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式旋流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6105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流分离器,它由旋流桶、叶轮、分离盘、电机、溢水管、进水管及出渣管构成的叶轮式旋流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旋流分离器是由旋流桶、进水管、溢流管及出渣管组成。作业时被处理的污水在旋流桶内离心分离,因为其产生旋流的动力是靠进水管高速进去的污水产生的,进去的污水经短暂的旋流固液分离后,产生较清的水马上从溢水管流出旋流桶外,固此被处理的污水在旋流桶内所能获得的离心分离时间很短,从而造成分离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能够大幅提高固液分离效率的叶轮式旋流分离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叶轮式旋流分离器由旋流桶、叶轮、分离盘、电机、溢水管、进水管及出渣管构成。

采用这种结构后,作业时,先关闭排渣阀,把待处理的污水连续从进水管送入旋流桶内,再启动电机带动叶轮旋转,当旋流桶内的污水漫到顶端时,正在高速旋转的叶轮上的叶片把旋流桶内的污水带着一起较长时间的高速旋转,并产生巨大的离心力使污水中的固液产生高效的分离效果,这时经高速固液分离后的沉渣会甩向旋流桶壁并会沿着旋流桶壁向下沿降到底部,经固液分离后的清水会从中心筒内向上流经驱动盘中间的上水孔再流经中心孔进入分离盘 内,而后再从溢水管连续流出机外,当沉渣堆积到一定数量,要定时打开排渣阀把沉渣排出机外,从而高效完成了固液分离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局部剖视构造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A-A剖视图

图中:1、电机,2、电机轴孔,3、溢水管,4、溢水孔,5、上端盖,6、法兰,7、旋流桶,8、油封座孔,9、分离盘,10、中心孔,11、电机轴,12、油封,13、叶轮,14、出水孔,15、驱动盘,16、中心筒,17、叶片,18、进水管,19、出渣口,20、出渣管,21、排渣阀,22、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旋流桶(7)是上半部呈圆形筒及下半部呈锥形筒的筒体,旋流桶(7)上端设置有法兰(6)并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连接,旋流桶(7)下端设置有出渣口(19),出渣口(19)下方设置有出渣管(20),出渣管(20)上设置有排渣阀(21),旋流桶(7)下端与出渣管(20)上端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连接,旋流桶(7)上端下来一定距离设置有进水孔(22),进水孔(22)上设置有与旋流桶(7)呈切线角度的进水管(18),进水管(18)与旋流桶(7)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连接。

法兰(6)上方设置有分离盘(9),分离盘(9)中心设置有中心孔(10),分离盘(9)上方设置有上端盖(5),上端盖(5)与法兰(6)把分离盘(9)的边框压在中间并用螺栓相互固定连接。

上端盖(5)中心设置有电机轴孔(2)和油封座孔(8),油封(8)设置在 油封座孔(8)内呈紧配合连接,上端盖(5)离中心一定距离设置有溢水孔(4),溢水孔(4)上方设置有溢水管(3),溢水管(3)下端与上端盖(5)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连接,上端盖(5)中心设置有电机(1),电机(1)上的电机轴(11)往下穿过电机轴孔(2)和油封(12)及中心孔(10)伸入旋流桶(7)内,电机(1)的机座与上端盖(5)用螺栓相互固定连接。

叶轮(13)由设置有中心机轴孔的驱动盘(15)和叶片(17)组成,驱动盘(15)外径小于旋流桶(7)一定直径,离中心一定距离设置有数个均布的出水孔(14),驱动盘(15)周边下方设置有数个均布的叶片(17),叶片(17)上端与驱动盘(15)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连接,驱动盘(15)下方中心设置有一定直径和长度的中心筒(16),中心筒(16)上端与驱动盘(15)用焊接方式相互固定连接,电机轴(11)穿过驱动盘(15)的中心机轴孔通过平键和螺栓呈固定连接。

当叶轮式旋流分离器作业时,先关闭排渣阀(21),把待处理的污水连续从进水管(18)送入旋流桶(7)内,再启动电机(1)带动叶轮(13)旋转,当旋流桶(7)内的污水漫到顶端时正在高速旋转的叶轮(13)上的叶片(17)把旋流桶(7)内的污水带着一起较长时间的高速旋转,并产生巨大的离心力使污水中的固液产生高效的分离效果,这时经高速固液分后的沉渣会甩向旋流桶(7)的桶壁并会沉着桶壁向下沉降到底部,经固液分离后的清水会从中心筒(16)内向上流经驱动盘(15)中间的出水孔(14)再流经中心孔(10)进入分离盘(9)内,而后再从溢水管(3)连续流出机外,当沉渣堆积到一定数量时,要定时打开排渣阀(21)把沉渣排出机外,从而高效完成了本机固液分离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