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添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9785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树脂添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板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脂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也称玻璃钢,是一种品种繁多,用途广泛的复合材料。它是由合成树脂和玻璃纤维经复合工艺制作而成的一种功能型的新型材料。玻璃钢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及电绝缘性能好、传热慢、热绝缘性好、耐瞬时超高温性能好、容易着色等优良特性。此外,玻璃钢还具有产品设计自由度大、产品使用适应性广等特点。近年来,玻璃钢从最初的军用材料逐步发展到经济社会的各个应用领域。

在玻璃钢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树脂喷淋到薄膜上。在树脂到达薄膜前,需要将不同种类的树脂相混合或在树脂中添加一些添加剂并将它们搅拌均匀。传统的生产方式下混料和送料等各工序之间不连续,从而使生产工序变得繁杂,降低了生产效率。且现有技术中在混料过程中,当配料桶中的物料很少时,不能相应的调整搅拌装置相对于配料桶的位置,导致混料不够均匀,从而影响后期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脂添加装置,其能将树脂添加过程中的加料、混料和送料等各工序以一种结构简单且合理的方式连成一体,且能实现自动加料、自动混料和自动送料,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且混料均匀,能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树脂添加装置,包括原料供应装置、与所述原料供应装置相连的配料桶、一端伸入所述配料桶中并用以对所述配料桶中的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与所述搅拌装置的另一端相连的驱动装置、以及用以将混合均匀的物料传送至工作台表面的物料输送装置,所述树脂添加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配料桶下方用以调节所述配料桶高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座、设于固定座上的纵向立柱、调节螺柱、以及一端与所述立柱可转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螺柱螺纹连接的连接件,所述配料桶的底部外侧设有纵向延伸的连接槽,所述调节螺柱设于所述配料桶底部并通过与所述连接槽相连支撑所述配料桶。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柱位于所述连接件下方的端部设有调节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包括相互平行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立柱设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之间,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以及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板两侧并沿纵向具有相同长度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为中空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为带有内螺纹的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立柱上,所述调节螺柱穿过所述第二套筒并与所述配料桶底部的所述连接槽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供应装置包括与所述配料桶通过第一进料管相连并用以向所述配料桶中输入树脂的原料桶、以及与所述第一进料管通过第二进料管相连并用以向所述第一进料管中的树脂输入添加剂的添加剂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料管和所述第二进料管上均设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供应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配料桶相连的备用进料管。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一端伸入所述配料桶、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配料桶内的端部可拆卸的固定套设有搅拌叶轮。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轮的圆周边缘设有复数片搅拌叶片,各个所述搅拌叶片的延伸方向各异。

进一步的,所述物料输送装置为呈U型的导料槽,所述导料槽的入料端与所述配料桶的出料口相连,其另一端设于所述工作台上部的分料漏斗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分料漏斗的底部设有密布的网孔。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能将树脂添加过程中的加料、混料和送料等各工序以一种结构简单且合理的方式连成一体,实现自动加料、自动混料和自动送料,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且通过设置调节装置可以根据配料桶中物料的量方便快捷的调节配料桶的高度,从而使物料的搅拌更加均匀,能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树脂添加装置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树脂添加装置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配料桶;2、驱动装置;3、工作台;4、调节装置;41、固定座;411、上固定板;412、下固定板;42、立柱;43、调节螺柱;44、连接件;441、连接板;442、第一套筒;443、第二套筒;45、连接槽;46、调节手柄;5、第一进料管;6、第二进料管;7、单向阀;8、备用进料管;9、基座;10、安装板;11、盖板;12、搅拌杆;13、搅拌叶轮;14、搅拌叶片;15、导料槽;16、分料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树脂添加装置,包括原料供应装置、与所述原料供应装置相连的配料桶1、一端伸入所述配料桶1中并用以对所述配料桶1中的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与所述搅拌装置的另一端相连的驱动装置2、用以将混合均匀的物料传送至工作台3表面的物料输送装置、以及设于所述配料桶1下方用以调节所述配料桶1高度的调节装置4。

所述原料供应装置包括与所述配料桶1通过第一进料管5相连并用以向所述配料桶1中输入树脂的原料桶、以及与所述第一进料管5通过第二进料管6相连并用以向第一进料管5中的树脂输入添加剂的添加剂桶。这样,当树脂在进入配料桶1之前,首先和添加剂相混合。

