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自动配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375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催化剂自动配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催化剂自动配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垃圾处理领域,对于分拣出的有机质垃圾需要进行高温高压催化水解。在催化水解过程中需要向水解罐中添加催化剂以配合水解反应的进行。催化剂添加时需要人工将催化剂和水按照预定的配比提前配备好并进行准确地称量后对每个水解罐单独添加,该过程工作量大且繁琐,极大地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外,某些酸性催化剂在配比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适于人工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剂自动配给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配备催化剂费时费力,增加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催化剂自动配给装置,包括:第一储存容器,用于存放催化剂,并按第一设定量向搅拌装置输送催化剂;第二储存容器,用于存放水,并按第二设定量向搅拌装置输送水;搅拌装置,分别与第一储存容器和第二储存容器连通,搅拌装置用于将分别来自述第一储存容器和第二储存容器催化剂和水进行搅拌混匀;称量装置,与搅拌装置连通,搅拌装置将搅拌混匀的催化剂和水输送至称量装置进行称量,称量装置按第三设定量将称量好的催化剂和水输送至反应容器中。

进一步地,催化剂自动配给装置还包括:第一输送泵,搅拌装置通过第一输送泵与第一储存容器连通,第一输送泵用于按第一设定量将第一储存容器中的催化剂输送至搅拌装置中。

进一步地,催化剂自动配给装置还包括:第二输送泵,搅拌装置通过第二输送泵与第二储存容器连通,第二输送泵用于按第二设定量将第二储存容器中的水输送至搅拌装置中。

进一步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器,可转动地设置在搅拌桶中;搅拌电机,与搅拌器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搅拌器在搅拌桶中转动。

进一步地,催化剂自动配给装置还包括:暂存箱,称量装置通过暂存箱与搅拌装置连通,搅拌装置将搅拌混匀的催化剂和水输送至暂存箱暂存,称量装置从暂存箱抽取搅拌混匀的催化剂和水。

进一步地,催化剂自动配给装置还包括:第三输送泵,暂存箱通过第三输送泵与搅拌装置连通,第三输送泵用于将搅拌装置搅拌混匀的催化剂和水输送至暂存箱。

进一步地,催化剂自动配给装置还包括:第四输送泵,称量装置通过第四输送泵与暂存箱连通,第四输送泵用于将暂存在暂存箱中的搅拌混匀的催化剂和水输送至称量装置。

进一步地,催化剂自动配给装置还包括:第五输送泵,反应容器通过第五输送泵与称量装置连通,第五输送泵用于按第三设定量将称量好的催化剂和水输送至反应容器中。

进一步地,称量装置包括:称量斗,与搅拌装置连通;称量传感器,称量斗通过称量传感器悬挂连接在支撑架上,称量传感器用于检测输送至称量斗中的催化剂和水的重量。

进一步地,称量装置还包括:电动控制阀,设置在称量斗的出料口上,称量斗通过电动控制阀与反应容器连通。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催化剂自动配给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储存容器和第二储存容器分别存放催化剂和水,第一储存容器和第二储存容器分别按第一设定量和第二设定量将催化剂和水输送至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混匀后送至称量装置进行称量,称量装置按第三设定量将称量好的催化剂和水输送至反应容器中从而为催化水解反应提供催化剂,实现了催化剂的自动称量和添加,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配备催化剂费时费力,增加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催化剂自动配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催化剂自动配给装置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催化剂自动配给装置的称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储存容器;20、第二储存容器;30、搅拌装置;31、搅拌桶;32、搅拌器;33、搅拌电机;40、称量装置;41、称量斗;42、称量传感器;43、电动控制阀;50、第一输送泵;60、第二输送泵;70、暂存箱;80、第三输送泵;90、第四输送泵;100、第五输送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催化剂自动配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储存容器10、第二储存容器20、搅拌装置30和称量装置40,第一储存容器10用于存放催化剂,并按第一设定量向搅拌装置30输送催化剂;第二储存容器20用于存放水,并按第二设定量向搅拌装置30输送水;搅拌装置30分别与第一储存容器10和第二储存容器20连通,搅拌装置30用于将分别来自述第一储存容器10和第二储存容器20催化剂和水进行搅拌混匀;称量装置40与搅拌装置30连通,搅拌装置30将搅拌混匀的催化剂和水输送至称量装置40进行称量,称量装置40按第三设定量将称量好的催化剂和水输送至反应容器中。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催化剂自动配给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储存容器10和第二储存容器20分别存放催化剂和水,第一储存容器10和第二储存容器20分别按第一设定量和第二设定量将催化剂和水输送至搅拌装置30进行搅拌混匀后送至称量装置40进行称量,称量装置40按第三设定量将称量好的催化剂和水输送至反应容器中从而为催化水解反应提供催化剂,实现了催化剂的自动称量和添加,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配备催化剂费时费力,增加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第一储存容器10和搅拌装置30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泵50,搅拌装置30通过第一输送泵50与第一储存容器10连通,第二储存容器20和搅拌装置30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泵60,搅拌装置30通过第二输送泵60与第二储存容器20连通;第一输送泵50和第二输送泵60分别与系统控制器连接,第一输送泵50和第二输送泵60按设定的配比以及有反应容器所需的催化剂的量分别将第一储存容器10中的催化剂和第二储存容器20中的水输送至搅拌装置30中,从而实现催化剂和水的自动配比。

