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液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5106发布日期:2018-08-28 22:5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搅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液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药剂中药物主要以分子状态或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其分散度大,进而能够快速高效的被吸收利用。但是其中药物粒子的分散程度与药剂整体的药效、稳定性以及毒副作用时密切相关的,对于人体使用的液体药剂,一般都需要使得药液尽可能混合均匀,一边药剂达到最大的功效。

申请号为cn201720757353.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药液搅拌器,包括搅拌桶和固定在其底部支腿,搅拌桶的一侧设有进液管,搅拌桶的底部设有出液管,出液管与进液管上均设有阀门,所述搅拌桶的顶部连接有支架,支架的底部设有固定杆,支架的底部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盘。本发明结构简单,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转轴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搅拌叶片对搅拌桶内的混合药液搅拌,然后第二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转盘上的弧形齿牙与齿轮间歇啮合,当其与齿轮啮合时,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缠绕连接线,连接线在定滑轮的作用下,带动第一电机向移动,从而实现搅拌叶片一边转动搅拌一边上下移动,使药液混合更加均匀,提高药效。

该发明主要通过带动第一电机以及搅拌叶片上下移动进而对垂直方向上药剂进行更好的搅拌混合作用,但是该搅拌器需要多个电机同时工作才能保障搅拌叶片的移动,这会造成能源的耗费;另外该搅拌器主要在纵向上对搅拌叶片附近的药液起到一定的搅拌作用,但是在横向方向上,搅拌叶片外围的药液难以得到很好的搅拌作用,整体搅拌方式单一,搅拌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药液搅拌器在横向方向难以对搅拌叶片周围液体进行良好混合的问题,提供一种单一电机驱动且混合效率更高的药液搅拌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药液混合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桶的顶部、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液口、出液口,搅拌桶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驱动电机的两段输出轴之间连接有曲轴回压组件,曲轴回压组件包括沿输出轴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端与其中一段输出轴一端偏心铰接,第一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块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并在第一铰接轴上套设有第一回压组件,第二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块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并在第二铰接轴上套设有第二回压组件,第三连接块的另一端偏心铰接在另一段输出轴上。

其中,第一回压组件包括设置于两端的第一回压块以及连接第一回压块的第一回压连杆,第一回压连杆的中间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一铰接轴上;第二回压组件包括设置于两端的第二回压块以及连接第二回压块的第二回压连杆,第二回压连杆的中间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二铰接轴上。

其中,第一回压块与第二回压块均为中空的喇叭状结构。

其中,曲轴回压组件外还套设有保护外壳,第一回压块、第二回压块设置在保护外壳之外,第一回压连杆以及第二回压连杆均穿过保护外壳设置且第一回压连杆可以沿第一回压连杆的长度方向在保护外壳上滑动,第二回压连杆可以沿第二回压连杆的长度方向在保护外壳上滑动。

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包括与驱动电机直接连接的第一输出轴以及远离驱动电机的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的输出端端部连接有第一圆轮,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偏心铰接在第一圆轮上;第二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圆轮,第三连接块的一端偏心铰接在第二圆轮上,第二输出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搅拌桶底部。

其中,搅拌桶还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与外层之间形成夹套,所述外层的侧壁还设有与所述夹套空腔连通的温水入口与温水出口。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曲轴回压组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运动,然后设置第一连接块一端与其中一段输出轴的偏心铰接,第一连接块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块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第二连接块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与第三连接块一点铰接,第三连接块偏心铰接在另一段输出轴上;两段输出轴在同一水平轴线上,且第一连接块与第三连接块在输出轴上的铰接位置在与输出轴的同一水平位置。通过这样设置,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分别在不同的水平线上做往复运动,然后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上套设的第一回压组件、第二回压组件便在垂直于输出轴的平面上分别做错开且垂直的交叉往复运动,从而对垂直于输出轴的水平方向上的药液进行更好的混合作用。

