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汽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7011阅读:8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水分离器,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汽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汽水分离器均采用折流板、螺旋等方式,凭借阻挡作用或力作用去除蒸汽中的水滴、水雾等。但因结构设计简单,分离效率不高,而且凝水汇集不彻底,容易造成二次携带,无法实现高纯度干燥蒸汽的制备。而且由于结构的限制,一般设备需要直径较大,现场安装不方便,造成了场地浪费。特别对于高压蒸汽系统,因直径较大,必然用材料多,造成更大的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压汽水分离器,包括壳体、汽水混合物进口、出汽口、出水口、水分分离板、固体过滤筛、水滴捕捉挡板、液位计上接口、液位计下接口、锥形板、多孔板;所述出汽口设置在壳体的顶部;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壳体的底部;所述汽水混合物进口设置在壳体的中上部,且沿壳体切线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水分分离板、固体过滤筛、水滴捕捉挡板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壳体的上部;所述液位计上接口、液位计下接口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上部和下部;所述锥形板、多孔板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蒸汽分离效率高,充分解决了蒸汽高压、高湿的汽水分离难题,为后续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高压汽水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为壳体、2为汽水混合物进口、3为出汽口、4为出水口、51为水分分离板、52为固体过滤筛、53为水滴捕捉挡板、61为液位计上接口、62为液位计下接口、7为锥形板、8为多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压汽水分离器,包括壳体1、汽水混合物进口2、出汽口3、出水口4、水分分离板51、固体过滤筛52、水滴捕捉挡板53、液位计上接口61、液位计下接口62、锥形板7、多孔板8;所述出汽口3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出水口4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所述汽水混合物进口2设置在壳体1的中上部,且沿壳体切线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水分分离板51、固体过滤筛52、水滴捕捉挡板53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壳体1的上部;所述液位计上接口61、液位计下接口62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上部和下部;所述锥形板7、多孔板8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

汽水混合物沿汽水混合物进口2与壳体1呈切线方向且倾斜向下进入壳体1内,通过4、水分分离板51、固体过滤筛52、水滴捕捉挡板53进行过滤,再锥形板7、多孔板8进行最终分离,最终达到汽水分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蒸汽分离效率高,充分解决了蒸汽高压、高湿的汽水分离难题,为后续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