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液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9071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配液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液装置,包括储液桶、搅拌装置以及连接储液桶和搅拌装置的混液管,混液管上设有进料斗;搅拌装置包括内罐体以及围绕内罐体的外罐体,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形成封闭的冷却液空腔;内罐体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顶部与混液管连通,底部设有延伸至外罐体下方的混合液出水孔;搅拌装置包括穿过内罐体的顶壁设置在内罐体内部的搅拌轴以及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外罐体的顶部设有冷却液进水孔,底部设有冷却液出水孔;储液桶与进料斗之间的混液管上设有水泵。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快速溶解的粉末漂浮在液体上或者是粘附在露出液体外的搅拌叶片上,导致配液时间延长的问题。
【专利说明】配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生物配料中,经常需要将粉末状的物料与液体混合配制成溶液。由于粉末物料的溶解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加速其溶解,往往需要对其进行搅拌,因此,在配制溶液时要用到搅拌机。现有的搅拌机一般包括有搅拌桶和安装在搅拌桶内的搅拌轴,搅拌轴底部安装搅拌叶片,搅拌轴的顶端与电机动力连接。现有搅拌机的搅拌工艺较粗糙,多采用将物料直接投放到搅拌桶中的方式。而由于部分不能快速溶解的粉末状的物料在投放到搅拌桶时,会有部分粉末漂浮在液体上或者是粘附在露出液体外的搅拌叶片上,减缓了整体配液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液装置,以解决不能快速溶解的粉末在直接投放入搅拌装置时漂浮在液体上或者是粘附在露出液体外的搅拌叶片上,导致配液时间延长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液装置,包括储液桶、搅拌装置以及连通储液桶和搅拌装置的混液管,混液管上设有进料斗。搅拌装置包括内罐体以及围绕内罐体的外罐体,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形成封闭的冷却液空腔。
[0005]内罐体内设有搅拌装置,内罐体顶部与混液管连通,内罐体底部设有穿过外罐体的混合液出水孔;搅拌装置包括穿过内罐体顶壁设置在内罐体内部的搅拌轴和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内罐体的上方设有带动搅拌轴转动的第一电机;外罐体的上方设有冷却液进水孔,底部设有冷却液出水孔;储液桶与进料斗之间的混液管上设有水泵,储液桶顶部设有与水泵通过电连接的第二电机。
[0006]进一步地,水泵与进料斗之间的混液管上依次设有阀门和流量计。
[0007]进一步地,搅拌叶片包括设置在搅拌轴中部的蝶形搅拌叶片。
[0008]进一步地,搅拌叶片还包括设置在搅拌轴底端的弧形搅拌叶片。
[0009]进一步地,内罐体的侧面设置有与内罐体内相连通的液位管。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进料斗设置在混液管上而不是直接设置在搅拌装置上,使得粉末可与液体混合后一起进入搅拌装置,从而防止了不能快速溶解的粉末在直接投放入搅拌装置中时漂浮在液体上或者是粘附在露出液体外的搅拌叶片上的问题,有效加快了配液时间。同时,搅拌装置的两层壁之间设有冷却液空腔,冷却液空腔内注有冷却液,有效防止了混合液在搅拌过程中发热导致温度过高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轴底端还增设了弧形搅拌叶片,保证了搅拌装置底部的混合液得到充分的搅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其中:1、储液桶;2、水泵;3、阀门;4、流量计;5、进料斗;6、混液管;7、冷却液进水孔;8、搅拌轴;9、搅拌腔;10、冷却液空腔;11、蝶形搅拌叶片;12、弧形搅拌叶片;13、冷却液出水孔;14、混合液出水孔;15、液位管;16、内罐体;17、外罐体;18、第一电机;19、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14]如图1所示的配液装置,包括储液桶1、搅拌装置以及连通储液桶I和搅拌装置的混液管6,混液管6上设有进料斗5 ;搅拌装置包括内罐体16以及围绕内罐体16的外罐体17,内罐体16与外罐体17之间形成封闭的冷却液空腔10 ;内罐体16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顶部与混液管6连通,底部设有穿过外罐体17的混合液出水孔14 ;搅拌装置包括穿过内罐体16的顶壁设置在内罐体16内部的搅拌轴8以及设置在搅拌轴8上的搅拌叶片;外罐体17的上方设有带动搅拌轴8转动的第一电机18 ;外罐体17的顶部设有冷却液进水孔7,底部设有冷却液出水孔13 ;储液桶I与进料斗5之间的混液管6上依次设有用于抽水的水泵
2、用于控制水流量的阀门3以及用于监测水流量的流量计3。储液桶顶部设有与水泵通过电连接的第二电机。
[0015]优选地,搅拌叶片包括设置在搅拌轴8中部的蝶形搅拌叶片11 ;搅拌叶片还包括设置在搅拌轴8底端的弧形搅拌叶片12,以保证搅拌装置底部的混合液得到充分的搅拌。
[0016]优选地,外罐体17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内罐体16内相连通的液位管15,由于液位管15与内罐体16内连通,即内罐体16内的液体与液位管15内的液体将处于同一平面,以便实时监测搅拌腔9中的液位。
[0017]上述实施例的原理如下:自进料斗5中加入的粉末和自储液桶I中流出的水在混液管6中混合后进入搅拌装置,从而防止了不能快速溶解的粉末在直接投放入搅拌装置中时漂浮在液体上或者是粘附在露出液体外的搅拌叶片上的问题,有效加快了配液时间。同时,搅拌装置的两层壁之间设有冷却液空腔10,冷却液空腔10内注有冷却液后,可以有效散热,防止了混合液在搅拌过程中发热导致搅拌腔9内温度过高的问题。此外,上述实施例中的搅拌轴8底端还增设了弧形搅拌叶片12,保证了搅拌装置底部的混合液得到充分的搅拌。
【权利要求】
1.一种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桶、搅拌装置以及连通所述储液桶和搅拌装置的混液管,所述混液管上设有进料斗;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内罐体以及围绕所述内罐体的外罐体,所述内罐体与所述外罐体之间形成封闭的冷却液空腔; 所述内罐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内罐体顶部与所述混液管连通,内罐体底部设有穿过所述外罐体的混合液出水孔;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穿过所述内罐体顶壁设置在内罐体内部的搅拌轴和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所述外罐体的上方设有带动所述搅拌轴转动的第一电机; 所述外罐体的顶部设有冷却液进水孔,底部设有冷却液出水孔; 所述储液桶与所述进料斗之间的所述混液管上设有水泵,所述储液桶顶部设有与所述水泵通过电连接的第二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与所述进料斗之间的所述混液管上依次设有阀门和流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包括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中部的蝶形搅拌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还包括设置在搅拌轴底端的弧形搅拌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体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内罐体内相连通的液位管。
【文档编号】B01F1/00GK204051461SQ201420389571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侯文礼 申请人:成都康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