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团聚液乳化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0359发布日期:2019-03-02 02:13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团聚液乳化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团聚液制备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团聚液乳化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团聚液制备装置,比如乳化装置,采用罐体、电机驱动乳化剪切头结合方式,加水后再加团聚粉料,因为团聚粉料的特性容易导致团聚粉料在水中易结团,乳化装置中的乳化剪切头并不能完全处理每一个团聚粉料结团,导致团聚粉料结团不容易充分乳化,造成团聚液制备效果不理想。同时因为团聚粉料的粘附特性导致乳化装置不容易清洗,时间一长容易导致发霉变质。而且乳化装置制备团聚液效率比较低,耗时比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团聚液乳化制备装置,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团聚液乳化制备装置,包括乳化装置、粉液预处理混合装置、动力输送装置和粉料投放器;

上述乳化装置具有连通其内部的进水口、排液口和液体循环入口;

上述粉液预处理混合装置用以混合粉料及液体,其具有进液口、出液口和粉料入口;

上述粉料投放器的出料口位于上述粉液预处理混合装置的粉料入口上方,用以向上述粉液预处理混合装置加入粉料;

上述进液口通过管路与上述排液口相连通,上述液体循环入口连通有循环管,上述出液口通过第一输送管路分别与上述循环管以及上述排液管相连通;

上述动力输送装置连通设置在上述第一输送管路上;

上述循环管以及上述排液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量控制阀和第二流量控制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灵活、方便,能够有效的解决以前团聚液制备装置中容易形成的团聚粉料结团,可以有效的实现不同配比团聚液的制备,团聚液生产能力大大增加,设备易清洗,不易结垢,便于维护保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乳化装置包括罐体,上述罐体顶部设有上述进水口和液体循环入口,其底部设有上述排液口,上述进水口连接并连通设有进水管,上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三流量控制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乳化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

进一步,上述乳化装置设有用于对其内部液体混合的搅拌装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团聚液配液过程的充分混合。

进一步,上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和搅拌轴,上述电机安装在上述罐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其驱动轴向下,上述搅拌轴竖直设置于上述罐体内,其上端穿过上述罐体的上端并与上述电机的驱动轴传动连接,其下端伸至靠近上述罐体底壁的位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搅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混合效果佳。

进一步,上述乳化装置设有用以检测其内部液位的液位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作业人员实时监测内部液位信息,以灵活调整设备的运行。

进一步,上述动力输送装置为自吸泵。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输送稳定。

进一步,还包括团聚液打散混合装置,上述团聚液打散混合装置连通设置在上述第一输送管路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的对混合后的团聚液内块状物及絮状物进行打散及充分混合,提升团聚液的质量。

进一步,上述团聚液打散混合装置为乳化剪切泵。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比较方便,打散混合效果较佳。

进一步,上述粉液预处理混合装置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涡旋桶,上述涡旋桶为上端敞口的桶体,其上端敞口处构成上述粉液预处理混合装置的粉料入口,其底部与上述第二管路相连通,上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的一端汇合后通过管路与上述排液口相连通,且在该管路上设有第四流量控制阀,上述第一管路和第三管路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述涡旋桶的两侧桶壁连接并连通,上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上述第一输送管路的一端相连通,且在连通处设有第五流量控制阀,上述第一输送管路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述液体循环入口以及排液管相连通;上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上分别设有流量调节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能够良好的对粉液进行初步混合。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输送管路,上述第二输送管路的两端分别与上述排液口和上述第一输送管路的一端相连通,且在该管路上连通设有第六流量控制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混合后团聚液的稳定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团聚液乳化制备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团聚液乳化制备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团聚液乳化制备装置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团聚液乳化制备装置的其他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团聚液乳化制备装置的粉料投放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乳化装置,2、粉液预处理混合装置,3、动力输送装置,4、粉料投放器,5、排液管,6、团聚液打散混合装置,7、第二输送管路,11、罐体,12、进水管,13、搅拌装置,14、液位计,21、第一管路,22、第二管路,23、第三管路,24、涡旋桶,31、第一流量控制阀,41、粉料仓,42、送料机构,51、第二流量控制阀,131、电机,132、搅拌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团聚液乳化制备装置包括乳化装置1、粉液预处理混合装置2、动力输送装置3和粉料投放器4;

