例如,石油烃与水、石油烃与碱性水溶液以及石油烃与酸性水溶液等。由于是不混溶体系,这些体系要实现充分化学反应,往往要进行扩散,为了强化扩散,通常的步骤是加强混合强度,实现非连续相的微粒分散,但是,这种强化扩散给该体系在反应后的产物分离带来困难。目前,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重力沉降分离设备在处理上述混合体系的分离中为了达到分离要求,往往采用增大分离罐的容积以增加靠重力沉降分离的时间的方案。但是,这种方案使设备的体积和占地面积增大,这些会受到设备投资和场地的限制。由此,出现了在分离罐中加设产生电场的装置,在分离罐的分离空间内增加高压电场,使极性物聚结,以加速重力沉降。这种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多数情况下反应物仍然不能被较彻底地分离开,另外,电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进行维修,从而降低了设备的生产效率,如果不能及时维修,极性物会引起电场强度大幅度降低,使分离效率降低。另外,现有的分离罐只有一个分离相出口, 如果其发生故障,整个分离罐将不能再使用而需要进行维修,这样的分离罐结构在实际应用中会不方便。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散均匀给料,将上浮的物料快速分离的上浮分离机。[0006]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0007]本发明的上浮分离机,包括壳体,构成上浮分离机的外部结构,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上、下壳体分别为正置和倒置的圆锥形结构,且上壳体和下壳体在各自对应的圆锥形结构的底面位置相互对应固定,形成内部空间;混合凝集槽,设置在上壳体的上部开口处,容纳由壳体内浮出的污物,浮上物排出装置与混合凝集槽相连通,将分离出的浮上物排出;内部分离板,设置在上述下壳体的内部,形成与下壳体角度相同的倒置的圆锥形结构,内部分离板的圆锥壁与下壳体内壁之间留有距离,在内部分离板的圆锥形结构下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沉淀物排出装置;入料装置,设置在下壳体的下部,并封闭包围下壳体的下部出口,入料装置的内部空间与内部分离板和下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空间相连通,入料装置上设置入料口和扫除口 ;净水排出装置,将分离出的净水排出到壳体外部,包括净水入管和净水出管,其中净水入管穿过上壳体且其管口插入到对应于下壳体内部空间的位置;支柱, 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底部,多个支柱分别与壳体相互固定连接,保持壳体的直立和平衡。[0008]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9]所述的净水排出装置中还包括水位调整装置。[0010]所述的内部净水出管沿水平方向穿出上壳体的上端。[0011]所述的混合凝集槽的底面设置为斜面,浮上物排出装置对应设置在混合凝集槽中底面更低一侧的侧壁上。[0012]所述的支柱和壳体之间设置支柱加强结构,每根支柱上对应固定两根支柱加强结构,在支柱、支柱加强结构和壳体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受力支撑结构。[0013]在混合凝集槽上设置絮凝剂添加装置。[0014]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0015]本发明的上浮分离机中,壳体由正置圆锥形结构的上壳体和倒置圆锥形结构的下壳体构成,在下壳体内部设置内部分离板,在下壳体和内部分离板之间留有距离,上述圆锥形的斜面结构有利于物料急速上浮,从理念上改变了传统的上浮速度,从而使物料和水得到快速分离;而通过下壳体下端设置的入料装置向壳体内部给料,污水沿内部分离板的圆锥外壁均匀上浮,减少了给料压力,把传统的集中给料变为分散均匀给料。本发明的上浮分离机实际分离轻物质的浓度可达55%以上,还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少、节电,运行费低,现场安装方便,免维护等优点。本发明的上浮分离机中的上、下壳体都采用采用不锈钢材料, 具有耐酸、耐碱、防腐等特点。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油水分离、污水放流分离、生物、 药剂分离、化工分离、制纸污水分离、食品厂污水分离等领域中。


[0016]图I是本发明的上浮分离机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是本发明的上浮分离机内部结构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0019]图I是本发明的上浮分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上浮分离机内部结构的分解图。[0020]如图I、图2所示,本发明的上浮分离机,包括壳体,构成上浮分离机的外部结构, 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上、下壳体分别为正置和倒置的圆锥形结构,且上壳体Ia和下壳体Ib在各自对应的圆锥形结构的底面位置相互对应固定,形成内部空间;混合凝集槽 2,设置在上壳体的上部开口处,容纳由壳体内浮出的污物,浮上物排出装置3与混合凝集槽相连通,将分离出的浮上物排出;内部分离板4,设置在上述下壳体的内部,形成与下壳体角度相同的倒置的圆锥形结构,内部分离板的圆锥壁与下壳体内壁之间留有距离,在内部分离板的圆锥形结构下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沉淀物排出装置5 ;入料装置11,设置在下壳体的下部,并封闭包围下壳体的下部出口,入料装置的内部空间与内部分离板和下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空间相连通,入料装置上设置入料口 6和扫除口 7 ;净水排出装置,将分离出的净水排出到壳体外部,包括净水入管8a和净水出管8b,其中净水入管穿过上壳体且其管口插入到对应于下壳体内部空间的位置;支柱9,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底部,多个支柱分别与壳体相互固定连接,保持壳体的直立和平衡。