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油气分离装置的精馏塔的真空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5666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带油气分离装置的精馏塔的真空机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油气分离装置的精馏塔的真空机组,包括第一罗茨泵、第二罗茨泵、水环泵、冷水罐、装有油料的第一油罐、装有油料的第二油罐、所述第一油罐与第一罗茨泵连接,所述第一罗茨泵与第二油罐连接,所述第二油罐与第二罗茨泵连接,所述第二罗茨泵与水环泵连接,所述水环泵与冷水罐连接。采用这种结构能有效分离精馏塔尾气中的油气,延长真空机组的使用寿命,减少尾气中油气分离回收所需能耗。
【专利说明】带油气分离装置的精馏塔的真空机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馏塔的真空机组,特别涉及一种带油气分离装置的真空机组。

【背景技术】
[0002]在真空条件下精馏生产过程中,通过真空机组对设备抽真空,在抽真空过程中,对料液进行加热的热油汽在上升过程中会通过塔顶冷凝器后进入真空机组中,被机组中的多个罗茨泵拉走,直接排到空气和水沟中,严重污染环境,同时这些油气进入真空机组后会造成真空机组腐蚀和真空泵润滑油变质的问题。
[0003]一篇专利号为ZL200520102643.3的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带尾气回收装置的精馏塔真空机组,包括多个罗茨泵和与其串联的真空泵,相邻的罗茨泵间串联有盐水冷凝器,各盐水冷凝器冷凝下来的液体出口通过管子与残夜回收坛连接,这种通过多个盐水冷凝器对尾气进行回收处理的结构能减少环境污染,延长泵的使用寿命,但是采用盐水冷凝器对尾气冷凝后回收,在这个过程中冷凝器要消耗能量。另外,现有技术中,采用冷凝塔中通入热油气对物料加热,这样被真空机组抽走的尾气中则带有油气,采用上述实用新型的结构,对热油气冷凝后还要进一步分离,操作烦杂,耗费能量,而且分离效果差。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油水分离装置的精馏塔的真空机组,该真空机组的油水分离装置能有效分离回收尾气中的油汽,改善油气对真空机组腐蚀和油气造成真空泵润滑油变质的问题,稳定真空机组系统压力。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带油气分离装置的精馏塔的真空机组,包括第一罗茨泵、第二罗茨泵、水环泵、冷水罐、装有油料的第一油罐、装有油料的第二油罐、所述第一油罐与第一罗茨泵连接,所述第一罗茨泵与第二油罐连接,所述第二油罐与第二罗茨泵连接,所述第二罗茨泵与水环泵连接,所述水环泵与冷水罐连接。
[0007]所述油罐上设有尾气进气管与尾气出气管,所述尾气进气管深入到油料液面下,所述尾气出气管位于油料液面上。
[0008]所述油罐底部设有油料出料口。
[0009]所述冷水罐通过水环泵排气管与水环泵连接。
[0010]所述的冷水罐下部设有出水口。
[0011]所述第一油罐与第一罗茨泵之间还连接有真空缓冲罐,所述真空缓冲罐包括罐体、罐盖,所述罐体内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罐盖上设抽气口,所述罐体下部设缓冲罐进气口。
[0012]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隔板、侧板和支撑杆,所述侧板设在隔板的下方,所述隔板和侧板围成倒圆锥空腔,所述空腔底部开口,所述支撑杆一端与隔板连接,另一端与罐盖活动连接,所述侧板和隔板上分别设有多个孔。
[0013]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在每个罗茨泵前连接装有油料的油罐,在对精馏塔抽真空时,尾气进入真空机组前,先从进气管通入到油罐里,尾气中的热油气遇到油料冷凝并溶于油中从而实现油气分离的目的,使得要进入真空机组的尾气中的大量的油气被冷凝留在油罐中,大大的改善了尾气中油气对真空机组腐蚀的问题和油气造成真空泵润滑油变质的问题,延长了真空机组的寿命,减少了真空机组的检修量,本实用新型采用装有油料的油罐对热油气冷凝吸收,冷凝器冷凝,在实现油气分离的同时节省了能量;水环泵后连接冷水罐,在经过油罐分离没有完全的油气通过水环泵排气管进入到冷水罐中,遇到冷水冷凝后留在冷水罐中,这样经过两个油罐与一个冷水罐的分离工作,尾气中的油气基本全部被吸收,不会被排入到大气中污染环境,分离后的尾气符合环保排放标准。
[0014]本实用新型将尾气进气管深入到油料液面下,使尾气中的油气与油料充分接触,保证分离效果。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罗茨泵前串联油罐,水环泵后连接冷水罐这种结构分离精馏塔尾气中的油气,油气基本全部被分离,分离得到的油气可以直接循环利用,不但节省了分离能耗,同时回收的油创造了很高的经济价值。
[0016]本实用新型在罗茨泵和油罐之间连接一个真空缓冲罐,稳定了真空机组的系统压力,进入真空缓冲罐的气流在缓冲装置的侧板与隔板之间形成的空腔中的以缓冲,提高了罗茨泵真空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缓冲装置的支撑杆与罐盖活动连接,这样当隔板和侧板上的孔在长时间运行被堵塞时,可以将缓冲装置直接取出清洗,操作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真空缓冲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缓冲装置隔板结构示意图。
