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装置及其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276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伺服装置及其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关于一种伺服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过滤装置的伺服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网络的兴盛,带动了许多信息家电产品的出现。所谓的“信息家电”(ia,informationappliances)是泛指具备通讯或因特网连接能力,及信息和娱乐等特定用途的装置。提供网络服务需架设网络服务器,而网络交换器为网络服务器中的主要元件之一。

由于网络交换器的传输速度快速、运作的温度高,因此网络交换器通常搭载大量的风扇来确保网络交换器的散热效果。风扇由网络交换器的进风口将外部气流带入,将气流吹向机器内部的发热元件后,再由出风口将气流带离。然而,为能确保进入网络交换器中的气流的质量,避免气流中的粉尘进入网络交换器而影响网络的传输速度。网络交换器在美国上市前适应相关规定必须经过网络设备构建系统(networkequipmentbuildingsystem,nebs)的检验。因此,如何避免空气中的粉尘进入网络交换器内部而影响网络交换器的传输速度,将会是研发人员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伺服装置,藉由挂设过滤装置达到过滤粉尘的效果,进而避免空气中的粉尘进入网络交换器内部而影响网络交换器的传输速度。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过滤装置,适用于装设于一电子装置的一机壳,包括一过滤架及一组装架。过滤架包括一架体及一滤网。滤网装设于架体。组装架包括一第一板件、一第二板件、一第三板架及多个卡合板件。第二板件与第三板件分别连接于第一板件的相对两侧而形成一容置槽。卡合板件连接于第二板件远离第一板件的一侧,并朝第三板件延伸而覆盖部分容置槽。其中,过滤架的一侧抵靠于第二板件并受卡合板件限位而位于第一板件与卡合板件之间。过滤架的另一侧抵靠于第三板件而令过滤架固定于容置槽,且卡合板件用以滑移地扣合于电子装置的机壳。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伺服装置,包括机柜、网络交换器、过滤装置及至少两个固定板件。机柜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柱及两个第一滑轨。两个第一滑轨设置于至少两个固定柱。网络交换器包括机壳、两个第二滑轨及电子组件。机壳包括前板、顶板及两个侧板。前板、顶板与两个侧板共同形成容置空间。电子组件位于容置空间。前板具有多个连接端以及多个入风口。顶板具有多个卡槽。两个第二滑轨分别设置于两个侧板,并且可抽拉地设置于机柜的两个第一滑轨。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架及组装架。过滤架包括架体及滤网。滤网装设于架体。组装架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三板件及多个卡合板件。第二板件与第三板件分别连接于第一板件的相对两侧而形成容置槽。卡合板件连接于第二板件远离第一板件的一侧,并朝第三板件延伸而覆盖部分容置槽。其中,过滤架的一侧抵靠于第二板件并受卡合板件限位而位于第一板件与卡合板件之间。过滤架的另一侧抵靠于第三板件而令过滤架固定于容置槽,且卡合板件可滑移地扣合于网络交换器的卡槽。每一固定板件包括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二固定部及一第三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与第三固定部分别连接于第一固定部的相对两侧。第一固定部固定于网络交换器的侧板。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机柜的固定柱。第三固定部固定于组装架。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伺服装置及其过滤装置,在网络交换器的入风口处加装过滤装置,以过滤进入网络交换器的气流,进而可避免空气中的粉尘进入网络交换器内部而影响网络交换器的传输速度。

此外,过滤装置的卡合板件以滑移扣合的方式装设于网络交换器的卡槽中,可提升过滤装置与网络交换器间的组装效率以及避免细长的过滤架因弯曲变形或倾斜而偏离网络交换器的入风口。如此一来,过滤装置将可确实地对网络交换器提供入尘防护。

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伺服装置及其过滤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伺服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伺服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过滤装置的组装过程中第一步骤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过滤装置的组装过程中第二步骤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伺服装置