上述乳化装置1具有连通其内部的进水口、排液口和液体循环入口;

上述粉液预处理混合装置2用以混合粉料及液体,其具有进液口、出液口和粉料入口;

上述粉料投放器4的出料口位于上述粉液预处理混合装置2的粉料入口上方,用以向上述粉液预处理混合装置2加入粉料;

上述进液口通过管路与上述排液口相连通,上述液体循环入口连通有循环管,上述出液口通过第一输送管路分别与上述循环管以及上述排液管5相连通;

上述动力输送装置3连通设置在上述第一输送管路上;

上述循环管以及上述排液管5上分别设有第一流量控制阀31和第二流量控制阀。

生产过程中,打开第一流量控制阀31,关闭第二流量控制阀51,并调节两个阀体流量适中,通过乳化装置1的进水口加入用水,并确保该水体在动力输送装置3的作用下通过排液口依次流经粉液预处理混合装置2并通过液体循环入口回流至乳化装置1内,在此过程中,通过粉料投放器4向粉液预处理混合装置2内加入适当量的团聚粉料,团聚粉料先在粉液预处理混合装置2内完成初步混合,之后混合液通过循环管回流至乳化装置1内完成乳化,按上述步骤循环,待乳化完毕后,关闭第一流量控制阀31,打开第二流量控制阀51,乳化完成后的团聚液经排液管5排出,整个过程通过粉液预处理混合装置2预混合处理,改善了团聚粉料易结团的现象,同时,通过粉料投放器4的精确控制投料量,可以达到精密制备团聚液的目的,同时可以改善乳化装置内部结垢现象,使之容易清洗。

较佳的,上述乳化装置1包括罐体11,上述罐体11顶部设有上述进水口和液体循环入口,其底部设有上述排液口,上述进水口连接并连通设有进水管12,上述进水管12上设有第三流量控制阀121,通过第三流量控制阀121可以实时调节水体的投入量,使乳化效果更好,整个乳化装置1结构比较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乳化装置1设有用于对其内部液体混合的搅拌装置13,该设计使得团聚液在罐体11内通过搅拌装置13得到良好的搅拌,促进团聚液的良好乳化混合,使得制备效果更佳,质量更好。

较佳的,上述搅拌装置13包括电机131和搅拌轴132,上述电机131安装在上述罐体11顶部的中间位置,其驱动轴向下,上述搅拌轴131竖直设置于上述罐体11内,其上端穿过上述罐体11的上端并与上述电机131的驱动轴传动连接,其下端伸至靠近上述罐体11底壁的位置,并安装有搅拌桨,整个搅拌装置13通过电机131驱动搅拌轴132转动对罐体11内部溶液进行搅拌,操作简单、方便,同时,搅拌桨转动过程中形成的圆靠近罐体11的内壁,其搅拌范围较为宽泛,搅拌效果更好。

上述搅拌装置13也可以是设置在罐体11底部的磁力搅拌装置或其他具有同类似作用的搅拌机构。

较佳的,上述乳化装置1设有用以检测其内部液位的液位计14,通过该液位计14可以实时监测乳化装置1内部液位信息,方便作业人员快速做出调整的反应,同时,也能够监测乳化装置1内液位压力,使得液位压力适中,可以在团聚液配比过程中形成稳定压力,避免管路压力波动太大。

较佳的,上述动力输送装置3为自吸泵,其动力足,输送平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团聚液打散混合装置6,上述团聚液打散混合装置6连通设置在上述第一输送管路上,该团聚液打散混合装置6能够有效的对团聚溶液内部的团聚粉料结团进行有效、彻底的打散,进一步提升了团聚溶液最终制备的效果及质量。

