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搅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5336阅读:32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硝酸锶生产中的反应罐搅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搅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中生产硝酸锶通常是用碳酸锶和硝酸反应得到,在其反应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必要的搅拌。但是,由于涉及到的反应是呈液态的,而且硝酸具有强腐蚀性,所以不能使用一般的机械搅拌,因此需要使用空气搅拌。空气搅拌是通过空气压缩机产生压缩空气,然后通过搅拌管将压缩空气通入反应罐内液体底部产生气泡来进行搅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常常是每根搅拌管对应使用一台空气压缩机,由于生产中反应罐往往会有多个,而且每个反应罐有时需要不止一根搅拌管进行搅拌,所以使得对空气压缩机的需求量较大。由于在生产中过多的设置空气压缩机,因此使得生产的成本增加,而且过多的安装空气压缩机也会使得生产现场比较拥堵,从而不利于安全生产。

公告号为CN203173840U的氯化锶反应罐空气搅拌装置,包括与反应罐连接的空气搅拌机构,空气搅拌机构分为上支路和下支路,上支路和下支路均由气泵和气管连接组成,上支路中的气管沿反应罐的内壁伸入反应罐的底部,下支路中的气管设有阀门,且下支路中的气管与反应罐的底部连接。该实用新型空气搅拌装置,通过使用一台空气压缩机实现了对反应罐多个部位的空气搅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空气压缩机的需求,但是不能实现同时对多个反应罐进行搅拌,仍然需要设置多台空气压缩机来对应多个反应罐进行搅拌,从而使得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多个空气压缩机的设置也不利于现场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空气搅拌过程中对空气压缩机需求的空气搅拌系统。

为了解决在生产硝酸锶的过程中空气搅拌对空气压缩机需求量大的问题,所提出的一种空气搅拌系统,包括有一台空气压缩机和多个反应罐,同时还包括有空气输送管和多根搅拌支管,空气输送管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接通,空气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多根搅拌支管的进气端接通,各搅拌支管的出气端分别接入各个反应罐。

通过这样在空气输送管上接通多根搅拌支管,使得单台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可以通过接通的多根搅拌支管直接输送到对应的多个反应罐内,从而实现单台空气压缩机对多个反应罐的搅拌。实现的效果是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对空气压缩机的需求,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一台空气压缩机在现场的安装也使得现场不会因为多台的安装而带来拥堵,从而方便对现场的管理,同时也达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

通过对基础方案进行改进得到优选方案1,还包括有空气缓冲室,空气缓冲室包括有第一缓冲室、第二缓冲室和第三缓冲室;第一缓冲室与空气输送管接通,同时还与多根搅拌支管接通;第二缓冲室分别与第一缓冲室和第三缓冲室通过两根连通管接通,相邻缓冲室的两根连通管上分别设置有泄压方向相反的第一泄压阀,第三缓冲室的顶部设有与外界空气相通的第二泄压阀。 通过这样的改进后,当空气压缩机产生压缩空气的时候,首先通入到第一缓冲室,当使用的压缩空气量小于制造的压缩空气量时,压缩空气就会在第一缓冲室内先进行累积,对应的压力也会相应升高,当压力达到第一泄压阀设定值时,则泄向第二缓冲室的第一泄压阀打开,使得多余的压缩空气进入第二缓冲室进行积累;同样的,当第二缓冲室的压力达到泄向第三缓冲室的第一泄压阀的设定值时,则对应的第一泄压阀打开,使得压缩空气用进入第三缓冲室内进行积累;当第三缓冲室的压力达到第二泄压阀设定的压力时,则第二泄压阀打开,使得空气缓冲室向外界泄压。另外,当第三缓冲室内的压力大于第二缓冲室内的压力时,则对应的泄向第二缓冲室的泄压阀打开,使得第三缓冲室向第二缓冲室补给压缩空气;同样的,当第二缓冲室内的压力大于第一缓冲室内的压力时,则对应的泄向第一缓冲室的泄压阀打开,使得第二缓冲室向第一缓冲室补给压缩空气。这样的效果是减少了压缩空气的浪费,同时使得压缩空气在空气缓冲室内得到了缓冲,并通过相邻缓冲室的相互补给,使得空气缓冲室内的压力能够实现稳定,从而让各搅拌支管在反应罐的搅拌更加均匀。

进一步,在各个搅拌支管上安装空气调节阀。通过在搅拌支管上安装空气调节阀使得通入反应罐内的压缩空气变得可调,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罐内物料搅拌程度的需求来调节通入各反应罐的压缩空气量,或者在同一反应罐内根据物料所在部位的不同来相应调节搅拌支管内的压缩空气。

进一步,在各个搅拌支管上的空气调节阀与反应罐之间安装检测空气压力的第一压力表,以及在空气缓冲室的外壁相应安装检测空气压力的第二压力表。通过在相应部位安装压力表的方式,来实现对各个搅拌支管以及空气缓冲室内压缩空气的监控,并且通过这样的监控使得在对应调节空气调节阀时有一个直观的调节参考。

