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雾冲击除尘器及湿法除尘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989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水雾冲击除尘器及湿法除尘脱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是一种水雾冲击除尘器及湿法除尘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金、铸造、矿山采掘、化工、制药、水泥建材、粮食饲料、机械、轻工、电力等生产制造中,需要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劳动条件,回收有用物料,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除尘器存在除尘效果不好、功能单一、成本高和结构复杂。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雾冲击除尘器及湿法除尘脱硫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除尘器存在除尘效果不好、功能单一、成本高和结构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水雾冲击除尘器,包括支架、除尘壳体和水箱;水箱和除尘壳体分别固定安装在支架上,在除尘壳体的下部设置有注液端,在水箱内安装有浮球阀,在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液端,水箱的出液端和除尘壳体的注液端通过补液管固定连接在一起;在除尘壳体的腔体中部固定安装有开口朝下的U形板,在U形板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块分隔板,在分隔板的下部内侧固定有冲击缓冲块,冲击缓冲块的内侧面为上宽下窄的斜面,两分隔板与U形板之间形成冲击雾化室,分隔板与相邻U形板的侧板之间形成拦截室,在分隔板与相邻U形板的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折流板,折流板的下端低于U形板的下端,对应冲击雾化室位置的除尘壳体上设置有烟气进口端,在除尘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端。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U形板包括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顶板的左端和左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顶板的右端和右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端分别与除尘壳体的内腔前壁固定连接在一起,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端分别与除尘壳体的内腔后壁固定连接在一起。上述分隔板的上端和顶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分隔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除尘壳体的内腔前壁和内腔后壁固定连接在一起,两分隔板、顶板和除尘壳体之间形成冲击雾化室,左部的分隔板、左侧板、顶板和除尘壳体之间形成左部的拦截室,右部的分隔板、右侧板、顶板和除尘壳体之间形成右部的拦截室,在左侧板和左部的分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折流板,在右侧板和右部的分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折流板,折流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除尘壳体的内腔前壁和内腔后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折流板的下端低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端。上述对应冲击雾化室中部位置设置有能够引导烟气向下流动的导流板,导流板固定在除尘壳体的内壁上,导流板的截面为弧形或倒L形。上述在除尘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排灰端,在除尘壳体的排灰端上固定安装有排灰阀。上述在除尘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的观察口,对应折流板上方位置的除尘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冲洗口,冲洗口与拦截室相连通;或/和,除尘壳体的下部为上大下小的锥形。上述在除尘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水泥保护层;或/和,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分隔板和折流板均为石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使用水雾冲击除尘器的湿法除尘脱硫装置,包括水雾冲击除尘器、烟气排放装置和引风装置;烟气排放装置的排烟端和除尘壳体的烟气进口端通过出烟管固定连接在一起,除尘壳体的烟气出口端和引风装置的进口端通过排烟管固定连接在一起。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烟气排放装置为锅炉或炉窑或食堂灶。