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料嘴、上料料斗和配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759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吸料嘴、上料料斗和配肥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料输送
技术领域
,具体地,涉及一种吸料嘴,一种上料料斗和一种配肥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配肥机的上料系统和出料系统通过管路输送固态化肥原料,按标准比例进行混合、搅拌等加工工艺,生产出颗粒混合化肥成品。固态化肥原料一般为粒径在2-5mm的颗粒状物料,掺杂一定量的粉状物料。配肥机管路与风机相连通,风机作为动力部件,在管路内产生负压进而在管路内输送颗粒状化肥原料,例如氮、磷、钾、有机肥等。上料与出料过程占生产时间的比重大,上料系统与出料系统的输送效率对配肥机的化肥生产效率的影响至为重要。现有技术的一种配肥机中,下料斗内装有颗粒状物料,下料斗下方出口与管路的一端相连接,管路的另一端与上料斗相连接,管路与风机相连通。这样,风机启动后,管路内产生负压,上料系统外界的空气通过压差将下料斗内的物料带入管路中。然而下料斗内的物料通常较多,空气需穿过层层物料到达底端将物料带入管路中。特别是对于硫酸钾等颗粒状化肥原料,往往掺杂有大量粉尘,其颗粒间隙小,空气很难穿过物料到达底端弯管处,不能稳定地将物料输送进管路中,观察管路内可以看到物料在管路内呈团状悬浮或物料贴着管壁输送,严重影响物料的输送速度。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料嘴,该吸料嘴能够实现容料腔底部的物料与空气形成良好的气料比,使得物料能够被气体有效地带动以顺畅地抽吸物料,提升吸料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料嘴,该吸料嘴包括具有吸料通道的吸料管,所述吸料通道的一端为用于伸入到待吸物料内的物料吸入口,另一端为用于位于待吸物料外部的物料排出口,其中,所述吸料嘴包括有补气通道,所述补气通道的一端为用于位于待吸物料外部的进气口,所述补气通道的另一端为用于伸入到待吸物料内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吸料通道的外部,所述出气口靠近所述物料吸入口布置并与所述物料吸入口保持间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补气通道的一端为用于位于待吸物料外部的进气口,补气通道的另一端为用于伸入到待吸物料内的出气口,并且出气口位于吸料通道的外部,出气口靠近物料吸入口布置并与物料吸入口保持间隔,这样,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将吸料嘴伸入到上料斗内,然后将物料倒入到上料斗内并覆盖住物料吸入口和出气口,启动外部风机,外部风机将使得吸料管内形成持续的负压,物料从物料吸入口内被吸入到吸料管内,同时,空气从补气通道的进气口进入,并从出气口进入到物料吸入口周围的物料中,此时,由于吸料管内的负压效果,出气口和物料吸入口之间将形成朝向物料吸入口流动的涡流,这种涡流将使得物料吸入口周围的物料大致处于一种朝向物料吸入口的浮起状态而不会堵塞出气口,进一步使得物料吸入口周围的物料与空气形成一定的气料比,以使得物料更易于进入到吸料管内,从而达到不会堵塞并快速输送物料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沿着所述吸料管的周向方向延伸。进一步地,在所述吸料管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出气口和所述物料吸入口之间的轴向距离能够调整。进一步地,所述吸料嘴包括形成有所述补气通道的补气管,所述补气管通过连接部轴向平行地连接于所述吸料管。更进一步地,所述补气管套设在所述吸料管的外部并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其中,所述补气管和所述吸料管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补气通道。