[0021]净水排出装置中还包括水位调整装置10,以调整净水的出水水位。[0022]内部净水出管沿水平方向穿出上壳体的上端。[0023]混合凝集槽的底面设置为斜面,浮上物排出装置对应设置在混合凝集槽中底面更低一侧的侧壁上,使浮上物能够迅速地从混合凝集槽中向外排出。[0024]支柱和壳体之间设置支柱加强结构,每根支柱上对应固定两根支柱加强结构,在支柱、支柱加强结构和壳体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受力支撑结构,使支柱的支撑结构更加稳固。[0025]在混合凝集槽上设置絮凝剂添加装置,通过加入的絮凝剂加速污水中污物的沉降。[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然会利用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成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上浮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构成上浮分离机的外部结构,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上、下壳体分别为正置和倒置的圆锥形结构,且上壳体和下壳体在各自对应的圆锥形结构的底面位置相互对应固定,形成内部空间;混合凝集槽,设置在上壳体的上部开口处,容纳由壳体内浮出的污物,浮上物排出装置与混合凝集槽相连通,将分离出的浮上物排出;内部分离板,设置在上述下壳体的内部,形成与下壳体角度相同的倒置的圆锥形结构,内部分离板的圆锥壁与下壳体内壁之间留有距离,在内部分离板的圆锥形结构下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沉淀物排出装置;入料装置,设置在下壳体的下部,并封闭包围下壳体的下部出口,入料装置的内部空间与内部分离板和下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空间相连通,入料装置上设置入料口和扫除口 ;净水排出装置,将分离出的净水排出到壳体外部,包括净水入管和净水出管,其中净水入管穿过上壳体且其管口插入到对应于下壳体内部空间的位置;支柱,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底部,多个支柱分别与壳体相互固定连接,保持壳体的直立和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上浮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净水排出装置中还包括水位调整 装直。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上浮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内部净水出管沿水平方向穿出上壳体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上浮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混合凝集槽的底面设置为斜面,浮上物排出装置对应设置在混合凝集槽中底面更低一侧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上浮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支柱和壳体之间设置支柱加强结构,每根支柱上对应固定两根支柱加强结构,在支柱、支柱加强结构和壳体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受力支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上浮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在混合凝集槽上设置絮凝剂添加 装直。
专利摘要一种上浮分离机,包括壳体,上、下壳体分别为正置和倒置的圆锥形结构,混合凝集槽,设置在上壳体的上部开口处,通过浮上物排出装置将分离出的浮上物排出;内部分离板,设置在上述下壳体的内部,内部分离板的圆锥壁与下壳体内壁之间留有距离;入料装置,内部空间与内部分离板和下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空间相连通;净水排出装置,包括净水入管和净水出管,其中净水入管穿过上壳体且其管口插入到对应手下壳体内部空间的位置;支柱,多个支柱分别与壳体相互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有利于物料急速上浮,从理念上改变了传统的物料上浮速度,从而使污泥和水得到快速分离。污水沿内部分离板的圆锥外壁均匀上浮,把传统的集中给料变为分散均匀给料。
文档编号B01D21/01GK202802849SQ201220490659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李超 申请人:沈阳吉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