对上述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得到优化方案2,在各搅拌支管通入反应罐的出气端安装有防止物料倒流的单通装置。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当反应罐内停止搅拌的时候物料不会倒流进搅拌支管内,从而有效的防止了物料倒流进搅拌支管对其内壁造成的不利影响。

进一步,单通装置包括有漏斗、封闭球和网状封闭盖,网状封闭盖固定连接在漏斗远离搅拌支管的大口径端,封闭球位于漏斗内。搅拌支管在进行搅拌需要支管朝上时,通入的压缩空气可以直接顶开封闭球而向反应罐内通入搅拌空气,当搅拌停止时,由于没有压缩空气将封闭球顶开,从而使得封闭球落下而将端口封闭,最终实现了可以向反应罐内通入空气而不会出现在搅拌停止后物料倒流进搅拌支管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空气搅拌系统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附图1标号说明:空气压缩机1、空气输送管2、空气缓冲室3、第二压力表4、搅拌支管5、空气调节阀6、单通装置7、封闭球8、反应罐9、第一压力表10、网状封闭盖11、漏斗12、第一缓冲室13、第二缓冲室14、第三缓冲室15、连通管16、第一泄压阀17、第二泄压阀18。

如图1所示的空气搅拌系统,首先有一台空气压缩机1,空气压缩机1与空气输送管2的一端连通,空气输送管2的另一端通入了空气缓冲室3的第一缓冲室13,第一缓冲室13的侧壁与空气输送管接通,同时还与多根搅拌支管5的进气端接通;第二缓冲室14分别与第一缓冲室13和第三缓冲室15通过两根连通管16接通,相邻缓冲室的两根连通管16上分别设置有泄压方向相反的第一泄压阀17,第三缓冲室15的顶部设有与外界空气相通的第二泄压阀18。其中,第一泄压阀17和第二泄压阀18都采用的是弹簧式泄压阀,并根据需要的压力对应旋转调整弹簧式泄压阀上的螺杆,通过改变弹簧压缩量来实现开启压力的调节。另外,各个搅拌支管5的出气端分别接入相应的反应罐9内。其中,各个搅拌支管5上都安装有空气调节阀6,以及在各个空气调节阀6与反应罐9之间都对应安装有一个检测内部空气压力的第一压力表10,同时空气缓冲室3的各部分外壁也相应安装有一个检测内部空气压力的第二压力表4。另外,在各个搅拌支管5通入反应罐9的出气端安装有一个单通装置7,该单通装置7包括有漏斗12、封闭球8和网状封闭盖11,网状封闭盖11固定连接在漏斗12远离搅拌支管5的大口径端,封闭球8位于漏斗12内。

当需要对反应罐9中的物料进行搅拌的时候时,首先开启空气压缩机1,通过空气输送管2让产生的压缩空气通入到空气缓冲室3内,待到空气缓冲室3里面的空气压力达到一定的时候,打开需要搅拌的反应罐9所对应的搅拌支管5,并根据需要搅拌的程度来对应调节空气调节阀6,通过对照第一压力表10上显示的压力来实现压缩空气的流量调节,然后,通过压缩空气将搅拌支管5上的单通装置7的封闭球8顶开,实现最终对反应罐9内物料的搅拌作用。并且,当搅拌结束关闭相应空气调节阀时,搅拌支管5上单通装置7的封闭球由于没有压缩空气的作用而回落在漏斗底部,从而阻断了物料流入搅拌支管5内,消除了由于物料回流进搅拌支管5产生的不利影响。最终通过一台空气压缩机1对应多个搅拌支管5实现了对多个反应罐9的搅拌,减少了对空气压缩机1的需求,进而节约了生产成本,并消除了以前需要安装多台空气压缩机1使得生产现场比较拥堵的现象。

另外,空气缓冲室3的工作原理为:当通入压缩空气时,首先通入到第一缓冲室13,当使用的压缩空气量小于制造的压缩空气量时,压缩空气就会在第一缓冲室13内先进行累积,对应的压力也会相应升高,当压力达到第一泄压阀17设定值时,则泄向第二缓冲室14的第一泄压阀17打开,使得多余的压缩空气进入第二缓冲室14进行积累;同样的,当第二缓冲室14的压力达到泄向第三缓冲室15的第一泄压阀17的设定值时,则对应的第一泄压阀17打开,使得压缩空气用进入第三缓冲室15内进行积累;当第三缓冲室15的压力达到第二泄压阀18设定的压力时,则第二泄压阀18打开,使得空气缓冲室3向外界泄压。另外,当第三缓冲室15内的压力大于第二缓冲室14内的压力时,则对应的泄向第二缓冲室14的第一泄压阀17打开,使得第三缓冲室15向第二缓冲室14补给压缩空气;同样的,当第二缓冲室14内的压力大于第一缓冲室13内的压力时,则对应的泄向第一缓冲室13的第一泄压阀17打开,使得第二缓冲室14向第一缓冲室13补给压缩空气。

当然,本实施例仅属于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通过利用一台空气压缩机对应多个搅拌支管的方式,或者对其进行相应变换的,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一种,都应当包含在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