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式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304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涡轮式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轮式除尘装置,属于食品加工除尘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除尘是目前大多采用的一种除尘方式,即在除尘装置内灌装一部分水,通过风机的作用将灰尘落入在水的表面,这样的方法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除尘目的,但是由于灰尘大多漂浮在水的表面,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灰尘太多,覆盖了水的表面,除尘的效果不佳,需要另外更换水,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涡轮式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涡轮式除尘装置,它包含机架、外筒、外筒盖、内筒管、叶片轴、支架、第一轴承、圆螺母、联轴器、减速电机、叶片轴支撑体、第二轴承、隔离筒、叶片、通水管、抽风机、抽风机支架、进风管、密封门,机架上设置有外筒,外筒的上方设置有外筒盖,外筒内设置有内筒管,且内筒管的上方延伸至外筒盖的外部,内筒管内安装有叶片轴,叶片轴的上端穿过支架和第一轴承与联轴器连接,联轴器的另一端与减速电机固定连接,且减速电机安装在内筒管的上方,叶片轴的下端穿过叶片轴支撑体、第二轴承和隔离筒与叶片固定连接,叶片轴支撑体的一侧安装有通水管,内筒管的上方一侧连接有抽风机,抽风机固定安装在抽风机支架上,抽风机支架安装在外筒的外侧面上,外筒的上方一侧设置有进风管,外筒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密封门。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筒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加水管、冷却水管和水位溢流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筒的底部设置有排污阀门,主要起到排污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筒盖上设置有观察口,主要用于观察外筒2的内部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通过电机、叶片轴和叶片的作用使得水高速旋转,形成漩涡,当带有灰尘的空气被吸入后,到达漩涡的中心位置,可以在漩涡的作用下与水结合,从而灰尘慢慢沉入水的底部,如此可以解决由于灰尘漂浮在水的表面而造成的除尘效果不佳的问题,而且由于灰尘在不断的融入水中,不会覆盖在水的表面,可以增加除尘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机架;2-外筒;2-1-加水管;2-2-冷却水管;2-3-水位溢流管;2-4-排污阀门;3-外筒盖;3-1-观察口;4-内筒管;5-叶片轴;6-支架;7-第一轴承;8-圆螺母;9-联轴器;10-减速电机;11-叶片轴支撑体;12-第二轴承;13-隔离筒;14-叶片;15-通水管;16-抽风机;17-抽风机支架;18-进风管;19-密封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机架1、外筒2、外筒盖3、内筒管4、叶片轴5、支架6、第一轴承7、圆螺母8、联轴器9、减速电机10、叶片轴支撑体11、第二轴承12、隔离筒13、叶片14、通水管15、抽风机16、抽风机支架17、进风管18、密封门19,机架1上设置有外筒2,外筒2的上方设置有外筒盖3,外筒2内设置有内筒管4,且内筒管4的上方延伸至外筒盖3的外部,内筒管4内安装有叶片轴5,叶片轴5的上端穿过支架6和第一轴承7与联轴器9连接,联轴器9的另一端与减速电机10固定连接,且减速电机10安装在内筒管4的上方,叶片轴5的下端穿过叶片轴支撑体11、第二轴承12和隔离筒13与叶片14固定连接,叶片轴支撑体11的一侧安装有通水管15,内筒管4的上方一侧连接有抽风机16,抽风机16固定安装在抽风机支架17上,抽风机支架17安装在外筒2的外侧面上,外筒2的上方一侧设置有进风管18,外筒2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密封门19。

其中,所述的外筒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加水管2-1、冷却水管2-2和水位溢流管2-3;所述的外筒2的底部设置有排污阀门2-4,主要起到排污的作用;所述的外筒盖3上设置有观察口3-1,主要用于观察外筒2的内部情况。

本具体实施方式在工作时,通过叶片14旋转带动水的旋转,使得下部的水形成漩涡式旋转,可以达到更好的除尘效果,水的高速旋转使得含尘空气内,在漩涡的中心部位可以与水接触,被水吸附,沉入水中。

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电机、叶片轴和叶片的作用使得水高速旋转,形成漩涡,当带有灰尘的空气被吸入后,到达漩涡的中心位置,可以在漩涡的作用下与水结合,从而灰尘慢慢沉入水的底部,如此可以解决由于灰尘漂浮在水的表面而造成的除尘效果不佳的问题,而且由于灰尘在不断的融入水中,不会覆盖在水的表面,可以增加除尘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