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萃取液接收装置及固相萃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8757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固相萃取液接收装置及固相萃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分析仪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相萃取液接收装置及固相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简称SPE)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样品前处理技术。由液固萃取和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发展而来,主要用于样品提取过程中的分离、萃取和纯化等,降低样品基质干扰,提高检测灵敏度。与传统样品前处理方法相比,固相萃取具有效率高、效果好、易达到定量萃取、实现快速和自动化等优点;并且固相萃取技术可以去掉复杂样品基质的干扰,提高样品的纯度和质量,延长色谱系统和色谱柱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的固相萃取装置通常包括萃取柱固定装置以及萃取液接收装置。目前常用的萃取液接收装置为试管架和试管结合的模式,但是该结构在取出试管中的液体时,容易由于晃动而造成样品液体的飞溅,造成样品的浪费。同时,在取液时,由于液体没有滴完,在移动试管架的过程中,由于液体继续滴落,容易造成试管中的液体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移动液体容易造成飞溅及污染的缺点,提供一种固相萃取液接收装置及固相萃取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固相萃取液接收装置,包括底板、多个试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底板上的多个试管架;

所述的试管架包括间隔固定在所述的底板上且允许所述的试管插入的两个夹持板;至少一个所述的夹持板上设置有顶持机构与所述的试管相顶持;

所述的顶持机构包括顶持弹簧以及弧形卡块,所述的顶持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夹持板上,另一端与弧形卡块连接;所述的弧形卡块与所述的试管的接触端形成有与所述的试管形状吻合的弧形凹槽。

所述的顶持机构为两个。

两个所述的弧形卡块件间设有连接杆。

所述的弧形卡块与所述的夹持板之间设有导向杆,所述的顶持弹簧缠绕在所述的导向杆上。

一种固相萃取装置,包括所述的固相萃取液接收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固相萃取装置上方的萃取柱固定装置;

所述的萃取柱固定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支架顶部的萃取柱支撑板;所述的萃取柱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用于容纳所述的萃取柱的通孔;所述的通孔位置与所述的试管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的萃取柱支撑板的通孔的位置上设有编号。

所述的萃取柱与所述的通孔之间设有转接头,所述的转接头上设有流量控制阀。

所述的固相萃取液接收装置下方设有垫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容纳试管的两个夹持板间设置顶持机构,利用顶持弹簧的压迫力,将试管固定在底板上,当需要取下试管时,只需要拉动顶持弹簧与试管接触端的弧形卡块,即可轻松的取下试管,避免了传统的机构中,试管插在试管架中,拔出的过程中会造成液体的飞溅,造成样品的浪费。

在萃取柱支撑板上的通孔旁边进行数字序列编号,方便在对多个样品进行萃取时的记录,避免取用时因为人为观测的误差而造成样品的混淆。

同时传统的萃取柱插入萃取柱支撑板上的通孔时,会使用转接头,但是转接头上没有流量控制阀,这样就造成了在取用样品盛放的试管时,由于由于液体继续滴落,容易造成试管中的液体受到污染。本实用新型在转接头上设置流量控制阀,可以方便的控制萃取柱中液体是否滴入试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固相萃取液接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相萃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示出一种固相萃取液接收装置,包括底板1、多个试管2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底板上的多个试管架3;所述的试管架3包括间隔固定在所述的底板1上且允许所述的试管插入的两个夹持板31、32;至少一个所述的夹持板上设置有顶持机构与所述的试管相顶持;所述的顶持机构包括顶持弹簧33以及弧形卡块35,所述的顶持弹簧33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夹持板31上,另一端与弧形卡块35连接;所述的弧形卡块35与所述的夹持板31之间设有导向杆34,所述的顶持弹簧33缠绕在所述的导向杆34上。所述的弧形卡块35与所述的试管的接触端形成有与所述的试管形状吻合的弧形凹槽。优选的,所述的顶持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的弧形卡块件间设有连接杆36。

图2示出一种固相萃取装置,包括所述的固相萃取液接收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固相萃取装置上方的萃取柱固定装置;所述的萃取柱固定装置包括支架6、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支架顶部的萃取柱支撑板7;所述的萃取柱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用于容纳所述的萃取柱的通孔;所述的通孔位置与所述的试管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萃取柱支撑板的通孔的位置上设有编号。所述的萃取柱与所述的通孔之间设有转接头,所述的转接头上设有流量控制阀5。所述的固相萃取液接收装置下方设有垫块8。

使用时,首先打开流量控制阀,注入洗脱液对萃取柱内的填充相进行活化去掉取柱的杂质并创造一定的溶剂环境。然后进行淋洗,最大程度的去掉干扰物,洗脱液流入试管中,洗脱完成后,关闭流量控制阀。撤掉固相萃取液接收装置下方的垫块。拉动两个弧形卡块之间的连接杆,使顶持弹簧带动弧形卡动远离试管,即可轻松的取下试管。

同样拉动连接杆,将新的试管插入两个夹板之间,利用弹簧的压迫力将试管进行固定,调整固相萃取液接收装置下方的垫块的高度,使其适合萃取柱中流出液的接收。此时,用体积的溶剂将被测物质洗脱下来并收集。收集完成后,撤掉固相萃取液接收装置下方的垫块。拉动两个弧形卡块之间的连接杆,使顶持弹簧带动弧形卡动远离试管,即可轻松的取下试管。

由于该萃取柱支撑板上同时设置有多个容纳萃取柱的通孔,所以该装置可以同时对多个样品进行固相萃取操作,在通孔的旁边设置有编号,方便在对多个样品进行萃取时的记录,避免取用时因为人为观测的误差而造成样品的混淆。

总之,本实用新型在容纳试管的两个夹持板间设置顶持机构,利用顶持弹簧的压迫力,将试管固定在底板上,当需要取下试管时,只需要拉动顶持弹簧与试管接触端的弧形卡块,即可轻松的取下试管,避免了传统的机构中,试管插在试管架中,拔出的过程中会造成液体的飞溅,造成样品的浪费。

在萃取柱支撑板上的通孔旁边进行数字序列编号,方便在对多个样品进行萃取时的记录,避免取用时因为人为观测的误差而造成样品的混淆。

同时传统的萃取柱插入萃取柱支撑板上的通孔时,会使用转接头,但是转接头上没有流量控制阀,这样就造成了在取用样品盛放的试管时,由于由于液体继续滴落,容易造成试管中的液体受到污染。本实用新型在转接头上设置流量控制阀,可以方便的控制萃取柱中液体是否滴入试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