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多个并沿着所述吸料管的周向方向间隔均布,所述补气管和所述吸料管的中心轴线重合,以在所述补气管和所述吸料管之间形成环形的所述补气通道。另外,所述连接部设置为能够释放以允许所述补气管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吸料管移动以调整位置;和/或,所述连接部为锁紧螺纹件,所述锁紧螺纹件与所述补气管的管壁上的螺纹孔配合并且前端顶压在所述吸料管上。更进一步地,所述补气管的内径为108mm至203mm,所述吸料管外径为50mm至100mm所述出气口和所述物料吸入口之间的轴向间隔为20mm至100mm。优选地,所述补气管的内径为110mm、或者120mm至150mm,所述吸料管外径为76mm,所述出气口和所述物料吸入口之间的轴向间隔为40mm。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上料料斗,该上料料斗包括具有容料腔的料斗体和以上任意所述的吸料嘴,其中,所述吸料嘴通过支撑件连接于所述料斗体并且所述吸料管伸入到所述容料腔内,其中,所述物料吸入口和所述容料腔的底面之间保持吸料间隔。这样,如上所述的,实际使用中,将物料倒入到容料腔内并覆盖住物料吸入口和出气口,启动外部风机,外部风机将使得吸料管内形成持续的负压,物料从物料吸入口内被吸入到吸料管内,同时,空气从补气通道的进气口进入,并从出气口进入到物料吸入口周围的物料中,此时,由于吸料管内的负压效果,出气口和物料吸入口之间将形成朝向物料吸入口流动的涡流,这种涡流将使得物料吸入口周围的物料大致处于一种朝向物料吸入口的浮起状态而不会堵塞出气口,进一步使得物料吸入口周围的物料与空气形成一定的气料比,以使得物料更易于进入到吸料管内,从而达到不会堵塞并快速输送物料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物料吸入口和所述容料腔的底面之间的吸料间隔能够调整;和/或,所述容料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腔,其中,所述吸料管伸入到锥形腔的底部,并且所述物料吸入口和锥形腔的内表面保持吸料间隔。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配肥机,该配肥机包括储料仓、风机和以上任意所述的上料料斗,其中,所述吸料管的所述物料排出口通过风管与所述储料仓连通,所述风机用于使所述吸料管内形成吸料负压。这样,如上所述的,实际使用中,将物料倒入到容料腔内并覆盖住物料吸入口和出气口,启动风机,风机将使得吸料管内形成持续的负压,物料从物料吸入口内被吸入到吸料管内,同时,空气从补气通道的进气口进入,并从出气口进入到物料吸入口周围的物料中,此时,由于吸料管内的负压效果,出气口和物料吸入口之间将形成朝向物料吸入口流动的涡流,这种涡流将使得物料吸入口周围的物料大致处于一种朝向物料吸入口的浮起状态而不会堵塞出气口,进一步使得物料吸入口周围的物料与空气形成一定的气料比,以使得物料更易于进入到吸料管内,从而达到不会堵塞并快速输送物料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吸料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上料料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具体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配肥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吸料通道,2-吸料管,3-物料吸入口,4-物料排出口,5-补气通道,6-进气口,7-出气口,8-补气管,9-锁紧螺纹件,10-容料腔,11-料斗体,12-吸料嘴,13-支撑件,14-上料料斗,15-吸料间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吸料嘴12,当然,需要理解的是,吸料嘴12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于图1所示的这种结构。