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臭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3106发布日期:2018-09-18 20:41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厨垃圾臭气处理系统,属于臭气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合收运垃圾中包含大量的餐厨垃圾废弃物,其对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影响日益突出,故目前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在推进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过程,促使餐厨垃圾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尽可能回收利用其中的有机质和油脂等物质。但是,餐厨垃圾具有易腐败变质和易发酵的特点,在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恶臭气体(NH3、H2S及CH3SH等有机物),该臭气散发至周围环境中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故需要收集避免臭气外溢,并对收集的臭气作适当的除臭处理。目前针对恶臭气体的主要处理方法包括燃烧、化学氧化、生物除臭和低温等离子除臭等。传统燃烧除臭法需要消耗一定的燃料,化学氧化除臭可高效去除三甲胺和硫化氢等物质,对氨的去除率却只有大约50%,低温等离子除臭成本略高,而生物降解除臭与活性炭吸附除臭联合作用可大大提高除臭效率,同时降低总体耗能、设备占地面积和运行维护成本,避免二次污染等问题。

CN203764105U公开的一种餐厨垃圾臭气处理系统,该系统由除臭塔和光氧催化氧化室连接组成,臭气经负压收集后依次经过除臭塔的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及光臭气催化氧化作用而得以去除,除臭效果较佳,但该系统的臭气注入量需要精确测定,且光催化装置费用较高。而CN203017967U公开的一种餐厨垃圾臭气处理设备,通过管道依次连接除尘器、换热冷却设备、生物滴滤塔、气水分离器和离子除臭设备等装置,该系统设备可有效使得臭气达标排放,但是运行操作复杂,运营维护和投资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成本较低、投资较少、运行操作简易,能使处理后的餐厨垃圾臭气达标排放的餐厨垃圾臭气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餐厨垃圾臭气处理系统,包括除臭塔和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臭塔包括设有进气管的第一除臭塔和第二除臭塔,第一除臭塔的出气口通过输气管与第二除臭塔的连接相通,第一除臭塔安装在储水罐内,储水罐下部设有加热器,储水罐下部的出水口经水管分别与第一喷淋水管和第二喷淋水管连接相通,水管上设有控制阀和加压泵,第一除臭塔内上部的第一喷淋水管上均布有若干个雾化喷嘴,第二除臭塔内上部的第二喷淋水管上也均布有若干个雾化喷嘴;所述的第一除臭塔内设有至少一个将塔内分隔成独立处理区域并能改变气流走向的竖隔板,第一除臭塔在各处理区域气流通过的路径上设有用于吸附和分解臭气的半软性塑料,且半软性塑料附着有微生物菌群;所述第二除臭塔内设有用于吸附残余臭气的吸附剂,具有出气口的第二除臭塔在下部设有排水口。