上述引风装置为引风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除尘壳体、烟气排放装置和引风装置的配合使用,实现除尘和脱硫的双重目的,具有除尘和脱硫效果好,内阻低、耗水少、无二次污染、故障少和运行费用低的特点,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实施例1的主视透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1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支架,2为除尘壳体,3为水箱,4为浮球阀,5为补液管,6为分隔板,7为冲击缓冲块,8为冲击雾化室,9为拦截室,10为折流板,11为烟气进口端,12为烟气出口端,13为顶板,14为左侧板,15为右侧板,16为弧形导流板,17为排灰端,18为排灰阀,19为观察口,20为冲洗口,21为烟气排放装置,22为引风装置,23为出烟管,24为排烟管。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2、3所示,该水雾冲击除尘器包括支架1、除尘壳体2和水箱3;水箱3和除尘壳体2分别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在除尘壳体2的下部设置有注液端,在水箱3内安装有浮球阀4,在水箱3的底部设置有出液端,水箱3的出液端和除尘壳体2的注液端通过补液管5固定连接在一起;在除尘壳体2的腔体中部固定安装有开口朝下的U形板,在U形板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块分隔板6,在分隔板6的下部内侧固定有冲击缓冲块7,冲击缓冲块7的内侧面为上宽下窄的斜面,两分隔板6与U形板之间形成冲击雾化室8,分隔板6与相邻U形板的侧板之间形成拦截室9,在分隔板6与相邻U形板的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折流板10,折流板10的下端低于U形板的下端,对应冲击雾化室8位置的除尘壳体2上设置有烟气进口端11,在除尘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端12。水箱3和浮球阀4均为现有公知公用技术;水箱3的安装高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与除尘壳体2的注液端相连接的补液管5的一端应伸入除尘壳体2内;U形板与除尘壳体2的内腔左壁和内腔右壁之间有间距;U形板、分隔板6和折流板10与除尘壳体2便于形成烟气的折流通道,更好的将烟气中的粉尘和硫化物除去。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实施例1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所示,U形板包括顶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顶板13的左端和左侧板1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顶板13的右端和右侧板15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顶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的前端分别与除尘壳体2的内腔前壁固定连接在一起,顶板13、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的后端分别与除尘壳体2的内腔后壁固定连接在一起。如附图1所示,分隔板6的上端和顶板13固定连接在一起,分隔板6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除尘壳体2的内腔前壁和内腔后壁固定连接在一起,两分隔板6、顶板13和除尘壳体2之间形成冲击雾化室8,左部的分隔板6、左侧板14、顶板13和除尘壳体2之间形成左部的拦截室9,右部的分隔板6、右侧板15、顶板13和除尘壳体2之间形成右部的拦截室9,在左侧板14和左部的分隔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折流板10,在右侧板15和右部的分隔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折流板10,折流板1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除尘壳体2的内腔前壁和内腔后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折流板10的下端低于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的下端。这样,左侧板14、右侧板15、分隔板6和折流板10形成烟气的折流通道,延长了烟气在除尘壳体2中的停留时间,使烟气与除尘壳体2内的下部液体更好的接触,便于更好的将烟气中的粉尘和硫化物除去。如附图1、2、3所示,对应冲击雾化室8中部位置设置有能够引导烟气向下流动的导流板16,导流板16固定在除尘壳体2的内壁上,导流板16的截面为弧形或倒L形。这样,弧形导流板16便于引导烟气向下走。如附图1、3所示,在除尘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排灰端17,在除尘壳体2的排灰端17上固定安装有排灰阀18。这样,排灰阀18便于及时除灰,防止出现堵塞现象。如附图1、2所示,在除尘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的观察口19,对应折流板10上方位置的除尘壳体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冲洗口20,冲洗口20与拦截室9相连通;或/和,除尘壳体2的下部为上大下小的锥形。这样,观察口19便于观察和维护,观察除尘壳体2内部有无沾灰等现象;若发现沾灰,通过冲洗口20通入水或气及时清除。根据需要,在除尘壳体2的内壁上固定有水泥保护层;或/和,顶板13、左侧板14、右侧板15、分隔板6和折流板10均为石板。除尘壳体2外壳可用钢板制作;这样,水泥保护层和石板能够起到更好的防腐蚀,延长使用寿命;顶板13、左侧板14、右侧板15、分隔板6和折流板10均为石板时,安装时可在除尘壳体2内制作并固定相对应的托板和筋板并将其固定。