[0020]I尾气进气管、2尾气出气管、3第一油罐、4油料出口、5第二罗茨泵、6水环泵、7水环泵排气管、8冷水罐、9出水口、10真空缓冲罐、11第二罗茨泵、12第二油罐、13罐盖、14隔板、15侧板、16缓冲罐进气口、17抽气口、18支撑杆、19罐体、20空腔、21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2]如图1所示,带油气分离装置的精馏塔的真空机组,包括第一罗茨泵11、第二罗茨泵5、水环泵6、冷水罐8、装有油料的第一油罐3、装有油料的第二油罐12、所述第一油罐3与第一罗茨泵11连接,所述第一罗茨泵11与第二油罐12连接,所述第二油罐12与第二罗茨泵5连接,所述第二罗茨泵5与水环泵6连接,所述水环泵6与冷水罐8连接。真空机组工作时,精馏塔里的尾气被真空机组抽出先进入装有油料的第一油罐3,尾气在第一油罐3中冷凝后溶在油料中,一部分没有冷凝的尾气从第一个油罐3中被第一个罗茨泵11抽出,进入第二油罐12再次冷凝分离,这样经过两个油罐的分离后,只有很少量没有冷凝的油气从第二油罐12中被第二罗茨泵5抽出,经过水环泵6后由水环泵6的排气管7通入到冷水罐8,油气在冷水罐8里冷凝后浮在水上。
[0023]为了保证分离效果,在两个油罐上都设有尾气进气管I和尾气出气管2,尾气进气管I是深入到油料的液面下,尾气出气管2位于油料液面上。这样使油气充分冷凝并溶于油料中,在实践工作中采用两个罗茨泵和两个油罐3和一个冷水罐的结合就能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在每个油罐3的底部设有油料出口 4,这样在油料达到一定液位时方便排出。
[0024]在冷水罐的下部设置水出口 9,工作打开出口,下层水被排出,油份则留在冷水罐8里。
[0025]为了防止气压不稳定,真空机组造成影响,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油罐3与第一罗茨泵11之间还连接有真空缓冲罐10,所述真空缓冲罐包括罐体19、罐盖13,所述罐体19内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罐盖13上设抽气口 17,罐体的下部设缓冲罐进气口 16,
[0026]如图2所示,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隔板14、侧板15和支撑杆19,所述侧板15设在隔板14的下方,所述隔板14和侧板15围成倒圆锥空腔20,所述空腔20底部开口,所述支撑杆18 —端与隔板14连接,另一端与罐盖13活动连接,所述侧板15和隔板14上分别设有多个孔20。当从第一油罐3里出来的气流从真空缓冲罐进气口 16进入罐里,气流在缓冲装置的空腔20中得以缓冲,缓冲装置的支撑杆18穿过罐盖18,通过螺母固定在罐盖18上,要清洗缓冲装置时,先松开螺母,打开真空缓冲罐的罐盖,取出缓冲装置清洗。
【权利要求】
1.带油气分离装置的精馏塔的真空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罗茨泵(11)、第二罗茨泵(5)、水环泵(6)、冷水罐(8)、装有油料的第一油罐(3)、装有油料的第二油罐(12)、所述第一油罐(3)与第一罗茨泵(11)连接,所述第一罗茨泵(11)与第二油罐(12)连接,所述第二油罐(12)与第二罗茨泵(5)连接,所述第二罗茨泵(5)与水环泵(6)连接,所述水环泵(6)与冷水罐(8)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油气分离装置的精馏塔的真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罐(3),第二油罐(12)上都设有尾气进气管(I)与尾气出气管(2),所述尾气进气管(I)深入到油料液面下,所述尾气出气管(2)位于油料液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油气分离装置的精馏塔的真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罐底部、第二油罐(3)底部都设有油料出料口(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油气分离装置的精馏塔的真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罐(8 )通过水环泵排气管(7 )与水环泵(6 )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油气分离装置的精馏塔的真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水罐(8)下部设有出水口(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油气分离装置的精馏塔的真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罐(3)与第一罗茨泵(11)之间还连接有真空缓冲罐(10),所述真空缓冲罐包括罐体(19)、罐盖(13),所述罐体(19)内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罐盖(13)上设抽气口(17),罐体下部设缓冲罐进气口(1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油气分离装置的精馏塔的真空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隔板(14)、侧板(15)和支撑杆(18),所述侧板(15)设在隔板(14)的下方,所述隔板(14)和侧板(15)围成倒圆锥空腔(20),所述空腔(20)底部开口,所述支撑杆(18)—端与隔板(14)连接,另一端与罐盖活动连接,所示侧板(15)和隔板(14)上分别设有多个孔(21)。
【文档编号】B01D3/10GK203954713SQ201420298703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6日
【发明者】江石平 申请人:宜宾石平香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