本实用新型餐厨垃圾臭气处理系统的除臭塔采用了第一除臭塔和第二除臭塔,第一除臭塔设置在储水罐内,第一除臭塔内设有用于吸附和分解臭气的附着有微生物菌群的半软性塑料及其上部均布有若干个雾化喷嘴,而第二除臭塔内设有用于吸附残余臭气的吸附剂及其上部的若干个雾化喷嘴,当餐厨垃圾臭气通过进气管进入第一除臭塔内,臭气在热雾化液的喷淋作用下穿过第一除臭塔内的各处理区域后,使臭气与半软性塑料上的微生物菌群反应,对臭气进行吸附分解,同时第一储水罐在被加热和热雾化液喷淋作用下,使第一除臭塔内的温度能始终维持微生物菌群的适宜温度范围,能保持臭气与维持微生物菌群充分反应而达到最佳的吸附分解处理效果。经第一除臭塔处理后的残余臭气通过输气管进入第二除臭塔内,在热雾化液的喷淋加热作用后,能提高吸附剂的吸附活性及速率增强,对残余臭气进一步吸收,通过二级处理,使臭气得以有效去除,能达到排放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储水罐结构,在保证第一除臭塔对臭气的充分反应的条件下,还可利用储水罐内的热水作为第一除臭塔和第二除臭塔所需的热雾化液,结构合理、节能,运行成本较低,投资较少、运行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餐厨垃圾臭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抽气斗,2—进气管,3—离心风机,4—第一除臭塔,4-1—雾化喷嘴,4-2—竖隔板,4-3—半软性塑料,4-4—支承架,5—第一喷淋水管,6—输气管,7—第二喷淋水管,8—第二除臭塔,8-1—雾化喷嘴,8-2—排水口,8-3—吸附剂,8-4—支架,8-5—出气筒,9—进水调节阀,10—进水管,11—蒸汽调节阀,12—蒸汽加热管,12-1—蒸汽出口,13—储水罐,14—水位控制器,15—温度显示仪,16—控制阀,17—水管,18—加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餐厨垃圾臭气处理系统,包括除臭塔和进气管2。见图1所示,除臭塔包括设置有进气管2的第一除臭塔4和第二除臭塔,第一除臭塔4的出气口通过输气管6与第二除臭塔连接相通,进气管2连接在第一除臭塔4的上部或下部的进气口处,进气管2的前部设有抽气斗1,进气管2上连接有离心风机3,餐厨垃圾的臭气在抽气斗1和离心风机3的作用下,由进气管2进入第一除臭塔4内进入处理后再通过输气管6进入第二臭气塔,第一除臭塔4上的出气口可与进气口反向设置,而第二除臭塔的进气口可设置在塔体的上部或下部,通过前后两个串联的除臭塔,先对餐厨垃圾的臭气进行有效吸附和分解,再对残余臭气进入高效吸收,使整个系统能够有效处理餐厨垃圾臭气,使得臭气达标排放。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除臭塔4置安装在储水罐13内,且第一除臭塔4的上部位于储水罐13的外部,本实用新型的储水罐13为圆柱体结构,且储水罐13外部设有保温层,储水罐13材质选用导热性较差、机械性好的碳钢材料,通过储水罐13内的热水,既能加热第一除臭塔4,又能提供雾化液体。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储水罐13下部设有加热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为电加热器或蒸汽加热管12。本实用新型为了能充分利用餐厨垃圾处置过程中生产的剩余蒸汽,可将剩余蒸汽通入蒸汽加热管12内,通过蒸汽对储水罐13内的水进行加热,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蒸汽加热管12在储水罐13外部设有的蒸汽调节阀11、内部沿周向和轴向设有多个蒸汽出口12-1,既能方便操作,又能为第一除臭塔4内的微生物降解除臭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储水罐13上还装有温度显示仪15,通过温度显示仪15能及时了解储水罐13内的水温,能将储水罐13内储存水保持在35-55℃,为第一除臭塔4提供热源。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储水罐13内还装有水位控制器14和进水管10,进水管10可延伸进入储水罐13内,进水管10上设有进水调节阀9,水位控制器14用于控制进水调节阀9的启闭,水位控制器14的电子信号端与进水调节阀9连接,该进水调节阀9可采用电动阀,当储水罐13内的水位低至指定高度或者达到指定水位后,水位控制器14即会向进水调节阀9发送打开或者关闭的指令信号,及时为储水罐13补充水源。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储水罐13下部的出水口经水管17分别与第一喷淋水管5和第二喷淋水管8连接相通,第一除臭塔4内的第一喷淋水管5可采用一个或多个,同样第二除臭塔8内的第二喷淋水管8也可采用一个或多个,根据除臭塔的面积配置。