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新型树脂材料的水性油墨生产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5065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新型树脂材料的水性油墨生产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包装纸在印刷过程中采用大量化学药品,用醇性油墨或酯溶性油墨印刷而成,纸表面会残留一定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使用醇类、酯类溶剂油墨印刷包装纸的过程中,会大量排放含有这些溶剂的有机废气,不但给环境造成了负担,而且也造成了有机溶剂资源的浪费;另外,使用醇类、酯类溶剂油墨印刷包装纸,还会增加生产成本,也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希望生产出基于新型树脂的水性油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反应釜,现有的反应釜往往通过反应釜壁设置加热装置,加热不够均匀。靠近反应釜壁的物料被加热,内部的物料还没有被加热。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新型树脂材料的水性油墨生产用反应釜。

技术方案:一种水性油墨生产用反应釜,包括釜体、釜盖,所述釜盖上具有进料口,所述釜体具有出料口,所述釜体包括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所述内、外层壳体之间具有导热油管,所述导热油管具有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所述釜盖下方固定有第一加热管道,所述第一加热管道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位于所述釜盖上方,所述釜体底部固定有第二加热管道,所述第二加热管道具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位于所述釜体外部;所述反应釜还包括电机和被所述电机驱动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具有搅拌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管为螺旋形的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的两端穿过所述釜盖。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热管为螺旋形的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的两端穿过所述釜体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所述横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竖杆,所述竖杆上还具有多个搅拌支杆。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桨有两个。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通过釜壁和内部的加热管同时加热,加热效果更佳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反应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釜体;2釜盖;3电机;4转轴;5导热油管;5.1导热油管进口;5.2导热油管出口;6第一加热管;6.1第一加热管进口;6.2第一加热管出口;7第二加热管;7.1第二加热管进口;7.2第二加热管出口;8.1横杆;8.2竖杆;8.3搅拌支杆;11进料口;12出料口。

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盖2,所述釜盖2上具有进料口11,所述釜体1具有出料口12,所述釜体包括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所述内、外层壳体之间具有导热油管5,所述导热油管5具有导热油进口5.1和导热油出口5.2;所述釜盖下方固定有第一加热管道6,所述第一加热管道6具有第一进口6.1和第一出口6.2,所述第一进口6.1和第一出口6.2位于所述釜盖2上方,所述釜体底部固定有第二加热管道7,所述第二加热管道7具有第二进口7.1和第二出口7.2,所述第二进口7.1和第二出口7.2位于所述釜体外部;所述反应釜还包括电机和被所述电机驱动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具有搅拌桨。所述第一加热管6为螺旋形的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6的两端穿过所述釜盖。所述第二加热管7为螺旋形的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7的两端穿过所述釜体底部。所述搅拌桨包括横杆8.1和竖杆8.2,所述横杆8.1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所述横杆8.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竖杆8.2,所述竖杆上还具有多个搅拌支杆8.3。所述搅拌桨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可以通过导热油管通入导热油实现对釜体侧壁的加热,同时利用导热油通过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从物料内部也进行加热,从而加热均匀。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生产的水性油墨无毒、无污染、易降解。

尽管本实用新型就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