如图2所示,搅拌装置30包括:搅拌桶31、搅拌器32和搅拌电机33,搅拌器32的转轴可转动地固定在搅拌桶31的上端盖上,搅拌器32的叶轮位于搅拌桶31内的下端;搅拌电机33也设置在搅拌桶31的上端盖上并与搅拌器32的转轴连接,驱动搅拌器32的叶轮在搅拌桶31中转动将催化剂和水自动搅拌均匀。

为了能够将所有反应容器进行催化水解反应所需的催化剂一次性配置好,方便在向每个反应容器添加催化剂时,按量计取催化剂,在搅拌装置30和称量装置40之间还设置有暂存箱70,称量装置40通过暂存箱70与搅拌装置30连通,搅拌装置30将配置好的催化剂输送至暂存箱70暂存,从而方便称量装置40从暂存箱70中按量抽取搅拌配置好的催化剂。

为了能从搅拌桶31向暂存箱70输送催化剂,以及将暂存箱70中的催化剂输送至称量装置40进行称量,在暂存箱70与搅拌装置30之间设置第三输送泵80,暂存箱70通过第三输送泵80与搅拌装置30连通,在暂存箱70与称量装置40之间设置有第四输送泵90,称量装置40通过第四输送泵90与暂存箱70连通;第三输送泵80将搅拌装置30中配置好的催化剂输送至暂存箱70,第四输送泵90将暂存在暂存箱70中的催化剂输送至称量装置40。

如图3所示,称量装置40包括:称量斗41、称量传感器42和电动控制阀43,称量斗41的上端通过称量传感器42悬挂连接在支撑架上,从而通过称量传感器42检测输送至称量斗41中的配置好的催化剂的重量。

为了将称量好重量的催化剂输送至反应容器中,在反应容器和称量装置40之间还设置有第五输送泵100,反应容器通过第五输送泵100与称量斗41的出料口连通,第五输送泵100按第三设定量,即每个反应容器需要的催化剂的量,将称量好的催化剂输送至反应容器中。

为了对称量过程和送料过程进行控制,在称量斗41的出料口上还设置有电动控制阀43,在称量过程中,电动控制阀43关闭,在向反应容器输送催化剂时,电动控制阀43打开。

具体工作时,根据事先设定好的配比,将相应比例的催化剂和水分别通过第一输送泵50和第二输送泵60输送至搅拌装置30中,设定搅拌时间将催化剂与水搅拌均匀。催化剂配置好后,第三输送泵80开启将配置好的催化剂输送至暂存箱70中暂存,暂存箱70中的暂存量根据催化剂的使用情况具体确定。在向反应容器添加催化剂前,第四输送泵90开启,将配置好的催化剂向称量斗41输送,称量传感器42事先设定好称量的重量,即需要向反应容器中添加的催化剂的重量,当向称量斗41中输送的催化剂的重量达到设定的重量时,第四输送泵90自动停止完成称量。随后,电动控制阀43打开,并同时开启第五输送泵100将称量斗41中称量好的催化剂全部输送至反应容器中完成一个反应容器的催化剂的添加工作。在催化剂配置过程中,一次性将所有反应容器需要的催化剂全部配置好并存放在暂存箱70中,在给下一个反应容器添加催化剂时,只需称量装置40工作从暂存箱70中抽取配置好的催化剂称量并通过第五输送泵100进行添加即可。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