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的再生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16150发布日期:2018-08-21 16: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催化剂的再生方法,所述催化剂用于丙烯醛氧化制备丙烯酸,并具有如下通式:

Mo12VaCubWcXdYeOf

其中X为Nb、Sb、Te、Ca、Ba、Zn中的至少一种;

Y为Sr、Ni、La、Ce、Nd、Sm、Cs中的一种;

a的范围为1.5-8.0;

b的范围为0.1-5.0;

c的范围为0.5-5.0;

d的范围为0.1-4.0;

e的范围为0.1-2.0;

f为由组成元素的氧化态所确定的数值;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要再生的催化剂粉碎并制成悬浮液;

(b)在40-100℃的温度下保温30至120分钟;

(c)补加流失的元素,使得最终催化剂能满足上述通式的化学计量量;

(d)干燥并成型焙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

Mo12V2.5Cu2.1W1.8Sb3.0Ce0.3Of、Mo12V3.5Cu2.4W2.0Nb1.0Sr0.5Of、Mo12V2.8Cu2.1W1.8Sb3.0Ni0.1Of、Mo12V2Cu1.8W2.5Sb2.2Ni0.8Of和Mo12V2.5Cu1.8W1.8Te1.0Sr0.3Of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悬浮液的步骤包括将要再生的催化剂颗粒破碎至40目以下,在40-100℃下溶于水中配制成悬浊液。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制悬浮液的步骤包括将要再生的催化剂颗粒破碎至40目以下,在60-100℃下溶于水中配制成悬浊液。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流失的元素选自Sb、Mo和V,补充量与流失量的比例各自为:

Mo:0.8-2.0;

Sb:0.5-3.0;

V:0.2-2.0。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流失的元素选自Sb、Mo和V,补充量与流失量的比例各自为:

Mo:0.9-1.6;

Sb:0.8-2.4;

V:0.5-1.0。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还包括,在补加流失元素后,将所得悬浊液保持恒温搅拌10-720分钟;所述恒温温度为80-130℃。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还包括,在补加流失元素后,将所得悬浊液保持恒温搅拌60-720分钟;所述恒温温度为85-120℃。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还包括,在补加流失元素后,将所得悬浊液保持恒温搅拌120-600分钟;所述恒温温度为88-100℃。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的干燥步骤包括将料液转入90-200℃已恒温的富氧气氛烘箱内静态干燥。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的干燥步骤包括将料液转入100-160℃已恒温的富氧气氛烘箱内静态干燥。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的干燥步骤包括在进口温度280-350℃、出口温度130-170℃,喷嘴转速3000-12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的干燥步骤包括在进口温度280-320℃、出口温度130-170℃,喷嘴转速3000-6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的成型焙烧步骤包括:按干燥后的粉末重量计,向该粉末中加入0.5-10%的粘结剂,随后成型。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的成型焙烧步骤包括:按干燥后的粉末重量计,向该粉末中加入1-5%的粘结剂,随后成型。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选自水,甘油,聚乙烯醇、硅溶胶或其两种或多种形成的混合物。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选自水,甘油,聚乙烯醇、硅溶胶或其两种或多种形成的混合物。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方法选自打片、挤条和涂层。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方法选自打片、挤条和涂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