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5907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络筒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技术问题。包括过滤总槽,在过滤总槽的内侧底部具有底斜面,在过滤总槽内设有若干可拆卸过滤板,在过滤总槽上设有位于可拆卸过滤板上方的线油导流板,线油导流板出油端位于过滤总槽的底斜面高侧上方,在线油导流板的出油端设有导流装置和位于导流装置下方的初步过滤桶,过滤总槽上还设有线油总管,在线油总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连接有进油管,进油管的一端插于过滤总槽内且位于底斜面低侧端上方,另一端与线油总管相连,在进油管下端设有循环油泵,在线油总管上设有至少一根出油管。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过滤效果好且能循环供油。
【专利说明】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络筒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络筒机在绕线作业时,一般都需要对线表面进行涂油,线与涂油装置接触时会使线上的杂物掉落,因此需要对线油进行过滤从而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为了保证过滤效果,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0003]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细纱、络筒联合机的往复式吹吸清洁器[申请号:00249085.4],清洁器主体分上下两层:下层有风扇,连接四根吹风管,对细纱、络筒机各两根;上层设过滤网,连接两根吸风管,为细纱、络筒机共用。四根吹风管出风口处设风门和风门拨叉,导轨沿机器顶部安装,并在过渡段设能拨动风门拨叉的撞块,由此实现工作时两根吹风管风门开启,另两风门则关闭。该方案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吸力增强的优点。
[0004]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过滤效果差且线油循环供应能力差,使用寿命短且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且能保证循环供油的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总槽,在过滤总槽的内侧底部具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底斜面,在过滤总槽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周向侧边与过滤总槽内壁密封相连的可拆卸过滤板,在每块可拆卸过滤板上分别设有若干过滤孔且所述的可拆卸过滤板过滤精度从底斜面的高侧向低侧逐渐提高,在过滤总槽上设有位于可拆卸过滤板上方且倾斜向下设置的线油导流板,所述的线油导流板出油端位于过滤总槽的底斜面高侧上方,在线油导流板的出油端设有导流装置和位于导流装置下方的初步过滤桶,在初步过滤桶上设有若干出油孔,所述的过滤总槽上还设有线油总管,在线油总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连接有进油管,进油管的一端插于过滤总槽内且位于底斜面低侧端上方,另一端通过可拆卸结构与线油总管密封相连,在进油管下端设有循环油泵,在线油总管上设有至少一根出油管。在每块可拆卸过滤板上分别设有若干过滤孔且所述的可拆卸过滤板过滤精度从底斜面的高侧向低侧逐渐提高,即过滤孔的孔径逐渐缩小。
[0007]在上述的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中,所述的初步过滤桶内设有可相对初步过滤桶转动的叶轮,在叶轮上设有与叶轮联动的筒状吸附网,初步过滤桶设置在过滤总槽内。初步过滤桶通过承托架设置在过滤总槽内
[0008]在上述的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中,所述的导流装置包括外管和插于外管内的内管,外管和内管下端均为封闭结构,在内管的上端设有环形导流部,在内管的中下部设有第一导流出口,在外管上设有位于叶轮上方的第二导流出口。
[0009]在上述的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中,所述的外管通过支架固定在过滤总槽上。
[0010]在上述的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中,在每根出油管上分别设有电控阀门。
[0011]在上述的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中,所述的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进油管端部的外螺纹,在线油总管上设有与线油总管内部连通的管接头,在管接头上设有内螺纹,夕卜螺纹与内螺纹螺纹相连。
[0012]在上述的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中,所述的线油导流板横向截面呈半圆形。
[00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设计更合理,过滤效果好且能保证循环供油,还能能使油重复的利用,节能且成本低;2、过滤物集中且便于清理,能提高清理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流片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叶轮与筒状吸附网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过滤总槽1、底斜面11、可拆卸过滤板2、过滤孔21、线油导流板3、导流装置
4、支架4a、外管41、第二导流出口 41a、内管42、第一导流出口 42a、环形导流部43、初步过滤桶5、出油孔51、叶轮5a、筒状吸附网5b、线油总管6、进油管61、循环油泵61a、出油管62、电控阀门62a、管接头63。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1]如图1-5所示,本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总槽I,过滤总槽I设置在络筒机机架b上,在过滤总槽I的内侧底部具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底斜面11,在过滤总槽I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周向侧边与过滤总槽I内壁密封相连的可拆卸过滤板2,在每块可拆卸过滤板2上分别设有若干过滤孔21且所述的可拆卸过滤板2过滤精度从底斜面11的高侧向低侧逐渐提高,在过滤总槽I上设有位于可拆卸过滤板2上方且倾斜向下设置的线油导流板3,所述的线油导流板3出油端位于过滤总槽I的底斜面11高侧上方,本实施例的线油导流板3横向截面呈半圆形;