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水管17上设有控制阀16和加压泵18,储水罐13内的热水经加压泵18而泵入第一喷淋水管5内和第二喷淋水管8内作为热雾化液,同时通过调节加压泵18的压力以及控制阀16的开度来调整雾化液的喷淋强度,第一除臭塔4内上部的第一喷淋水管5上均布有若干个雾化喷嘴4-1,第二除臭塔8内上部的第二喷淋水管8上也均布有若干个雾化喷嘴8-1,通过雾化喷嘴4-1和8-1将水雾化而进行对臭气喷淋,本实用新型第一喷淋水管5上的雾化喷嘴4-1和第二喷淋水管8上的雾化喷嘴8-1的角度可调整,可沿各自喷淋水管其出水口的中心线旋转调节,对进入的臭气实现最大的喷淋面积。本实用新型可将第一喷淋水管5和第二喷淋水管8可设置在各自塔顶部,在热雾化液的喷淋预湿及加热作用下,使进入塔内的臭气流动继而进入各自的处理区域内。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除臭塔4内设有至少一个将塔内分隔成独立处理区域并能改变气流走向的竖隔板4-2,如图1所示,采用一个竖隔板4-2,且竖隔板4-2下部使两个处理区域相通,还可以采用两个竖隔板4-2,使一个竖隔板4-2的下部相通,而另一竖隔板4-2的上部相通,通过竖隔板4-2以增加气流通过的路径,第一除臭塔4在各处理区域气流通过的路径上设有用于吸附和分解臭气的半软性塑料4-3,且半软性塑料4-3附着有微生物菌群,本实用新型半软性塑料4-3上的微生物菌群为中高温好氧微生物菌群,半软性塑料4-3设置在第一除臭塔4内的支承架4-4上,餐厨垃圾臭气通过抽气斗1和离心风机3的作用下由进气管2进入第一除臭塔4,在热雾化液的喷淋作用下穿过该除臭塔内的各处理区域处理后,再进入后续的第二除臭塔8内,能保证微生物菌群与臭气充分反应。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除臭塔8内设有用于吸附残余臭气的吸附剂8-3,吸附剂8-3设置在第二除臭塔8内中部的支架8-4上,且吸附剂8-3为活性炭吸附剂,经热雾化液喷淋后,从前第一除臭塔4中出来的残余臭气pH降低,温度升高,进一步增大了活性炭的吸附活性与速率,具有出气口的第二除臭塔8在下部设有排水口8-2,第二除臭塔8在出气口处设有出气筒8-5,使达标后的气体排放。而当第二除臭塔8内的雾化液积存到一定程度后,打开底部排水口8-2排出积存水体,并将通过路管至储水罐13中做储备水源,实现少量水体的循环利用。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餐厨垃圾臭气处理系统开始运行前,启动供水系统和加热系统,当储水罐13内水位到达指定高度后关闭进水调节阀9,当储水罐13内水温达到55℃左右时关闭电加热器或蒸汽调节阀11。除臭系统开启后,离心风机3开始工作,臭气经抽气斗1进入进气管2而进入第一除臭塔4内,此时立刻开启控制阀16和加压泵18,储水罐13内的恒温水通过热传导为第一除臭塔4提供了足够的热源,同时恒温水通过加压后经由雾化喷嘴4-1和8-1向各自的除臭塔内喷淋,对进入塔内的臭气进行淋溶吸收,以提高塔内的反应温度。在系统运行时,低酸(碱)性的臭气进入第一除臭塔4内时,可由上至下再向上穿过塔内各自的处理区域,并从半软性塑料4-3中通过,在热雾化液的喷淋预湿及加热作用下,酸碱性变低,与半软性塑料4-3上的微生物菌群充分反应,臭气被有效吸附分解。从第一除臭塔4中流出的未完全分解的残余臭气通过输气管6进入第二除臭塔8内,同时在少量热雾化液的喷淋加热作用后,以增强吸附剂8-3的吸附活性与速率增强,臭气pH继续降低,温度有所升高,其与吸附剂8-3的浸渍吸附效果更为彻底。当第二除臭塔8内雾化液水体积存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排水口8-2排出至储水罐13内,实现少量水体的循环使用。当储水罐13内水位低于指定最低水位高位后,水位控制器14向进水调节阀9发出开启指令,为储水罐13补充水源;当温度显示仪15显示水温低于35℃后,即刻开启加热器为系统输送热源,以此确保整个系统稳定持续运行。本实用新型臭气处理系统可全天24小时持续稳定运行,对臭气的处理效率更高达98%及以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