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醚后液化气分馏用反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7301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醚后液化气分馏用反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醚后液化气分馏用反应装置,该装置包括换热器Ⅰ、换热器Ⅱ、水冷器、反应加热炉和反应器,所述换热器Ⅰ和换热器Ⅱ上各设置两个进气口、两个出气口,换热器Ⅰ的出气口Ⅰ与换热器Ⅱ的进气口Ⅰ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Ⅱ的出气口Ⅰ通过管道与反应加热炉的进气口连接,反应加热炉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反应器上端的进料口连接,反应器下端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换热器Ⅱ的进气口Ⅱ连接,换热器Ⅱ的出气口Ⅱ通过管道与换热器Ⅰ的进气口Ⅱ连接,换热器Ⅰ的出气口Ⅱ通过管道与水冷器连接。通过两个换热器实现了醚后液化气反应前、反应后的换热操作,节省了换热器的数量,结构更加合理,更加有利于节能减排。
【专利说明】一种醚后液化气分馏用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丁烯异构反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醚后液化气分馏用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甲基叔丁基醚是一种添加剂,无色液体,具有醚样气味,微溶于水,可用作汽油添加剂代替四乙基铅,性能优良高效,市场前景良好,由于甲基叔丁基醚(MTBE)在新配方汽油和含氧汽油中显示出较高的辛烷值、低蒸汽压以及在汽油馏分烃类中的良好溶解性而使其成为优良的汽油添加剂,需求量迅速增加,从而使由传统的石油催化裂化和热加工获得的异丁烯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醚化装置生产的需要。MTBE是甲醇和含有异丁烯的混合C4在大孔强酸阳离子树脂为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醚化反应制得,产品MTBE用于生产高纯度异丁烯,或作为高标号汽油生产中提高辛烷值的添加剂,醚化反应中过剩的甲醇被回收使用。经过醚化反应,在分离出甲醇和醚之后,剩余的为醚后液化气,其主要组分为40%左右的异丁烷、15%左右的正丁烷、45%左右的正丁烯。醚后液化气可以当做民用液化气,但是其价格较普通民用气来讲会贵一些,而且纯燃烧使用效果并不如民用气。
[0003]目前,常用的醚后液化气分馏用反应装置,包括一个反应加热炉、一个反应器以及四个换热器,反应加热炉与反应器通过管道连接,在反应加热炉之前设置有两个换热器,在反应器后设置有两个换热器;常用的反应装置结构复杂,使用换热器较多,不利于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效率高、有利于节能减排的醚后液化气分馏用反应装置。
[0005]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醚后液化气分馏用反应装置,包括换热器1、换热器I1、水冷器、反应加热炉和反应器,所述换热器I和换热器II上各设置两个进气口、两个出气口,换热器I的出气口 I与换热器II的进气口 I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II的出气口 I通过管道与反应加热炉的进气口连接,反应加热炉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反应器上端的进料口连接,反应器下端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换热器II的进气口 II连接,换热器II的出气口 II通过管道与换热器I的进气口 II连接,换热器I的出气口 II通过管道与水冷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换热器实现了醚后液化气反应前、反应后的换热操作,节省了换热器的数量,结构更加合理,更加有利于节能减排。
[0006]本实用新型的醚后液化气分馏用反应装置,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反应加热炉与反应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温度控制器和流量控制器。通过设置温度控制器和流量控制器,可以时时控制反应加热炉的情况,加热效果更好。
[0007]本实用新型的醚后液化气分馏用反应装置,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反应器为固定床反应器。[0008]本实用新型的醚后液化气分馏用反应装置,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反应加热炉上端设置有流量控制器。
[0009]本实用新型的醚后液化气分馏用反应装置,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反应加热炉为两台,并排设置。所述反应器为两个,并排设置,每个反应器通过管道与反应加热炉连接。设置两台反应加热炉及反应器,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同时两个换热器即可满足两个反应器的需要,更加节省资源。
[0010]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通过两个换热器实现了醚后液化气反应前、反应后的换热操作,节省了换热器的数量,结构更加合理,更加有利于节能减排。并在反应加热炉与反应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温度控制器和流量控制器。可以时时控制反应加热炉的情况,加热效果更好。应加热炉为两台,反应器为两个,每个反应器通过管道与反应加热炉连接,并排设置,可以提高反应效率。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管道;2-换热器I ;21_进气口 I ;22_出气口 I ;23_进气口 II ;24_出气口 II ;3_换热器II ;31_进气口 I ;32_出气口 I ;33_进气口 II ;34_出气口 II ;4_反应加热炉;5_流量控制器;6_温度控制器;7_反应器;8_水冷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14]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醚后液化气分馏用反应装置,包括换热器I 2、换热器II 3、水冷器8、反应加热炉4和反应器7,所述换热器I 2和换热器II 3上各设置两个进气口、两个出气口,换热器I 2的出气口 I 22与换热器II 3的进气口 I 31通过管道I连接,换热器II 3的出气口 I 32通过管道与反应加热炉4的进气口连接,反应加热炉4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反应器7上端的进料口连接,反应器7下端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换热器II 3的进气口 II 33连接,换热器II的出气口 II 34通过管道与换热器I 2的进气口 II 23连接,换热器I 2的出气口 II 24通过管道与水冷器8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换热器实现了醚后液化气反应前、反应后的换热操作,节省了换热器的数量,结构更加合理,更加有利于节能减排。所述反应加热炉与反应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温度控制器6和流量控制器5。通过设置温度控制器和流量控制器,可以时时控制反应加热炉的情况,加热效果更好;所述反应器为固定床反应器,所述反应加热炉上端设置有流量控制器。所述反应加热炉为两台,并排设置。所述反应器为两个,并排设置,每个反应器通过管道与反应加热炉连接。设置两台反应加热炉及反应器,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同时两个换热器即可满足两个反应器的需要,更加节省资源。
[0015]生产MTBE后的剩余液化气,通过管道I进入换热器I 2的进气口 I 21,进行第一次换热处理,然后从换热器I的出气口 I流出通过管道及换热器II的进气口 I进入换热器II,在换热器II中进行第二次换热操作;再从换热器II的出气口 I进入反应加热炉,再进入反应器进行反应;反应后的液化气从反应器的底部流出,通过换热器II的进气口 II进入换热器II,进行反应后的换热处理;再从换热器II的出气口 II流出,经过管道及换热器I的进气口 II进入换热器I进行再次换热处理;经过换热器I的换热后进入水冷器进行水冷。
[0016]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醚后液化气分馏用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1、换热器I1、水冷器、反应加热炉和反应器,所述换热器I和换热器II上各设置两个进气口、两个出气口,换热器I的出气口 I与换热器II的进气口 I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II的出气口 I通过管道与反应加热炉的进气口连接,反应加热炉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反应器上端的进料口连接,反应器下端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换热器II的进气口 II连接,换热器II的出气口 II通过管道与换热器I的进气口 II连接,换热器I的出气口 II通过管道与水冷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醚后液化气分馏用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加热炉与反应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温度控制器和流量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醚后液化气分馏用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为固定床反应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醚后液化气分馏用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加热炉上端设置有流量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醚后液化气分馏用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加热炉为两台,并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醚后液化气分馏用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为两个,并排设置,每个反应器通过管道与反应加热炉连接。
【文档编号】B01J19/00GK203609906SQ201320857995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盖建忠, 乔树奎, 王振坤 申请人:山东滨州裕华化工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