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U反应釜底部通风换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584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PU合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U反应釜底部通风换气结构。



背景技术:

PU是polyurethane的缩写,中文名为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其性能卓越,被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电子、纺织、医疗、建筑、建材、汽车、国防、航天、航空等领域。聚氨酯包括多种形态,包括软质、半硬质及硬质泡沫塑料、弹性体、油漆涂料、胶粘剂、密封胶、皮革涂层树脂、弹性纤维等。

在合成生产聚氨酯浆料时需要使用合成反应釜。在反应釜内的合成反应完成后,需要将反应釜中聚氨酯浆料放出输送到成品储罐中,放料时反应釜底部的卸料口会释放出一定的气体,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没有及时将这些气体收集,导致气体弥漫在车间中,对车间空气造成一定影响,为了进一步改善车间生产环境,需要在反应釜的底部设置通风换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间移动使用方便、能够减少废气污染、保持空气清新的PU反应釜底部通风换气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U反应釜底部通风换气结构,包括设于合成反应釜底部的通风换气装置,所述通风换气装置中设有废气收集装置和新风输送装置,所述废气收集装置中设有一个便于移动的小车,所述小车上设有一个集气罩,所述集气罩中设有喇叭状的集气口,所述集气罩连接有柔性的废气抽吸管道,所述集气罩和废气抽吸管道之间设有废气抽吸风机,所述新风输送装置中设有一个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上设有新风输送风机,所述新风输送风机的入口设有柔性的新风输送管,所述新风输送管与设于车间地面上的送风口相连,所述送风口与设于车间地面下的通风管道相连。

所述废气抽吸管道与设于车间地面上的废气收集口相连,所述废气收集口与于车间地面下的废气收集管道相连,所述废气收集管与车间外的废气净化处理装置相连。

所述小车和移动支架之间设有连接固定杆,所述连接固定杆上设有能够固定在车间地面上的支撑杆。

所述集气罩中设有能够张开或折叠的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外缝制不透气的集气布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风换气装置中的废气收集装置和新风输送装置移动式设置,只有在卸料时才使用通风换气装置,新风通风管道和废气收集管道都设置在车间地面下,平常不影响车间正常操作;

2、废气收集装置中的集气罩和新风输送风机成对安装使用,集气罩尽量接近反应釜卸料口,使反应釜卸料口逸出的废气尽量进入集气罩内,废气收集效果好,能够保持反应釜周围空气流通,保持车间空气清新。

本实用新型结构实用,废气收集装置和新风输送装置移动式设置,生产制造和使用方便,总体成本不高,适合合成反应釜使用,能够减少废气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PU反应釜底部通风换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PU反应釜底部通风换气结构包括设于合成反应釜底部的通风换气装置1,所述通风换气装置1中设有废气收集装置11和新风输送装置12,所述废气收集装置11中设有一个便于移动的小车111,所述小车111上设有一个集气罩112,所述集气罩112中设有喇叭状的集气口113,所述集气罩112连接有柔性的废气抽吸管道114,所述集气罩112和废气抽吸管道114之间设有废气抽吸风机115,所述新风输送装置12中设有一个移动支架121,所述移动支架121上设有新风输送风机122,所述新风输送风机122的入口设有柔性的新风输送管123,所述新风输送管123与设于车间地面上的送风口124相连,所述送风口124与设于车间地面下的通风管道125相连。

所述废气抽吸管道114与设于车间地面上的废气收集口116相连,所述废气收集口116与于车间地面下的废气收集管道117相连,所述废气收集管117与车间外的废气净化处理装置118相连。

所述小车111和移动支架121之间设有连接固定杆13,所述连接固定杆13上设有能够固定在车间地面上的支撑杆14。

所述集气罩112中设有能够张开或折叠的支撑骨架1121,所述支撑骨架1121外缝制不透气的集气布套1122。

本实用新型能够一边收集废气,一边输送新风,能够保持反应釜周围空气流通,保持车间空气清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