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撞击凝并器及内外旋流撞击凝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6060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流撞击凝并器及内外旋流撞击凝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流撞击凝并器,具体涉及一种旋流撞击凝并器及内外旋流撞击凝并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空塔喷淋技术,烟气从塔底与自下而上喷淋的浆液接触,因烟气和浆液接触不充分导致脱硫效率偏低;而塔内其他传质构件如托盘、塔内传质管束,虽然提高了浆液和烟气的接触反应时间,但是烟气在这些传质构件中都是直进直出,传质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气液传质装置,进一步提高脱硫传质能力,改善烟气在塔内的场流分布,延长烟气在塔内停留时间,加强烟气和浆液的传质过程;同时该装置还能加强细微颗粒物及粉尘的脱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传质、高效脱除细微颗粒物功能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旋流撞击凝并器,外筒体内设有同心的中筒体,中筒体内设有同心的内筒体;所述外筒体和中筒体之间设有若干倾斜的直叶片,中筒体和内筒体之间设有若干螺旋叶片;所述外筒体、中筒体的两端开口,内筒体的两端封闭。

上述直叶片和螺旋叶片的导流方向相反。

上述外筒体的上端设有缩口加速器。

进一步的,上述缩口加速器的锥角为40-65度。

上述直叶片的倾角为18-60度,数量为10-60片。

上述螺旋叶片的2-4个。

一种内外旋流撞击凝并装置,若干上述的一种旋流撞击凝并器设置在板体上,贯通板体两侧。

上述板体的上表面与外筒体的顶端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流撞击凝并器及内外旋流撞击凝并装置,通过直叶片和螺旋叶片分别导流烟气,使得烟气旋向相反的流动,烟气向上经过加速器缩口时,烟气中的细微颗粒物产生凝并,汇聚成大的雾滴,得以在后续的除雾器中高效脱除;同时烟气产生旋向相反的运动后,烟气及烟气中的液滴表面不断更新,加强了脱硫的传质效果,提高了脱硫效率,因此该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2、提高了脱硫效率,可以减少系统液气比,降低能耗。

3、脱硫系统变负荷运行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节省系统运行能耗,提高传质效率,尤其适用烟气在脱硫、脱氨、脱硝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流撞击凝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外旋流撞击凝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外筒体,2、加速器,3、中筒体,4、内筒体,5、螺旋叶片,6、直叶片、7、板体,8、旋流撞击凝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一种旋流撞击凝并器8,由同轴的外筒体1、中筒体3和内筒体4组成,外筒体1和中筒体3之间均匀设置了40片倾角为45度的直叶片6,中筒体3和内筒体4之间设有3个螺旋叶片5;直叶片6和螺旋叶片5的导流方向相反;外筒体1、中筒体3的两端开口,内筒体4的两端封闭。

外筒体1的上端设有锥角为45度的加速器2。

一种内外旋流撞击凝并装置,由若干旋流撞击凝并器8均匀设置在板体7上,贯通板体7两侧;板体7的上表面与外筒体1的顶端齐平。

实际使用时,直叶片6的数量和倾角、螺旋叶片5的数量、缩口加速器2的锥角根据所需的传质效率确定。

使用时,为提高传质效果,可将相邻的两个旋流凝并单元形成的烟气旋向设置为相反导流方向。

将内外旋流撞击凝并装置设置在塔内,板体7边缘与塔内壁密封焊接,烟气自塔底向上流动,同时穿过直叶片6和螺旋叶片5,由于两种叶片的旋向相反,烟气穿过叶片时会产生不同的旋转方向,当两种不同旋向的烟气继续向上流过加速器2时,加速器的缩口作用加强了两股气流的旋流撞击凝并效果,使得烟气脱硫除尘效果得以进一步提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