较佳的,上述团聚液打散混合装置6为乳化剪切泵,其打散混合效果较佳,促进团聚液的高质量生成,乳化剪切泵的作用是将未充分混合乳化的团聚粉料和水充分搅拌,混合,剪切,乳化,以达到团聚液充分乳化的作用。

较佳的,上述粉液预处理混合装置2包括第一管路21、第二管路22、第三管路23和涡旋桶24,上述涡旋桶24为上端敞口的桶体,其上端敞口处构成上述粉液预处理混合装置2的粉料入口,其底部与上述第二管路22相连通,上述第一管路21、第二管路22和第三管路23的一端汇合后通过管路与上述排液口相连通,且在该管路上设有第四流量控制阀,上述第一管路21和第三管路23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述涡旋桶24的两侧桶壁连接并连通,上述第二管路22的另一端与上述第一输送管路的一端相连通,且在连通处设有第五流量控制阀,上述第一输送管路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述液体循环入口以及排液管5相连通;上述第一管路21、第二管路22和第三管路23上分别设有流量调节阀,在生产过程中,分别调节三个管路(第一管路21、第二管路22、第三管路23)上的流量调节阀,使其流量适中,第一管路21和第三管路23的液体从涡旋桶24的两侧进入其内部,与投入涡旋桶24内部的团聚粉料进行涡旋式的混合,之后,随着第二管路22内的液体通过管路经流向液体循环入口回流至乳化装置1内部(或经团聚液打散混合装置6进一步打散混合后通过管路经流向液体循环入口回流至乳化装置1内部),当乳化液制备完成后,可选择关闭第一管路21及第三管路23上的流量调节阀,打开第二管路22的流量调节阀,并关闭第一流量控制阀31,打开第二流量控制阀51,使得乳化完成后的团聚液经排液管5排出,整个粉液预处理混合装置2能够良好、有效的完成团聚粉料与液体的初步混合,操作简单、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还包括第二输送管路7,上述第二输送管路7的两端分别与上述排液口和上述第一输送管路的一端相连通,且在该管路上连通设有第六流量控制阀,在团聚液混合制备过程中,关闭第六流量控制阀,使得第二输送管路7不参与团聚液混合循环,当团聚液制备完成后,选择关闭第四流量控制阀和第五流量控制阀,打开第一流量控制阀31,关闭第二流量控制阀51,并打开第六流量控制阀,使得团聚液经乳化装置1-第二输送管路7-动力输送装置3(团聚液打散混合装置6)-排液管5排出,该第二输送管路7只参与团聚液的排出,管路内无气体进入(涡旋桶24处在循环过程中有气体进入,动力降低),动力充足,输送平稳,使得团聚液能够快速的排出。

如图1至4所示,上述粉料投放器4包括粉料仓41和送料机构42,上述送料机构42具有进料口和排料口,其进料口与上述粉料出口密封连接并连通,其排料口构成上述粉料投放器4的出料口,通过送料机构42可以精确控制进入粉液预处理混合装置2内的团聚粉料,达到水与团聚粉料的优化添加,避免造成团聚粉料多水少乳化成团成絮,同时也可避免造成水多团聚粉料少制备效率低下。

其中,上述送料机构42可以是螺旋输送机(如图1至4所示),也可以是真空上料机(如图5所示),两者均能精确控制下料量,并能实时调节,从而利于团聚粉料的精确下料,使其与水体优化添加混合,利于团聚液的高质量、高效率制备。

上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三流量控制阀、第四流量控制阀、第五流量控制阀以及第六流量控制阀均为电动阀,整个设备还应包括控制器,上述留个阀体以及团聚液打散混合装置6、动力输送装置3、搅拌装置13和送料机构42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可以实现整个设备中各个管路循环或流动的线路,以及各个电动机构的运行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