10机柜

11固定柱

12第一滑轨

20网络交换器

21机壳

211前板

2111连接端

2112入风口

212顶板

2121卡槽

213侧板

214容置空间

22第二滑轨

23电子组件

30过滤装置

31过滤架

311架体

3111第一支架

31111第一通风口

3112第二支架

31121第二通风口

3113第三支架

31131第三通风口

312滤网

3121第一过滤段

3122第二过滤段

3123第三过滤段

313第一让位空间

32组装架

321第一板件

3211第二让位空间

3212进风口

322第二板件

323第三板件

324限位板件

325组装板件

326卡合板件

3261释放段

3262卡合段

327容置槽

40固定板件

41第一固定部

42第二固定部

421螺孔

43第三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伺服装置及其过滤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伺服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的伺服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一种伺服装置1包括一机柜10、一网络交换器20、一过滤装置30及两个固定板件40。

机柜10包括两个固定柱11及两个第一滑轨12。两个第一滑轨12设置于两个固定柱11。

网络交换器20包括一机壳21、两个第二滑轨22及一电子组件23。机壳21包括一前板211、一顶板212及两个侧板213。前板211、顶板212与两个侧板213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214。电子组件23位于容置空间214。前板211具有多个连接端2111以及多个入风口2112。顶板212具有多个卡槽2121。两个第二滑轨22分别设置于两个侧板213,并且可抽拉地设置于机柜10的两个第一滑轨12。

过滤装置30包括一过滤架31及一组装架32。过滤架31包括一架体311及一滤网312。

架体311包括一第一支架3111、一第二支架3112及一第三支架3113。第二支架3112与第三支架3113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架3111的相对两端,并朝同向延伸而形成一第一让位空间313。具体来说,架体311是由三个支架组成的一u字型架体,因而围绕形成一第一让位空间313。第一支架3111具有一第一通风口31111,第二支架3112具有一第二通风口31121,第三支架3113具有一第三通风口31131。第一通风口31111、第二通风口31121、第三通风口31131皆连通第一让位空间313。第三支架3113的第三通风口31131进一步连通网络交换器20的入风口2112。滤网312包括相连的一第一过滤段3121、一第二过滤段3122及一第三过滤段3123。第一过滤段3121、第二过滤段3122及第三过滤段3123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架3111、第二支架3112及第三支架3113。详细来说,每一支架具有一凹状结构,用以装设三个过滤段。

组装架32包括一第一板件321、一第二板件322、一第三板件323、两个限位板件324、两个组装板件325及三个卡合板件326。第一板件321具有自连接于第三板件323的一侧朝靠近第二板件322的方向延伸的一第二让位空间3211,且第二让位空间3211与第一让位空间313相通。第一板件321进一步具有一进风口3212。进风口3212连通第三支架3113的第三通风口31131。第二板件322与第三板件323分别连接于第一板件321的相对两侧,两个限位板件324连接于第一板件321的两侧并介于第二板件322及第三板件323之间,而使第一板件321、第二板件322、第三板件323以及两个限位板件324共同形成一容置槽327,并可用以将过滤架31限位于容置槽327中。三个卡合板件326连接于第二板件322远离第一板件321的一侧,并朝第三板件323延伸而覆盖部分容置槽327。每一卡合板件326包括相连的一释放段3261及一卡合段3262。两个组装板件325分别连接于两个限位板件324并朝容置槽327的相反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组装架32的三个卡合板件326分别连接于第二板件322的左中右三个位置。因此可确保过滤装置30能够平均受力的卡合于网络交换器20上,而不会产生倾斜或上翘的问题,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卡合板件326可以是其他数量。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过滤架31具有第一让位空间313以及组装架32具有第二让位空间3211,且两个让位空间313、3211的一侧皆未有架体阻挡形成有一缺口。因此,可藉由让位空间313、3211的缺口让过滤装置30直接由上往下挂设于网络交换器20上,以使网络交换器20上连接于连接端2111上的线材位于让位空间中而不会与过滤装置30干涉。反之,当需要拆卸过滤装置30时,也藉由让位空间313、3211的缺口让过滤装置30直接向上抽离网络交换器20。也就是说,过滤装置30与网络交换器20的安装与拆卸操作前无需先将插设于连接端2111的线材拔除,进而可提升过滤装置30的装卸效率。