第一进料管5和第二进料管6上均设有单向阀7,开启单向阀7,可以控制原料桶和添加剂桶向外输出物料;关闭单向阀7,则可以控制原料桶和添加剂桶停止输出物料。优选的,将第二进料管6上设置的单向阀7设置在原料桶和第一进料管5与第二进料管6的接口位置之间。

为便于监控原料桶和添加剂桶的输出量,在原料桶以及添加剂桶的输出口位置分别设置流量表。

在配料桶1上还设有备用进料管8,当需要加入多种树脂时,可从备用进料管8输入配料桶1。

该树脂添加装置还包括基座9,驱动装置2通过安装板10与基座9固定相连。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2为驱动电机,配料桶1的上方设有一盖板11,盖板11固定安设于基座9上并位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下方。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12。搅拌杆12的一端穿过盖板11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搅拌杆12的另一端伸入配料桶1内且其端部可拆卸的固定套设有搅拌叶轮13。搅拌叶轮13的圆周边沿设有复数片搅拌叶片14。为增加搅拌效果,将每片搅拌叶片14的自由端设置成沿不同的方向伸展,从而在搅拌叶轮13转动时,每个搅拌叶片14能够从不同的方向对物料进行搅拌,使物料混合更加均匀。

调节装置4包括固定座41、调节螺柱43、以及一端与固定座41可转动相连另一端与调节螺柱43螺纹连接的连接件44。固定座41呈“工”字形并与基座9固定相连。所述连接件44包括连接板441、以及分别设于连接板441两侧并沿纵向具有相同长度的套筒,所述一侧套筒内壁为通孔,另一侧套筒内壁为螺纹孔,所述带有通孔的套筒可转动套设于“工”字型固定座41的纵向立柱42上。配料桶1的底部外侧设有纵向延伸的连接槽45,调节螺柱43穿过带有螺纹孔的套筒并与配料桶1底部的连接槽45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柱43设于所述配料桶1底部并通过与所述连接槽45相连支撑所述配料桶1,通过调整所述调节螺柱43与连接槽45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调整配料桶1的高度。

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固定座41、设于固定座41上的纵向立柱42、调节螺柱43、以及一端与所述立柱42可转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螺柱43螺纹连接的连接件44。所述固定座41包括相互平行的上固定板411和下固定板412,所述立柱42设于所述上固定板411和所述下固定板412之间。

所述连接件44包括连接板441、以及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板441两侧并沿纵向具有相同长度的第一套筒442和第二套筒443,所述第一套筒442为中空套筒,所述第二套筒443为带有内螺纹的套筒。

所述配料桶1的底部外侧设有纵向延伸的连接槽45,所述第一套筒442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立柱42上,所述调节螺柱43设于所述配料桶1底部,调节螺柱43穿过所述第二套筒443并与所述配料桶1底部的连接槽45相连从而支撑所述配料桶1,通过调整所述调节螺柱43与第二套筒443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调整配料桶1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45带有与调节螺柱43相配合的内螺纹。

为便于调节,在调节螺柱43位于连接件44下方的端部设有调节手柄46。

当配料桶1中的物料较少时,通过转动调节手柄46向上,则调节螺柱43通过连接槽45推动配料桶1向上,由于搅拌叶轮13的位置不变,则配料桶1向上时搅拌叶轮13相对更接近配料桶1底部,从而可以对配料桶1底部的物料进行有效搅拌。

当需要将配料桶1卸下时,转动调节手柄46使调节螺柱43与配料桶1底部的连接槽45脱离,将连接件44沿立柱42转动使调节螺柱43离开配料桶1的正下方位置,从而可以方便的将配料桶1取下。

所述物料输送装置为呈U型的导料槽15,所述导料槽15的入料端与所述配料桶1的出料口相连,其另一端设于所述工作台3上部的分料漏斗16上方。配料桶1的出料口位置高于分料漏斗16的位置,从而使导料槽15倾斜向下,便于将混合后的物料输出。为使混合后的物料均匀喷淋到设于工作台3上的薄膜,在分料漏斗16的底部设置密布的网孔。

采用以上技术后,能将树脂添加过程中的加料、混料和送料等各工序以一种结构简单且合理的方式连成一体,实现自动加料、自动混料和自动送料,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物料的搅拌更加均匀,能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