2、本发明中,第一回压连杆带动两端的第一回压块做往复运动,而第二回压连杆同样带动第二回压块做往复运动,这样设置使得整体运行平稳。另外将第一回压块与第二回压块均设置为中空的喇叭状结构,第一回压块与第二回压块在运动的过程中,喇叭状结构可以形成一种辐射效果,从而吸引周围更多的药液参与到往复的混合之中,进而更进一步增强了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药液的混合作用。

3、本发明中,通过套设保护外壳,保护外壳一方面对曲轴回压组件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对第一回压组件以及第二回压组件形成限位作用,使得第一回压组件以及第二回压组件在其固定的运动轨迹上稳定正常的工作,提高了整体的运行效率。

4、本发明中,分别在两段输出轴端部设置圆轮,避免了输出轴内径过小,使得曲轴回压组件摆动幅度过小;设置适当的圆轮,在圆轮上适应的位置偏心连接第一连接块、第三连接块,有助于混合效率的提升。

5、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夹套,然后再往夹套中注入温水,提高药液的温度,进而提升药液的混合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曲轴回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搅拌桶、2-驱动电机、3-输出轴、4-搅拌叶片、5-曲轴回压组件、51-第一圆轮、52-第一连接块、53-第一回压组件、531-第一回压块、532-第一回压连杆、54-第二连接块、55-第二回压组件、551-第二回压块、552-第二回压连杆、56-第三连接块、57-第二圆轮、6-轴承、7-进液口、8-出液口、9-夹套、10-温水入口、11-温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药液混合装置,包括搅拌桶1,搅拌桶1的顶部开设有进液口7,搅拌桶1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口8,进液口7、出液口8均设置有开关阀;搅拌桶1上设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3上设置有搅拌叶片4,驱动电机2的两段输出轴3之间连接有曲轴回压组件5,曲轴回压组件5包括沿输出轴3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块52、第二连接块54、第三连接块56,其中第一连接块52、第二连接块54、第三连接块56都分别在两端开设有铰接孔,第二连接块54两个铰接孔之间的距离是第一连接块52两个铰接孔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三连接块56两个铰接孔之间的距离,即第二连接块54的长度是第一连接块52以及第三连接块56的长度之和;所述第一连接块56的一端与其中一段输出轴一端偏心铰接,第一连接块5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块54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并在第一铰接轴上套设有第一回压组件53,第二连接块5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块56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并在第二铰接轴上套设有第二回压组件55,第三连接块56的另一端偏心铰接在另一段输出轴上且铰接处的位置与第一连接块52和输出轴3铰接的位置相同,即两个铰接点之间的连线平行于输出轴3的轴线。第一回压组件53还包括设置于两端的第一回压块531以及连接第一回压块531的第一回压连杆532,第一回压连杆532的中间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一铰接轴上;第二回压组件55包括设置于两端的第二回压块551以及连接第二回压块551的第二回压连杆552,第二回压连杆552的中间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二铰接轴上。第一回压块531以及第二回压块551均为为中空的喇叭状结构。另外,曲轴回压组件5外还套设有保护外壳,两端输出轴3上设置有轴承,而保护外壳上下两端固定在轴承上,第一回压块531、第二回压块551设置在保护外壳之外,第一回压连杆532以及第二回压连杆552均穿过保护外壳设置且第一回压连杆532可以沿第一回压连杆532的长度方向在保护外壳上滑动,第二回压连杆552可以沿第二回压连杆552的长度方向在保护外壳上滑动。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3包括与驱动电机2直接连接的第一输出轴以及远离驱动电机2的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的输出端端部连接有第一圆轮51,第一连接块52的一端偏心铰接在第一圆轮51上;第二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圆轮57,第三连接块56的一端偏心铰接在第二圆轮57上,第二输出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搅拌桶1底部。作为优选的,搅拌桶1还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与外层之间形成夹套9,所述外层的侧壁还设有与所述夹套9空腔连通的温水入口10与温水出口11。