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本发明提供的吸料嘴12包括具有吸料通道1的吸料管2,吸料通道1的一端为用于伸入到待吸物料内的物料吸入口3,另一端为用于位于待吸物料外部的物料排出口4,其中,吸料嘴包括有补气通道5(在此需要说明,吸料嘴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形成补气通道5,将在下文详细说明几种形式),补气通道5的一端为用于位于待吸物料外部的进气口6,补气通道5的另一端为用于伸入到待吸物料内的出气口7,出气口7位于吸料通道1的外部,出气口7靠近物料吸入口3布置并与物料吸入口3保持间隔。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补气通道5的一端为用于位于待吸物料外部的进气口6,补气通道5的另一端为用于伸入到待吸物料内的出气口7,并且出气口7位于吸料通道1的外部,出气口7靠近物料吸入口3布置并与物料吸入口3保持间隔,这样,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将吸料嘴12伸入到上料斗内,然后将物料倒入到上料斗内并覆盖住物料吸入口3和出气口7,启动外部风机,外部风机将使得吸料管2内形成持续的负压,物料从物料吸入口3内被吸入到吸料管2内,同时,空气从补气通道5的进气口6进入,并从出气口7进入到物料吸入口3附近比如周围的物料中,此时,由于吸料管2内的负压效果,出气口7和物料吸入口3之间将形成朝向物料吸入口3流动的涡流,这种涡流将使得物料吸入口3周围的物料大致处于一种朝向物料吸入口3的浮起状态而不会堵塞出气口7,进一步使得物料吸入口3周围的物料与空气形成一定的气料比,以使得物料更易于进入到吸料管2内,从而达到不会堵塞并快速输送物料的目的。当然,如上所述的,吸料嘴12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形成补气通道5。比如,一种结构形式中,可以提供一个或者多个补气管,一个或多个补气管可以设置比如捆绑或者卡接在吸料管2的外部,这样,一个或多个补气管可以在吸料的同时向物料吸入口3周围的物料补气,以使得物料吸入口3周围的物料大致处于一种朝向物料吸入口3的浮起状态而不会堵塞出气口7,其中,一个或多个补气管可以为圆管,也可以是截面形状为弧形的弧形管;或者,另一种结构形式中,吸料管2的一部分管壁形成有加厚部,该加厚部内形成有轴向延伸的通道,通道的两端端口分别形成在加厚部的两端端面上,这样,可以利用吸料管2自身的壁来形成这样的补气通道5,该通道可以为弧形形状。或者,再一种结构形式中,吸料管2的外部套装有下文所述的补气管8,这种结构将在下文进一步详细说明。另外,不论采用哪种结构形式形成的补气通道5,补气通道5可以具有多种截面形状,比如,可以为圆形,或者,如图1和2中所示的,出气口7沿着吸料管2的周向方向延伸,以形成弧形通道,或者环形通道。这样,由于出气口7周向方向延伸,从而可以在物料吸入口3周围形成至少弧形,优选地形成环形的出气口7,使得出气口7和物料吸入口3之间形成朝向物料吸入口3流动的立体涡流,这种立体涡流更易于物料吸入口3周围的物料被吸入到吸料通道1内。另外,为了适用于输送不同的料体,优选地,在吸料管2的轴向方向上,出气口7和物料吸入口3之间的轴向距离能够调整,比如,在调整到所需距离后,可以使得不同的料体比如颗粒尿素、磷肥、钾肥、有机质的上料速度满足实际上料需求,这样,通过这种距离的调整,可以使得补气通道满足不同料体输送的要求。当然,如上所述的,在形成补气通道5的一种结构形式中,吸料嘴12包括形成有补气通道5的补气管8,补气管8通过连接部轴向平行地连接于吸料管2。这样,补气管8向物料吸入口3附近的物料补气,当然,补气管8可以为一个,或者可以为多个,并周向间隔布置。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的,补气管8套设在吸料管2的外部并通过连接部连接,其中,补气管8和吸料管2之间的空间形成补气通道5。这样,补气管8和吸料管2之间的空间将形成较大的补气通道5,使得物料吸入口3周围的物料能够在气流的作用下处于一种朝向物料吸入口3流动的浮起状态。