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冻液搅拌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9771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防冻液搅拌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冻液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汽车防冻液搅拌釜。



背景技术:

防冻液是内燃机循环冷却系统的冷却介质,主要由防冻剂、缓蚀剂、消泡剂、着色剂、防霉剂、缓冲剂等组成。在配比防冻液过程中,需要将多种原料输入搅拌釜内部,对原料进行搅拌,使其形成均匀的混合液。由于原料输入到搅拌釜内部之后,搅拌釜长期使用时,釜体底部容易存在原料沉积,影响防冻液配比的控制,同时为了提高搅拌效率,现有的许多搅拌釜设置多组搅拌轴,使多个电机分别带动搅拌轴转动,多个电机大大增加了釜体的整体体积,同时存在能耗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防冻液搅拌釜,用于改善现有的防冻液搅拌釜搅拌过程中存在底部原料沉积的问题,同时能够提高搅拌釜的搅拌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防冻液搅拌釜,包括釜体及设置在所述的釜体内侧的主轴,在所述的釜体下端设置有呈V形的输出口,在所述的主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的输出口相配合的呈V形的底部刮板,在所述的釜体内侧设置有隔板,在所述的主轴外侧设置有副轴,在所述的副轴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搅拌原料的叶片,所述的主轴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的副轴转动的齿轮,在所述的隔板上方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的主轴转动的电机,所述的主轴和所述的副轴均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的隔板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主轴带动副轴转动,使得主轴能够与副轴反向转动,进而使主轴上的底部刮板和副轴上的叶片反向转动时,使釜体内部的混合液能够被充分搅拌混合,有助于提高混合液的搅拌效率,避免现有的搅拌设备搅拌部位过于集中导致釜体内仅有靠近叶片的局部混合液相对流动导致的搅拌不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呈V形的输出口,能够减少混合液在釜体内部的沉积,同时,在主轴运行过程中,能够使主轴上的刮板将靠近输出口部位的混合液搅拌起来,使其呈流动状态从输出口流出,并且使刮板边缘将附着在釜体底部输出口的原料刮除,避免原料沉积的问题。

可选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输出口下端设置有分流管,所述的分流管下端为呈倒Y形分布的2个管体构成。通过设置分流管,使其作为输出端,能够方便使混合液通过两个管体分别输出到不同的容器内,方便对输出口进行分流的同时,方便多个容器同时进行灌装。

可选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部刮板上端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的主轴轴线方向的侧面刮板。通过设置侧面刮板,能够在主轴转动过程中对釜体内壁上附着的原料进行清除,同时对釜体底部输出口上方的原料实现搅拌,使原料能够更充分混合。

可选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釜体为上下设置的2个筒状结构组合形成,2个所述的筒状结构通过哈夫分半环相互连接,所述的隔板位于上部所述的筒状结构内侧。通过采用上下两部分构成釜体,能够方便对釜体内部进行维护,同时,将驱动结构安装在位于上部的筒状结构内侧,在需要维护驱动设备时,可以将位于上部的筒状结构拆卸下来,方便对局部结构进行维护。

可选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位于上部的所述的筒状结构内侧设置有分流器,所述的分流器中部设置有空腔,在该所述的筒状结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的空腔的入料管,在所述的分流器下方设置有连通所述的空腔的分流孔,所述的分流器位于所述的隔板下方,在所述的分流器上设置有用于插接所述的主轴和副轴的通孔。通过采用分流器,使原料能够通过分流孔分散进入釜体内部,使原料混合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轴与副轴驱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1.釜体,102.主轴,103.底部刮板,104.输出口,105.隔板,106.副轴,107.叶片,108.电机,109.分流管,110.侧面刮板,111.哈夫分半环,112.空腔,113.分流器,114.入料管,115.分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为了提高搅拌效率,现有的部分搅拌釜在釜体上设置多组搅拌轴,每个搅拌轴采用一个电机驱动,使搅拌轴分别带动多组搅拌叶片,用于提高搅拌效率。由于设置多个搅拌电机会大大增加整体结构的能耗,使釜体整体结构增大,并且设置在外部的搅拌电机容易存在安全隐患。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搅拌釜结构复杂、能耗大的缺陷,对搅拌釜内部结构进行了改进,公开了一种汽车防冻液搅拌釜,包括釜体101及设置在所述的釜体101内侧的主轴102,在所述的釜体101下端设置有呈V形的输出口104,在所述的主轴102上设置有与所述的输出口104相配合的呈V形的底部刮板103,在所述的釜体101内侧设置有隔板105,在所述的主轴102外侧设置有副轴106,在所述的副轴106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搅拌原料的叶片107,所述的主轴102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的副轴106转动的齿轮,在所述的隔板105上方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的主轴102转动的电机108,所述的主轴102和所述的副轴106均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的隔板105上。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采用现有的电机带动主轴转动,在主轴上设置锥齿轮,使电机与主轴之间通过锥齿轮传动,主轴上的齿轮带动带动副轴相对转动,实现主轴和副轴的同步转动。