本发明具体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对药液进行混合时,在夹套中注入温水,启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搅拌叶片旋转起到一部分搅拌作用,另外设置的曲轴回压组件通过第一输出轴驱动,由于第一连接块偏心设置,而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之间形成铰接关系,因此使得第一回压组件以及第二回压组件在垂直于输出轴的平面上分别做错开且垂直的交叉往复运动,即第一回压块与第二回压块各自在其运动轨迹上对周围的药液进行来回的带动,从而达到很好的混合效果。另外第一回压块与第二回压块设置为中空的喇叭状,使其在运动时会形成向四周辐射的作用效果,不管是外推还是内吸都能进一步增强整体的混合效果。因此对于同一平面的四周都能形成很好的辐射效果,从而大大提升了对于药液的混合效率。

实施例1

一种药液混合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桶的顶部、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液口、出液口,搅拌桶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驱动电机的两段输出轴之间连接有曲轴回压组件,曲轴回压组件包括沿输出轴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端与其中一段输出轴一端偏心铰接,第一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块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并在第一铰接轴上套设有第一回压组件,第二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块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并在第二铰接轴上套设有第二回压组件,第三连接块的另一端偏心铰接在另一段输出轴上。通过设置曲轴回压组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运动,通过第一连接块一端与其中一段输出轴的偏心铰接,第一连接块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块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第二连接块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与第三连接块一点铰接,第三连接块偏心铰接在另一段输出轴上;两段输出轴在同一水平轴线上,且第一连接块与第三连接块在输出轴上的铰接位置在与输出轴的同一水平位置。通过这样设置,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分别在不同的水平线上做往复运动,然后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上套设的第一回压组件、第二回压组件便在垂直于输出轴的平面上分别做错开垂直交叉的往复运动,从而对垂直于输出轴的水平方向上的药液进行更好的混合作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一回压组件包括设置于两端的第一回压块以及连接第一回压块的第一回压连杆,第一回压连杆的中间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一铰接轴上;第二回压组件包括设置于两端的第二回压块以及连接第二回压块的第二回压连杆,第二回压连杆的中间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二铰接轴上。第一回压块与第二回压块均为中空的喇叭状结构。第一回压连杆带动两端的第一回压块做往复运动,而第二回压连杆同样带动第二回压块做往复运动,这样设置使得整体运行平稳。另外将第一回压块与第二回压块均设置为中空的喇叭状结构,第一回压块与第二回压块在运动的过程中,喇叭状结构可以使吸引周围更多的药液参与到往复的混合之中,进而更进一步增强了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药液的混合作用。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曲轴回压组件外还套设有保护外壳,第一回压块、第二回压块设置在保护外壳之外,第一回压连杆以及第二回压连杆均穿过保护外壳设置且第一回压连杆可以沿第一回压连杆的长度方向在保护外壳上滑动,第二回压连杆可以沿第二回压连杆的长度方向在保护外壳上滑动。通过套设保护外壳,保护外壳一方面对曲轴回压组件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对第一回压组件以及第二回压组件形成限位作用,使得第一回压组件以及第二回压组件在其固定的运动轨迹上稳定正常的工作,提高了整体的运行效率。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包括与驱动电机直接连接的第一输出轴以及远离驱动电机的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的输出端端部连接有第一圆轮,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偏心铰接在第一圆轮上;第二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圆轮,第三连接块的一端偏心铰接在第二圆轮上,第二输出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搅拌桶底部。分别在两段输出轴端部设置圆轮,避免了输出轴内径过小,使得曲轴回压组件摆动幅度过小;设置适当的圆轮,在圆轮上适应的位置偏心连接第一连接块、第三连接块,有助于混合效率的提升。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搅拌桶还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与外层之间形成夹套,所述外层的侧壁还设有与所述夹套空腔连通的温水入口与温水出口。通过设置夹套,然后再往夹套中注入温水,提高药液的温度,进而提升药液的混合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