实施例2,如附图4所示,该使用水雾冲击除尘器的湿法除尘脱硫装置,包括水雾冲击除尘器、烟气排放装置21和引风装置22;烟气排放装置21的排烟端和除尘壳体2的烟气进口端11通过出烟管23固定连接在一起,除尘壳体2的烟气出口端12和引风装置22的进口端通过排烟管24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通过除尘壳体2、烟气排放装置21和引风装置22的配合使用,便于更好的除去烟气中的粉尘和硫化物,具有除尘和脱硫效果好,内阻低、耗水少、无二次污染、故障少和运行费用低的特点,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实施例2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根据需要,烟气排放装置21为锅炉或炉窑或食堂灶。根据需要,引风装置22为引风机。本实用新型湿法除尘脱硫装置使用维修注意事项:1.在除尘壳体2上的排灰阀18可为蝶阀,在蝶阀上设有钢垫密封圈,若除尘壳体2断水运行,会大大缩短除尘壳体2的寿命,并损坏蝶阀;因此,绝不允许断水干烧。为了更好的脱硫,建议在水箱3中的水中加些石灰或烧碱,石灰中的钙和溶入水中的二氧化硫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钙、硫酸钙等稳定化合物;烧碱的添加量由烟气中的含硫量决定,可按化学反应式计算而得,向水箱3的水中加入石灰或烧碱后,溶液的PH值可为10至11,稳定时PH值应控制在10以上。水箱3和除尘壳体2连接的补液管5若被灰渣堵塞,应及时清理,浮球阀4为易损件,应小心爱护、若损坏,应由用户及时修理或更换,务必使水路畅通。除尘壳体2上的观察口19供观察、维护之用;应15天左右观察除尘壳体2内部有无沾灰等现象;若发现沾灰,应及时清除,否则将改变内部有效尺寸,并可能造成引风机叶片沾灰,引起引风机运行不平衡,甚至锅炉正压燃烧。除尘壳体2要及时除灰,积灰过多将使排灰阀18难以启闭,造成排灰阀18损坏,并使煤灰在除尘壳体2内越积越高,甚至出现堵塞现象,使除尘壳体2无法工作;另外也要避免除尘壳体2的下部灰斗未满出灰,造成灰水多现象;出灰操作开启排灰阀18,直至流出的烟灰没有时关闭排灰阀18。除尘壳体2内的烟道应保持畅通,否则除尘壳体2内阻增大,可能造成锅炉正压燃烧;为了检查并清除除尘壳体2内的烟道积灰,要检查灰斗内积灰情况,应按时检查积灰,发现积灰应及时清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水雾冲击除尘器集惯性、碰撞、拦截、离心、分离等多种除尘机制于一体;具有除尘效率高、能吸收二氧化硫、内阻低、耗水少、无二次污染、结构紧凑、故障少、运行费用低、使用方便等一系列优点;是工业锅炉、生活采暖锅炉及工业窑炉和大型食堂灶理想的除尘设备。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进入除尘壳体2的冲击雾化室8中,在两分隔板6下部的两冲击缓冲块7之间形成的冲击口处以25m/s至30m/s的速度冲击除尘壳体2中的水面激起大量的水雾,然后通过惯性碰撞在折流板10上,之后经分隔板6和折流板10之间折流进入拦截室9,最后经折流板10与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之间折流分离,烟气中的粉尘在除尘壳体2内经过高效雾化除尘,惯性碰撞除尘,拦截除尘和离心分离等多种除尘机制,烟气中的粉尘最后被水雾捕捉随液体进入除尘壳体2的底部,通过排灰阀18进入集灰池;洁净的烟气通过引风机送入排烟管24再排入大气,被捕捉下来的粉尘进入集灰池,等收集一定数量后再出售给水泥厂;水箱3的水中要求投放烧碱,其目的是保护水箱3和烟气管路及除尘壳体2,并且起到有效脱硫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湿法除尘脱硫装置的技术指标见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湿法除尘脱硫装置的除尘效率达95%以上,出口排烟尘浓度小于等于100mg/m3,二氧化硫吸收率大于80%,林格曼黑度小于1级,实测内阻小于等于1100pa,耗水小于0.02L/m3,说明本实用新型湿法除尘脱硫装置具有除尘效率高、能吸收二氧化硫、内阻低、耗水少、无二次污染、结构紧凑、故障少、运行费用低、使用方便等一系列优点;是工业锅炉、生活采暖锅炉及工业炉窑和大型食堂灶理想的消烟除尘设备。本实用新型在冬季室外温度低于零下十度,引风机和烟道容易结露,造成引风机带水不及时处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会腐蚀烟道和引风机;在水箱3中的水中投放一定的烧碱能有效的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保证引风机和烟道及设备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水雾冲击除尘器运行平稳,安装简便,无需特殊加固、稍作固定,即可使用。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使用时,根据需要先通过补液管5向除尘脱硫器的下部注入碱液,然后启动引风机,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进入除尘壳体2的冲击雾化室8中,在两分隔板6下部的两冲击缓冲块7之间形成的冲击口处以25m/s至30m/s的速度冲击除尘壳体2中的水面激起大量的水雾,然后通过惯性碰撞在折流板10上,之后经分隔板6和折流板10之间折流进入拦截室9,最后经折流板10与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之间折流分离,烟气中的粉尘在除尘壳体2内经过高效雾化除尘,惯性碰撞除尘,拦截除尘和离心分离等多种除尘机制,烟气中的粉尘最后被水雾捕捉随液体进入除尘壳体2的底部,通过排灰阀18进入集灰池;洁净的烟气通过引风机送入排烟管24再排入大气,被捕捉下来的粉尘进入集灰池,等收集一定数量后再出售给水泥厂;水箱3的水中要求投放烧碱,其目的是保护水箱3和烟气管路及除尘壳体2,并且起到有效脱硫的效果。表1除尘率>95%至99%脱硫率>80%林格曼黑度≤1本体阻力≤1100pa出口排烟尘浓度≤100mg/m3脱硫出口排放浓度≤200mg/m3水箱中循环液PH值9.0至12.0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