通过设置隔板使隔板将釜体内部分割形成下部的搅拌空腔和上部的驱动空腔,将电机及齿轮传动机构设置在上端的驱动空腔内,使主轴和副轴均通过轴承与隔板相连接,主轴与副轴相互平行。如图3所示,在主轴沿图中A方向转动时,能够带动与其相配合的副轴沿着图中B方向和C方向转动,进而使得主轴与副轴反向转转动,设置在主轴底部的底部刮板和设置在副轴上的叶片转动方向不同,使得位于釜体内的液体能够在不同转向的底部刮板和叶片的带动下相对流动,使底部刮板带动靠近釜体输出口内壁的原料,使叶片带动釜体内侧的原料,使原料混合更加均匀,由于底部刮板转动过程中,能够将靠近釜体输出口部位的液体能够呈流动状态由输出口流出,能够使混合液保持充分的混合状态,进而有助于使防冻液具有更好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中,使底部刮板在主轴的带动下相对转动,使底部刮板靠近输出口呈V形的内壁,使底部刮板能够将输出口表面沉积的原料刮除,继而减少原料附着对混合液成分带来的影响。由于在驱动空腔内部设置电机带动主轴转动时即可实现副轴的相对转动,能够减少电机的数量,相应减小整体结构的体积,能够降低能耗的同时,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在安装时,可以在主轴外侧设置多个副轴,使其在主轴的带动下同步转动,能够在釜体内部多部位对原料进行搅拌,其具体安装数量可以根据釜体的结构以及叶片大小的选择来确定,不再赘述。

实施例1:

为了方便同时对多个容器进行灌装,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的输出口104下端设置有分流管109,所述的分流管109下端为呈倒Y形分布的2个管体构成。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分流管下端分别设置阀门,用于控制分流管输出端的启闭。

在搅拌完成时,可以将两个容器分别连接在分流管的2个输出端,使分管能够对输出口的混合液进行分流,使输出效率更高的同时,能够方便多个容器同时灌装。在将分流管连接不同的设备时,可以方便不同设备的同步运行,减少中间转移设备,能够有助于提高防冻液加工效率。

实施例2:

为了避免原料附着在输出口上方的釜体内壁上,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的底部刮板103上端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的主轴102轴线方向的侧面刮板110。本实施例中,使侧面刮板固定在底部刮板上方,使侧面刮板平行于主轴轴线方向。

在主轴转动过程中,使侧面刮板能够将釜体内壁上附着的原料刮除,避免原料沉积的问题,同时能够对输出口上方的釜体内侧靠近釜体内壁的原料进行搅拌,使原料能够更加充分混合。侧面刮板与釜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为了方便设备维护,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的釜体101为上下设置的2个筒状结构组合形成,2个所述的筒状结构通过哈夫分半环111相互连接,所述的隔板105位于上部所述的筒状结构内侧。本实施例中,采用哈夫分半环将上下两个筒状结构相互连接形成釜体,使釜体采用上下两部分构成,将驱动空腔设置在位于上部的筒状结构内,使原料位于下部的筒状结构内,使叶片对原料进行搅拌。在需要进行设备维护时,可以将釜体排空,将哈夫分半环拆卸下来,此时可以将上部的驱动机构整体移出,方便对釜体内部进行维护。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原料能够更加分散均匀进入釜体内部,在位于上部的所述的筒状结构内侧设置有分流器113,所述的分流器113中部设置有空腔112,在该所述的筒状结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的空腔112的入料管114,在所述的分流器113下方设置有连通所述的空腔112的分流孔115,所述的分流器113位于所述的隔板105下方,在所述的分流器113上设置有用于插接所述的主轴102和副轴106的通孔。本实施例中,使分流器侧壁固定连接在上部的筒状结构内壁上,使入料管连通分流器内部空腔,使主轴和副轴分别贯穿分流器,使叶片位于分流器下方。

将原料输入到该空腔内部时,持续加压输入原料时,原料能够沿着分流孔分散输入到釜体内部,此时原料能够更加均匀,使原料经过混合搅拌之后,其成分更加均匀,有助于保证防冻液的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