[0022]在线油导流板3的出油端设有导流装置4和位于导流装置4下方的初步过滤桶5,在初步过滤桶5上设有若干出油孔51,所述的过滤总槽I上还设有线油总管6,在线油总管6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连接有进油管61,进油管61的一端插于过滤总槽I内且位于底斜面11低侧端上方,另一端通过可拆卸结构与线油总管6密封相连,该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进油管61端部的外螺纹,在线油总管6上设有与线油总管6内部连通的管接头63,在管接头63上设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螺纹相连,在进油管61下端设有循环油泵61a,在线油总管6上设有至少一根出油管62,在每根出油管62上分别设有电控阀门62a ;出油管62将线油排放到上油箱中;
[0023]优化方案,在初步过滤桶5内设有可相对初步过滤桶5转动的叶轮5a,在叶轮5a上设有与叶轮5a联动的筒状吸附网5b,初步过滤桶5设置在过滤总槽I内;当上油箱a中的线油溢流至线油导流板3上后,通过线油导流板3使线油经过导流装置4流动至叶轮5a上从而带动叶轮5a转动,叶轮5a转动后带动筒状吸附网5b转动,从而将线油中的杂物过滤收集;叶轮5a和筒状吸附网5b的转动无需耗费任何动力,节能且进一步提高了过滤效果O
[0024]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导流装置4包括外管41和插于外管41内的内管42,该外管41通过支架4a固定在过滤总槽I上,其次,外管41和内管42下端均为封闭结构,在内管42的上端设有环形导流部43,在内管42的中下部设有第一导流出口 42a,在外管41上设有位于叶轮5a上方的第二导流出口 41a ;被初步过滤桶5过滤后的线油从环形导流部43进入内管42,然后从内管42的第一导流出口 42a排放到外管41内,然后从外管41的第二导流出口 41a排放至过滤总槽I中,通过设置了若干可拆卸过滤板2,其可以再对线油层层过滤,由于过滤总槽I的内侧底部具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底斜面11,线油可以在没有外界动力的作用下沿底斜面11流动,当然,在循环油泵61a的作用可以使油加快过滤速度和完成线油的循环供油,图2中的两个箭头表示线油的流动方向。
[0025]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6]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过滤总槽1、底斜面11、可拆卸过滤板2、过滤孔21、线油导流板3、导流装置4、支架4a、外管41、第二导流出口 41a、内管42、第一导流出口 42a、环形导流部43、初步过滤桶5、出油孔51、叶轮5a、筒状吸附网5b、线油总管6、进油管61、循环油泵61a、出油管62、电控阀门62a、管接头6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本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总槽(1),在过滤总槽⑴的内侧底部具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底斜面(11),在过滤总槽⑴内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周向侧边与过滤总槽(I)内壁密封相连的可拆卸过滤板(2),在每块可拆卸过滤板(2)上分别设有若干过滤孔(21)且所述的可拆卸过滤板(2)过滤精度从底斜面(11)的高侧向低侧逐渐提高,在过滤总槽(I)上设有位于可拆卸过滤板(2)上方且倾斜向下设置的线油导流板(3),所述的线油导流板(3)出油端位于过滤总槽(I)的底斜面(11)高侧上方,在线油导流板(3)的出油端设有导流装置(4)和位于导流装置(4)下方的初步过滤桶(5),在初步过滤桶(5)上设有若干出油孔(51),所述的过滤总槽(I)上还设有线油总管¢),在线油总管(6)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连接有进油管(61),进油管(61)的一端插于过滤总槽(I)内且位于底斜面(11)低侧端上方,另一端通过可拆卸结构与线油总管(6)密封相连,在进油管(61)下端设有循环油泵(61a),在线油总管(6)上设有至少一根出油管(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步过滤桶(5)内设有可相对初步过滤桶(5)转动的叶轮(5a),在叶轮(5a)上设有与叶轮(5a)联动的筒状吸附网(5b),初步过滤桶(5)设置在过滤总槽(I)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装置(4)包括外管(41)和插于外管(41)内的内管(42),外管(41)和内管(42)下端均为封闭结构,在内管(42)的上端设有环形导流部(43),在内管(42)的中下部设有第一导流出口(42a),在外管(41)上设有位于叶轮(5a)上方的第二导流出口(41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41)通过支架(4a)固定在过滤总槽(I)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根出油管(62)上分别设有电控阀门(62a)。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在进油管(61)端部的外螺纹,在线油总管(6)上设有与线油总管(6)内部连通的管接头(63),在管接头¢3)上设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螺纹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络筒机线油的循环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油导流板(3)横向截面呈半圆形。
【文档编号】B01D36/00GK204017522SQ201420389876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唐映华, 杨兴伟, 于孝鹏, 舒善赞, 楼红霞, 董照化 申请人:沪江线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