每一固定板件40包括一第一固定部41、一第二固定部42及一第三固定部43。第二固定部42与第三固定部43分别连接于第一固定部41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一固定部41分别固定于网络交换器20的两个侧板213。每一第二固定部42具有两个螺孔421,且第二固定部42例如以螺丝锁附于机柜10的固定柱11。第三固定部43固定于组装板件325。第三固定部43于第二固定部42的投影与第二固定部42的两个螺孔421不重叠。因此,可使第二固定部42的螺孔421不会受第三固定部43遮蔽而影响锁附的操作。

接着,进一步说明过滤装置30的组装方式。请参阅图4及图5,图4为图1中的过滤装置的组装过程中第一步骤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1中的过滤装置的组装过程第二步骤的立体示意图。首先,将装设滤网312的过滤架31的第一支架3111置于容置槽327并斜靠于第二板件322,使第一支架3111受第一板件321与卡合板件326限位而位于第一板件321与卡合板件326之间。接着,再将过滤架31的第二支架3112及第三支架3113置入容置槽327,并通过第三板件323与第二支架3112及第三支架3113相干涉而令过滤架31暂卡合于容置槽327中。如此一来,便完成了过滤装置30的组装。

接着,说明过滤装置30装设于网络交换器20的操作流程。请接续参考图1至图3。根据前述内容,由于过滤架31已暂卡合于组装架32的容置槽327中,因此在过滤装置30与网络交换器20组装的过程中,过滤架31不会由组装架32中掉出而影响操作。首先,将每一卡合板件326分别对准网络交换器20的每一卡槽2121,以令卡合板件326可沿释放段3261的延伸方向推入卡槽2121。在卡合板件326完全进入卡槽2121后,将过滤装置30沿卡合段3262的延伸方向推移,以令卡合段3262可受网络交换器20的顶板212卡合,并使过滤装置30的进风口3212可对齐网络交换器20的入风口2112。接着,将过滤装置30的左右两个组装板件325例如通过手转螺丝分别锁合于固定板件40的左右第三固定部43上。如此,便可完成过滤装置30与网络交换器20组装。当过滤装置30装设于网络交换器20时,在外部气流受引导被吸入网络交换器20前,气流会先由过滤装置30的进风口3212进入第三通风口31131,再由第三通风口31131经过滤网312,接着才由入风口2112进入网络交换器20中。如此一来,可使气流在进入网络交换器20前先受过滤装置30的过滤,而可降低气流中所挟带的粉尘比例。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件40与网络交换器20、过滤装置30以及机柜10皆是以螺丝锁合于螺孔的方式组装,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以上三者也可例如通过卡扣等方式固定。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伺服装置及其过滤装置,在网络交换器的入风口处加装过滤装置,以过滤进入网络交换器的气流,进而可避免空气中的粉尘进入网络交换器内部而影响网络交换器的传输速度。

此外,过滤装置的卡合板件以滑移扣合的方式装设于网络交换器的卡槽中,可提升过滤装置与网络交换器间的组装效率以及避免细长的过滤架因弯曲变形或倾斜而偏离网络交换器的入风口。如此一来,过滤装置将可确实地对网络交换器提供入尘防护。

再者,由于让位空间的一侧皆未有架体阻挡而形成有一缺口。因此,可藉由让位空间的缺口让过滤装置直接由上往下挂设于网络交换器上,或是让过滤装置直接向上抽离网络交换器。也就是说,过滤装置与网络交换器的安装与拆卸操作前无需先将插设于连接端的线材拔除,进而可提升过滤装置的装卸效率。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