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综合造粒机及其安装和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6922发布日期:2018-12-01 01:07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多用途综合造粒机及其安装和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造粒机,尤其涉及多用途综合造粒机及其安装和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造粒过程泛指将小粒径的粉体(或浆体)加工成较大粒级颗粒的过程。粉体粒化的意义在于:能保持混合物的均匀度在贮存、输送与包装时不发生变化;有利于改善物理化学反应的条件(包括固气、固液、固固的相际反应);便于计量及满足商业上的要求;可以改善产品的性能以提高技术经济效果;可以提高物料流动性,便于输送与贮存;通过粒化过程把粉体制造成各种形状的产品等。因此,造粒是颗粒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造粒技术在粉体加工、冶金、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等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上使用的造粒机主要类型有:圆盘造粒机,圆筒造粒机和荸荠型造粒机(与包衣机类似)等。这三种造粒机有共同之处:按一定的倾角和转速,由一台电动机带动;不同之处:这三种造粒机容样的容器几何形态不同,每种都有自己的技术参数特点,互不相同,各有优缺点。因此,一台机器无法实现圆盘型、圆筒型和荸荠型三种造粒。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实现圆盘型、圆筒型和荸荠型三种造粒,一机多用,且尺寸小,适于实验室用的多用途综合造粒机及其安装和工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用途综合造粒机,多用途综合造粒机,包括机架、动力系统和造粒容器;所述机架安装在地面上,所述机架上方安装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变速器和伞齿轮,所述变速器的侧面和伞齿轮啮合,转动伞齿轮进而改变所述变速器在机架上的倾斜角度,所述造粒容器的后端安装一衬板,所述衬板连接套筒,所述套筒的尺寸和变速器的主轴尺寸相适配,通过将套筒安装在主轴上实现造粒容器和变速器的连接,所述变速器通过主轴带动造粒容器转动进行造粒,并通过变速器的变速调整造粒容器的转动速度。

进一步,所述伞齿轮连接手轮,并通过转动手轮带动伞齿轮的转动。

进一步,所述变速器在机架上的倾斜角度为-15°~195°。

进一步,所述变速器为行星摩擦式无极变速器,为减速器与电动机一体模式,输入功率为1.5kw,变速比25,速度调节范围为8~40r/min。

进一步,所述多用途综合造粒机为圆筒型时,所述造粒机还包括造粒容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弧形架、滚轮、横板、底座,所述横板设在底座的上方,且底座和横板之间通过两支撑杆进行支撑,两支撑杆的长度能伸缩,两支撑杆之间设有一调节螺母,并通过调节螺母调节两支撑杆的长度,所述横板的上方固接弧形架,所述造粒容器放置在弧形架上,所述弧形架的两端均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和造粒容器的侧面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多用途综合造粒机能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造粒容器进行安装,组装出圆盘型、圆筒型和荸荠型三种类型造粒机。

多用途综合造粒机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动力系统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

s2.将机架放置在平整坚固的地面上,并将机架固定;

s3.将造粒机的电源线与380伏接地的动力开关连接;

s4.根据需要选择造粒容器;

s5.在安装重量较大的圆筒型的造粒容器时,需要使用支撑架,并调整支撑架的高度,使支撑架和机架高度在同一水平面上,将圆筒型的造粒容器放置到支撑架上;

s6.在造粒容器的后端安装一衬板,在衬板的后方安装套筒;

s7.将造粒容器的套筒安装在变速器主轴上,即完成安装。

多用途综合造粒机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查多用途综合造粒机,并向变速器内添加润滑油;

s2.启动变速器,使造粒容器顺时针空转2min,无异常,则进入步骤s3;

s3.根据待造粒的物料性质确定造粒容器的倾角,转动手轮调整变速器在机架上的倾斜角度,进而调整了造粒容器的倾角;若选择圆筒型的造粒容器,需要同时调整支撑架的高度;

s4.向造粒容器中加入物料;

s5.设定变速器的转速,变速器带动造粒容器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行造粒;

s6.造粒结束,调整变速器的转速,使变速器的转速逐渐减小至最低速度,然后关闭主机开关,切断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具有一个公用的机架、动力系统,进而和不同的造粒容器相适配,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造粒容器进行安装,不同造粒容器的安装操作简单快捷,从而方便地组装出圆盘型、圆筒型和荸荠型三种类型造粒机,能满足不同的需要,成本低,尺寸小,适于实验室教学和科研,而且,造粒容器和变速器之间采用主轴直接连接方式,相较于皮带连接,此种方式更适合于拆装,在一机多用的条件下能够更好的支持日常使用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多用途综合造粒机的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圆筒型的造粒容器支撑架的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圆盘型造粒容器的一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圆筒型造粒容器的一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荸荠型造粒容器的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考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多用途综合造粒机,包括公用的机架1和动力系统2,以及根据具体需要选择的造粒容器3。