当然,补气管8的一部分内表面和吸料管2的外表面可以接触,以在两者之间形成超过180°的弧形的补气通道5;或者,优选地,连接部为多个并沿着吸料管2的周向方向间隔均布,补气管8和吸料管2的中心轴线重合,以在补气管8和吸料管2之间形成环形的补气通道5。这样,环形的补气通道5将在物料吸入口3的四周补气,使得物料吸入口3周围的物料能够在气流的作用下处于一种朝向物料吸入口3流动的浮起状态。比如,一种实施例中,补气管8的内径d可以为108-203mm,优选地为110mm或者为120-150mm,而吸料管2外径d可以为50-100mm,优选地为76mm,而出气口7和物料吸入口3之间的轴向间隔可以为20-100mm,优选地为40mm。当然,具体数值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其他数值。以下根据实验测定以选取最优尺寸。其中,d表示补气管8的直径,d表示吸料管2的直径,h表示出气口7和物料吸入口3之间的轴向间隔。以50千克颗粒状尿素物料作为测试原料,得到如下实验数据如下表1至5所示:表1表2表3表4表5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得出管径最优搭配如下表6所示:项目尺寸(mm)d100d76h4050kg颗粒尿素上料时间17s表6另外,连接部可以为支撑肋条,或者连接部设置为能够释放以允许补气管8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吸料管2移动以调整位置,比如连接部可以为卡扣,这样,补气管8可以相对于吸料管2在轴向方向上调整位置,从而调整出气口7和物料吸入口3之间的间隔。和/或,可选择地,连接部为锁紧螺纹件9,如图1所示的,锁紧螺纹件9与补气管8的管壁上的螺纹孔配合并且前端顶压在吸料管2上。这样,拧紧或松开锁紧螺纹件9,即可调整补气管8的位置。当然,锁紧螺纹件9的个数可以为多个,比如如图1中所示的,可以为8个,并且每四个在圆周方向间隔布置。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上料料斗,该上料料斗包括具有容料腔10的料斗体11和以上任意所述的吸料嘴12,其中,吸料嘴12通过支撑件13连接于料斗体11并且吸料管2伸入到容料腔10内,其中,物料吸入口3和容料腔10的底面之间保持吸料间隔,该吸料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比如可以为20-40mm,优选地为30mm。这样,如上所述的,实际使用中,将物料倒入到容料腔10内并覆盖住物料吸入口3和出气口7,启动外部风机,外部风机将使得吸料管2内形成持续的负压,物料从物料吸入口3内被吸入到吸料管2内,同时,空气从补气通道5的进气口6进入,并从出气口7进入到物料吸入口3附近比如周围的物料中,此时,由于吸料管2内的负压效果,出气口7和物料吸入口3之间将形成朝向物料吸入口3流动的涡流,这种涡流将使得物料吸入口3周围的物料大致处于一种朝向物料吸入口3的浮起状态而不会堵塞出气口7,进一步使得物料吸入口3周围的物料与空气形成一定的气料比,以使得物料更易于进入到吸料管2内,从而达到不会堵塞并快速输送物料的目的。进一步地,物料吸入口3和容料腔10的底面之间的吸料间隔能够调整,这样,可以根据物料的量相应地调整吸料间隔,以更好地吸料;和/或,容料腔10为上大下小的锥形腔,其中,吸料管2伸入到锥形腔的底部,并且物料吸入口3和锥形腔的内表面保持吸料间隔,这样,随着吸料的进行,容料腔10内的物料将顺着锥形腔的表面自动落入到容料腔的底部。最后,本发明提供一种配肥机,如图4所示的,该配肥机包括储料仓、风机和以上任意所述的上料料斗14,其中,吸料管2的物料排出口4通过风管与储料仓连通,风机用于使吸料管2内形成吸料负压。这样,如上所述的,实际使用中,将物料倒入到容料腔内并覆盖住物料吸入口和出气口,启动风机,风机将使得吸料管内形成持续的负压,物料从物料吸入口内被吸入到吸料管内,同时,空气从补气通道的进气口进入,并从出气口进入到物料吸入口周围的物料中,此时,由于吸料管内的负压效果,出气口和物料吸入口之间将形成朝向物料吸入口流动的涡流,这种涡流将使得物料吸入口周围的物料大致处于一种朝向物料吸入口的浮起状态而不会堵塞出气口,进一步使得物料吸入口周围的物料与空气形成一定的气料比,以使得物料更易于进入到吸料管内,从而达到不会堵塞并快速输送物料的目的。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