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钒掺杂的磷酸铋/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783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钒掺杂的磷酸铋/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化工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钒掺杂的磷酸铋/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许多包括酸雨、雾霾等在内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而这些问题都来源于汽油燃烧所产生的硫氧化物,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开发一种绿色高效的深度脱硫技术变得尤为迫切。

传统的加氢脱硫需要较高的温度、压力和昂贵的氢气,并且很难达到深度脱硫的效果,其应用被大大的限制。利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作为新型的、具有潜力的脱硫技术,成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很多催化剂在用于光催化脱硫时由于其禁带宽度普遍较高,需要高能量的紫外光,对太阳光的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光催化脱硫的技术问题,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把二苯并噻吩最大程度地转化成二苯并噻吩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钒掺杂的磷酸铋/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在凹凸棒(ATP)上负载钒掺杂的磷酸铋,复合材料的组成通式为:wBiP1-xVxO4/ATP,

式中w=10%~40%,x=0.4、0.5、0.6、0.7或0.8,

磷酸铋(BiPO4)是一种无毒、化学稳定并且具有高催化效率的一种半导体材料,然而其具有较高的禁带宽度(3.85eV)限制了太阳光的应用,而掺杂钒的磷酸铋的禁带宽度比磷酸铋窄,从而提高了对太阳光的响应范围;钒进入磷酸铋的晶格中取代部分磷形成固溶相BiP1-xVxO4,达到最大固溶时析出形成析出相BiVO4,固溶相BiP1-xVxO4与析出相BiVO4在凹凸棒的作用下还意外地形成了异质结,有效地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

此外,凹凸棒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可使活性组分负载均匀,在催化过程中与模拟汽油充分接触,并且粘土环境友好、价格低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钒掺杂的磷酸铋/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将磷酸二氢钠、硝酸铋、偏钒酸铵、凹凸棒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然后转移到微波水热釜中反应,离心、洗涤,烘干后即得钒掺杂的磷酸铋/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

其中,钒占钒与磷总摩尔数的40%~80%,钒掺杂的磷酸铋与凹凸棒的质量比为1~4:10,微波水热温度为120~180℃,水热时间为50~150mi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钒掺杂的磷酸铋/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即作为催化剂进行光催化脱硫。

附图说明

图1是凹凸棒(ATP)、BiPO4/ATP、各实施例制备的BiP1-xVxO4/ATP的XRD图;

图2是实施例1制备的BiP0.4V0.6O4/ATP的TEM图;

图3是实施例1制备的BiP0.4V0.6O4/ATP的HRTEM图;

图4是对比实施例1制备的BiP0.4V0.6O4/活性炭的HRTEM图;

图5是ATP、BiPO4/ATP、各实施例制备的BiP1-xVxO4/ATP的脱硫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0.4851g硝酸铋、0.0624g磷酸二氢钠、0.0702g偏钒酸铵、1g凹凸棒依次加入10ml去离子水中并超声搅拌充分,将所得分散液转移至微波水热反应釜中,160℃保温90min,离心,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之后,在80℃的烘箱中烘干,得到BiP1-xVxO4/ATP纳米复合材料(x=0.6)。

参照实施例1的工艺参数制备出未经掺杂的磷酸铋/凹凸棒复合材料,与上述所得复合材料的样品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的对比,具体如图1所示:上述所得样品在29.04°处出现了特征峰的偏移,说明钒掺杂进入到了磷的晶格中,且复合材料的XRD中还出现了凹凸棒的特征峰,说明已经成功负载到了凹凸棒上;并且在18.31°和30.67°处出现了两个新的特征峰为钒酸铋,说明钒进入磷酸铋的晶格中取代部分磷并且达到最大固溶,从而形成了析出相BiVO4,并且还可以看出,本申请中的析出相为纯的有效物质BiVO4,不存在V2O5、Bi2O3等可能被一同析出的杂质物,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上述所得样品的形貌,具体如图2所示,颗粒均匀地负载在凹凸棒上,与XRD结果一致;

上述所得样品中形成了异质结,如图3所示。

称取0.4031g二苯并噻吩溶解在500ml正辛烷中以制备200ppm的模拟油,在光催化反应装置中加入上述所得样品作为催化剂和上述模拟油(质量比1:1000),将两者充分混合后,暗吸附30min之后以300W的氙灯为模拟光源,滤去420nm以下的紫外光,确保仅有可见光存在,每隔半小时收集一次油品,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萃取上层清液,用紫外荧光定硫仪测定硫含量,脱硫率(%)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D=(1-Ct/C0)*100%

其中:C0为初始油品的硫含量,Ct为反应t时间后油品的硫含量,所得脱硫效果如图5,

BiP0.4V0.6O4/ATP的脱硫率达到了95%,对比纯凹凸棒10%和BiPO4/ATP复合材料18%的脱硫率有了明显提升。

对比实施例1

采用活性炭代替实施例1中的凹凸棒:

称取0.4851g硝酸铋、0.0624g磷酸二氢钠、0.0702g偏钒酸铵、1g活性炭依次加入10ml去离子水中并超声搅拌充分,将所得分散液转移至微波水热反应釜中,160℃保温90min,离心,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之后,在80℃的烘箱中烘干,得到BiP1-xVxO4/活性炭纳米复合材料(x=0.6)。

本对比实施例产物BiP0.4V0.6O4/活性炭的HRTEM图如附图4所示,可看出在活性炭的表面BiP1-xVxO4与BiVO4粒子呈离散态分布,并未形成界面紧密结合的异质结。

实施例2

称取0.4851g硝酸铋、0.0936g磷酸二氢钠、0.0486g偏钒酸铵、1g凹凸棒依次加入10ml去离子水中并超声搅拌充分,将所得分散液转移至微波水热反应釜中,160℃保温90min,离心,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之后,在80℃的烘箱中烘干,得到BiP1-xVxO4/ATP纳米复合材料(x=0.4)。后续检测如实施例1,所得脱硫率为90%。

实施例3

称取0.4851g硝酸铋、0.0780g磷酸二氢钠、0.0585g偏钒酸铵、1g凹凸棒依次加入10ml去离子水中并超声搅拌充分,将所得分散液转移至微波水热反应釜中,160℃保温90min,离心,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之后,在80℃的烘箱中烘干,得到BiP1-xVxO4/ATP纳米复合材料(x=0.5)。后续检测如实施例1,所得脱硫率为93.2%。

实施例4

称取0.4851g硝酸铋、0.0468g磷酸二氢钠、0.0819g偏钒酸铵、1g凹凸棒依次加入10ml去离子水中并超声搅拌充分,将所得分散液转移至微波水热反应釜中,160℃保温90min,离心,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之后,在80℃的烘箱中烘干,得到BiP1-xVxO4/ATP纳米复合材料(x=0.7)。后续检测如实施例1,所得脱硫率为94.3%。

实施例5

称取0.4851g硝酸铋、0.0312g磷酸二氢钠、0.0936g偏钒酸铵、1g凹凸棒依次加入10ml去离子水中并超声搅拌充分,将所得分散液转移至微波水热反应釜中,160℃保温90min,离心,经水和无水乙醇洗涤之后,在80℃的烘箱中烘干,得到BiP1-xVxO4/ATP纳米复合材料(x=0.8)。后续检测如实施例1,所得脱硫率为92.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