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脱氢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6818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多用途脱氢反应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脱氢反应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用途脱氢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进入并且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新型材料的诞生也少不了其反应、加工设备的重要作用。脱氢反应在很多材料加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苯乙烯为例,苯乙烯是用作树脂、塑料、高弹体的原料,而在苯乙烯的加工工艺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脱氢反应。目前脱氢反应都选择在脱氢反应器中进行。

目前市面上的脱氢反应器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且只能对一种状态的有机物进行进行脱氢,没能最大化利用反应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多用途脱氢反应装置,可以针对多种有机物进行脱氢,具有造价低廉,结构简单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多用途脱氢反应装置,包括顶盖1,所述的顶盖1中间设置有反应物入口2,所述的顶盖1下方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上封头16与下封头8,所述的上封头16与下封头8通过筒节5固连;筒节5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通孔17,上端的通孔17之间设置有丝网除沫器14,在丝网除沫器14上方设置有蒸汽输入管4;所述的通孔17与设置在丝网除沫器14上的升气管19相连通;筒节5下端之间设置有触媒床11,触媒床11通过触媒床支架7进行支撑;所述的下封头8底部设置有出口10。

所述的筒节5通过螺栓与上封头16和下封头8上均匀分布的螺孔相配合连接形成密封的腔体。

所述的筒节5内是吸水的填充物18。

所述的触媒床11上方放置有瓷小球12。

所述的上封头16外侧设置有起固定作用的筋板15,筒节5外侧设置有起固定作用的支座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用途广泛;可适用于多种方式的反应。

2、本发明可以同时满足气体和液体的脱氢反应,适用性强。

3.本发明结构紧凑,可靠性高。

4.本发明与传统脱氢反应器相比,推广面较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通孔17结构示意图。

图4为填充物18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如图1、图3所示:多用途脱氢反应装置,包括顶盖1,所述的顶盖1中间设置有反应物入口2,所述的顶盖1下方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上封头16与底部的下封头8,所述的上封头16与下封头8通过筒节5固连;筒节5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通孔17,上端的通孔17之间设置有丝网除沫器14,在丝网除沫器14上方设置有蒸汽输入管4;所述的通孔17与设置在丝网除沫器14上的升气管19相连通;筒节5下端之间设置有触媒床11,触媒床11通过触媒床支架7进行支撑;所述的下封头8底部设置有出口10。

所述的筒节5通过螺栓与上封头16和下封头8上均匀分布的螺孔相配合连接形成密封的腔体。

所述的上封头16外侧设置有起固定作用的筋板15,筒节5外侧设置有起固定作用的支座6;所述的顶盖1设置有孔3。

如图2所示:所述的触媒床11上方放置有瓷小球12。

如图4所示:所述的筒节5内是吸水的填充物18。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首先,待脱氢的气体从反应物入口2进入反应器后,与蒸汽输入管4输入的水蒸气充分混合,降低了反应物的分压,改善了化学平衡。当反应物与水蒸气的混合物向下进入丝网除沫器14后,丝网除沫器14将气液分离,液体进入筒节5,气体进入瓷小球12支撑着催化剂的反应区,发生脱氢反应后;脱氢反应后的生成物从出口10流出。

当反应物为液体时,因为液体反应物本身含水较多,只需要调小蒸汽输入管4输入的水蒸气。其他过程与气体反应过程完全相同。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多用途脱氢反应装置,包括顶盖,顶盖中间设置有反应物入口,顶盖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封头与底部的下封头,上封头与下封头通过筒节固连;筒节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通孔,上端的通孔之间设置有丝网除沫器,在丝网除沫器上方设置有蒸汽输入管;通孔与设置在丝网除沫器上的升气管相连通;筒节下端之间设置有触媒床;待脱氢的气体从反应物入口进入反应器后,与蒸汽输入管输入的水蒸气充分混合,降低了反应物的分压,当反应物与水蒸气的混合物向下进入丝网除沫器后,丝网除沫器将气液分离,液体进入筒节,气体进入瓷小球支撑着催化剂的反应区,脱氢反应后的生成物从出口流出;本发明具有造价低廉,结构简单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栾飞;吴頔华;冯晨光;仵伟博;李富康;魏引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4.25
技术公布日:2017.08.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