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螺旋导流板的气液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312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置螺旋导流板的气液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药化工生产企业中,为了分离混合气体以获得一定的组分、除去有害成分以净化气体、制备某种气体的溶液等必须要使用到气液混合装置,需要将气泡或者其它气体混合进液体中以便对其加以处理。而传统的气液混合装置则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例如:装置内部结构复杂,通常要匹配动力搅拌装置,另外,难以保证气体和液体充分混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螺旋导流板的气液混合装置,结合简单,设计合理,促使罐体内的液体与气体混合均匀,进入后续的工艺中反应更加充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置螺旋导流板的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混合罐的顶部设有液体入口,底部设有混合液出口;

所述混合罐的内壁设有螺旋状的导流板,且螺旋的数量应不少于两个;

所述混合罐内设有沿导流板螺旋弯曲的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上均匀设置有出气孔;且输气管的顶端与设置在混合罐上部的进气口连通,底端封闭设置。

为进一步提升气液混合的效果,作为优选的,所述混合罐的底部口径朝所述混合液出口逐渐收敛,即罐体底部内径逐渐减小,混合液出口位于最小的口径。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高度等于混合罐内腔半径的1.0~1.3倍;若导流板高度小于混合罐内腔半径,不利于液体绕导流板流动;若高度过大,则会影响罐体液体的通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利用螺旋状的导流板和输气管的配合,促使罐体内的液体与气体混合均匀,进入后续的工艺中反应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气液混合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内置螺旋导流板的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1,混合罐的顶部设有液体入口2,底部设有混合液出口3。

本实施例中,混合罐1的底部口径朝混合液出口3逐渐收敛,即罐体底部内径逐渐减小,混合液出口3位于最小口径处,具体可见图1中的收敛部位8。

混合罐1的内壁设有螺旋状的导流板4,且螺旋的数量应不少于两个,进一步的,螺旋数量为2~5个,更有利于气体和液体充分混合,对液体流动阻碍小。

混合罐1内设有沿导流板4螺旋弯曲的输气管5,该输气管的顶端与设置在混合罐上部的进气口7连通,底端封闭。输气管5上均匀设置有出气孔6,沿管体长度方向排列。

本实施例中,导流板4的高度等于混合罐内腔半径的1.0~1.3倍;若导流板高度小于混合罐内腔半径,不利于液体绕导流板流动;若高度过大,则会影响罐体液体的通过。

上述气液混合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待混合的液体经液体入口2进入混合罐1内,气体通过进气口7进入输气管5内,液体沿导流板4流向混合液出口3,在流动的过程中,与出气孔6排出的气体充分混合,并由混合液出口3进入下一工序或反应釜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