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脱硝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2608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工业生产产生的烟气进行处理的系统,尤其是一种脱硫脱硝吸收塔。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许多传统行业增长放缓,而节能环保产业等发展速度却不减反增。2016年12月25日,《环保税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获表决通过,我国将于2018年1月1日起开征环保税。高税额将将倒逼企业更加主动地去寻找办法减排污染物。

《环保税法》的征税对象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以及噪声。在以煤或石油为燃料的锅炉或火力发电以及钢铁冶炼领域,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大量烟道气必须要进行有效的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烟气中夹带的S0X、NOX、HCl和HF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酸雨的产生,保护环境。

现有的脱硫脱硝吸收塔是脱硫脱硝一体化塔,主要是采用臭氧作为氧化剂来处理夹带有害物质的烟气。烟气中的NOX主要成分是NO(占95%)。NO难溶于水,而高价态的NO2、N2O5等的溶解能力大大增强,可溶于水生成HNO2和HNO3,从而可与S0X(主要是SO2)同时吸收转化为溶于水的物质,达到同时脱硫脱硝的目的。臭氧可以快速有效地将NO氧化到高价态。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臭氧与烟气的有效接触,以及臭氧的有效分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臭氧与烟气的有效接触,以及保证臭氧的有效分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硫脱硝吸收塔,包括烟道,该烟道包括立式多管臭氧混合器;立式多管臭氧混合器内设置有玻璃钢旋流子;烟气与臭氧通过玻璃钢旋流子在立式多管臭氧混合器内进行混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臭氧输送管和臭氧分配列管;臭氧分配列管设置在臭氧输送管上,且位于烟道内;臭氧依次通过臭氧输送管和臭氧分配列管进入烟道内。

进一步地,烟道还包括烟气入口、逆流接触混合段;逆流接触混合段为烟道从臭氧分配列管到烟气入口间的区段;烟气与臭氧在逆流接触混合段相遇并前往立式多管臭氧混合器。

进一步地,烟道还包括中间段;中间段的一端与逆流接触混合段连接,另一端与立式多管臭氧混合器的入口连接。

进一步地,烟道还包括混合烟气进口;混合烟气进口与立式多管臭氧混合器的出口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喷淋层;从混合烟气进口流入的混合烟气经喷淋层的喷淋,被脱硫脱硝。

进一步地,喷淋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排列的第一层喷淋层、第二层喷淋层、第三层喷淋层和第四层喷淋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增效塔盘;增效塔盘设置在喷淋层下方;从混合烟气进口流入的混合烟气经增效塔盘后到达喷淋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级除雾器;一级除雾器设置在喷淋层上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直排烟囱;直排烟囱位于脱硫脱硝吸收塔的顶部。

进一步地,臭氧输送管道、臭氧分配列管、立式多管臭氧混合器、玻璃钢旋流子均采用玻璃钢为材料。

增效塔盘、喷淋层、一级除雾器均位于脱硫脱硝吸收塔的主体塔身内,经立式多管臭氧混合器混合的烟气与臭氧通过混合烟气进口进入脱硫脱硝吸收塔的主体塔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玻璃钢旋流子在立式多管臭氧混合器上的应用,使臭氧混合更彻底。

2、逆流接触混合段和臭氧分配列管的设计,有利于烟气与臭氧的充分接触。

3、多层喷淋层有利于将被臭氧氧化为高价的N,以及S充分转化为溶于水的物质。

4、一级除雾器,有利于去除喷淋层喷淋过程中产生的水雾,使其形成液体往下流,而不是往上升,使得S0X、NOX、HCl和HF等有害物质尽可能的转化为溶解于水的物质向下走,而不随气体向上升,从而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5、顶层的直排烟囱,可将经过脱硫脱硝处理后的烟气排出塔外。

6、由于臭氧输送管道、臭氧分配列管、立式多管臭氧混合器、玻璃钢旋流子在烟气管道内部,故材质选择增强耐腐蚀玻璃钢为材料,使用寿命长,投资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为保证脱硝氧化用臭氧分配均匀提升脱硝效率,采用玻璃钢旋流子应用在立式多管臭氧混合器上,这样使臭氧在进入脱硫脱硝吸收塔的主体前能与烟气均匀混合,对烟气的氧化更完全,从而更节约臭氧用量,和达到更好的脱硫脱氨效果。将现有的脱硫脱硝吸收塔脱硝效率提高,达到环保超低排放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脱硫脱硝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脱离脱硝吸收塔包括烟道5、臭氧输送管4、臭氧分配列管3、增效塔盘10、喷淋层、一级除雾器15和直排烟囱16。

烟道5包括依次连接的烟气入口1、逆流接触混合段2、中间段6、立式多管臭氧混合器7和混合烟气进口9。臭氧分配列管3设置在臭氧输送管4上,同时臭氧分配列管3也位于烟道5内。臭氧分配列管3与烟气入口1之间的烟道区段即为逆流接触混合段2。立式多管臭氧混合器7和混合烟气进口9之间的烟道区段与水平面呈夹角a,立式多管臭氧混合器7在混合烟气进口9的水平面之上。在本实施例中,夹角a的角度为15°,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15°,可以是其他数值。

立式多管臭氧混合器7设置有玻璃钢旋流子8。

喷淋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排列的第一层喷淋层11、第二层喷淋层12、第三层喷淋层13和第四层喷淋层14。增效塔盘10、喷淋层、一级除雾器15和直排烟囱16从下到上依次排列,直排烟囱16设置在脱硫脱硝吸收塔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直排烟囱16的直径为2500毫米,直排烟囱16的壁厚是6毫米;塔体的直径是4600毫米。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2500毫米、6毫米和4600毫米,可以是其他数值。

增效塔盘10、喷淋层、一级除雾器15均位于脱硫脱硝吸收塔的主体塔身内,经立式多管臭氧混合器7混合的烟气与臭氧通过混合烟气进口9进入脱硫脱硝吸收塔的主体塔身。

工作时,臭氧从臭氧输送管4进入臭氧分配列管3进行分配后进入烟道5;由锅炉或者窑炉产生的烟气经烟气入口1进入烟道5,在逆流接触混合段2与臭氧相遇并共同流经中间段6进入立式多管臭氧混合器7。臭氧与烟气经玻璃钢旋流子8作用后,在立式多管臭氧混合器7得到充分混合,并经混合烟气进口9进入塔体。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效应将烟气中的NOX氧化为高价态的NO2、N2O5等,臭氧被还原为氧气。同时,烟气与臭氧在塔体内不断往上升,依次经过增效塔盘10、第一层喷淋层11、第二层喷淋层12、第三层喷淋层13、第四层喷淋层14和一级除雾器15进行处理,最后从直排烟囱16排出塔体。在这过程中,从喷淋层喷淋的液体使得烟气中的硫、硝等有害物质转化为能溶解于液体(一般是水或者碱性溶液)的物质,向下流动,达到脱硫脱硝的目的。一级除雾器15能够帮助雾化的水汽结成水滴,向下流动,使得脱硫脱硝效果增强。经过脱硫脱硝后的气体向上升,从直排烟囱16被排出脱硫脱硝吸收塔(如图1中竖直向上的箭头所指)。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