机架1安装在地面上,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从节约成本和容易生产的角度出发,机架1采用尺寸为50mm×50mm的方管焊接而成。此种机架1具有一定的重量和稳固性,能够作为多用途综合造粒机工作的基础,可保证多用途综合造粒机的正常运转。

动力系统2安装在机架1上方,优选地,动力系统2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安装在机架1上方,所述动力系统2包括变速器21和伞齿轮22,变速器21优选为行星摩擦式无极变速器,为减速器与电动机一体模式,输入功率为1.5kw,变速比25,速度调节范围为8~40r/min;所述变速器21的侧面和伞齿轮22啮合,转动伞齿轮22进而改变所述变速器21在机架1上的倾斜角度,倾斜角度的范围为-15°~195°,设定水平面为0°,逆时针倾斜角度为正,顺时针倾斜角度为负,优选地,伞齿轮22连接手轮221,并通过转动手轮221带动伞齿轮22的转动。

常见的主要为圆盘型、圆筒型和荸荠型三种类型造粒机,因此,本发明的造粒容器3选用圆盘型(图3)、圆筒型(图4)和荸荠型(图5),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造粒容器3进行安装,组装出圆盘型、圆筒型和荸荠型三种类型造粒机,本发明多用途综合造粒机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为了使不同的造粒容器3均可以安装在动力系统2上,在造粒容器3的后端安装有一衬板31,衬板31连接套筒32,这样易于安装,使得不同的造粒容器3能够配合整个系统使用,并能够方便快捷地拆卸和安装,套筒32的尺寸和变速器21的主轴尺寸相适配,通过将套筒32安装在主轴上实现造粒容器3和变速器21的连接,采用主轴直接连接方式,相较于皮带连接,此种方式更适合于拆装,在一机多用的条件下能够更好的支持日常使用与维护。

变速器21通过主轴带动造粒容器3转动进行造粒,并通过变速器21的变速调整造粒容器3的转动速度。

在使用重量较大的造粒容器3时,如圆筒型,重心容易前倾,在运转过程中不易带动,故此时为造粒容器3增加一支撑架4,支撑架4用与机架1相同的材料制成。

请参考图2,支撑架4包括弧形架41、滚轮42、横板43、底座44、两支撑杆45和调节螺母46,所述横板43设在底座44的上方,且底座44和横板43之间通过两支撑杆45进行支撑,两支撑杆45的长度能伸缩,两支撑杆45之间设有一调节螺母46,并通过调节螺母46调节两支撑杆45的长度,所述横板43的上方固接弧形架41,所述造粒容器3放置在弧形架41上,所述弧形架41的两端均安装有滚轮42,所述滚轮42和造粒容器3的侧面相接触。

使用两个滚轮42来支撑造粒容器3滚动时的重量,并且考虑到造粒容器3的倾斜角度可调的原则,滚轮42与底座44之间使用可以活动的支撑杆45进行支撑,并使用调节螺母46来调节,操作简单方便。

多用途综合造粒机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动力系统2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1上;

s2.将机架1放置在平整坚固的地面上,并将机架1固定;

s3.将造粒机的电源线与380伏接地的动力开关连接;

s4.根据需要选择造粒容器3;

s5.在安装重量较大的圆筒型的造粒容器3时,需要使用支撑架4,并调整支撑架4的高度,使支撑架4和机架1的高度在同一水平面上,将圆筒型的造粒容器3放置到支撑架4上;

s6.在造粒容器3的后端安装一衬板31,在衬板31的后方安装套筒32;

s7.将造粒容器3的套筒32安装在变速器21的主轴上,即完成安装。

多用途综合造粒机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查多用途综合造粒机,并向变速器21内添加润滑油,开机前必须检查变速器21内是否添加了足量的润滑油,各部分紧固件是否松动,并擦净造粒容器3;

s2.启动变速器21,使造粒容器3顺时针空转2min,无异常,则进入步骤s3;

s3.根据待造粒的物料性质确定造粒容器3的倾角,转动手轮221调整变速器3在机架1上的倾斜角度,进而调整了造粒容器3的倾角,选择圆筒型的造粒容器,需使用支撑架4,在使用支撑架4时,需同时调整支撑架4的高度;

s4.向造粒容器3中加入物料;

s5.设定变速器21的转速,变速器21带动造粒容器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行造粒;

s6.造粒结束,调整变速器21的转速,使变速器21的转速逐渐减小至最低速度,然后关闭主机开关,切断电源。

本发明使用一个公用的机架、动力系统,进而和不同的造粒容器相适配,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造粒容器进行安装,不同造粒容器的安装操作简单快捷,从而方便地组装出圆盘型、圆筒型和荸荠型三种类型造粒机,能满足不同的需要,成本低,尺寸小,适于实验室教学和科研,而且,造粒容器和变速器之间采用主轴直接连接方式,相较于皮带连接,此种方式更适合于拆装,在一机多用的条件下能够更好的支持日常使用与维护。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