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搅拌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0723发布日期:2018-09-14 21:34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搅拌釜。



背景技术:

搅拌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与反应釜性能原理一样,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术要求限制,现在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在生产这种锂金属电池。

由于锂电池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在现在广为使用,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对电解液的搅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中,一般通过搅拌釜进行搅拌,电解液的质量很大程度的决定锂电池的质量。

但是,现有的搅拌釜对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在搅拌时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传统的搅拌釜由于搅拌时位置固定,往往只能对固定位置的电解液产生搅拌作用,对于体积较大的电解液,无法充分搅动,从而影响电解液的质量;

(2)同时,一般的反应釜都是直接将电解液排入,在进液处很容易残留电解液,从而影响反应釜的下次使用,严重时还会产生腐蚀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搅拌釜,通过组合搅拌机构的多重搅拌方式进行搅拌,利用旋转作用和碰撞作用对电解液进行全面搅拌,提高锂电池的生产质量,同时电解液进液方便,清洗简单,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搅拌釜,包括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顶端安装有易清洁进液机构,且反应釜主体内部设置有组合搅拌机构;

所述搅拌釜主体顶端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贯穿插入搅拌釜主体内部,所述组合搅拌机构包括与输出轴底端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底端分别顺次连接有直径线性增大的加粗柱,所述加粗柱表面安装有搅拌叶组,且相邻的加粗柱之间通过组合架固定连接,组合架外壁之间通过竖直板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板表面均匀连接有若干个波浪状的金属条,且反应釜主体内部底端安装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顶端连接有推动柱,所述推动柱顶端连接有弧形板。

进一步地,所述易清洁进液机构包括安装在反应釜主体顶端侧面的进液筒,所述进液筒内部顶端螺旋连接有凹形座,所述凹形座底端设置有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凹形座顶端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底端连接有与开口相匹配的封口座,封口座与固定架之间通过液压杆固定连接,所述封口座外壁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主体底端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缓冲架与反应釜主体固定连接,且反应釜主体外壁设置有隔热涂层,所述反应釜主体表面安装有通气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组合搅拌机构对反应釜主体内部的电解液进行充分搅拌,利用多重搅拌叶组进行分步搅拌的同时,配合推动柱推动弧形板上下移动,使得反应釜主体内部的不同高度的电解液之间可以通过旋转和碰撞作用快速混合,实现了全面搅拌,充分提高了锂电池的生产质量;

(2)本实用新型利用易清洁进液机构将电解液排入到反应釜主体内部,不仅易于控制,而且方便清洗,不仅对反应釜主体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而且有效避免不同电解液之间发生作用而影响锂离子电池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易清洁进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反应釜主体;2-易清洁进液机构;3-组合搅拌机构;4-电动机;5-输出轴;6-缓冲架;7-通气管;8-支撑座;

201-进液筒;202-凹形座;203-开口;204-固定架;205-封口座;206-液压杆;207-密封圈;

301-搅拌轴;302-加粗柱;303-搅拌叶组;304-组合架;305-竖直板;306-金属条;307-定位座;308-推动柱;309-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搅拌釜,包括反应釜主体1,所述反应釜主体1顶端安装有易清洁进液机构2,且反应釜主体1内部设置有组合搅拌机构3,整个反应釜利用易清洁进液机构2进行将需要搅拌的电池电解液倒入搅拌釜内部,同时对不同的电解液搅拌时可方便进行清洗,避免污染,同时利用组合搅拌机构3对搅拌釜主体1内部的电解液进行充分搅拌,利用组合搅拌方式,使得搅拌釜主体1内部的电解液混合更加均匀彻底,大大提高了锂电池的生产质量。

所述搅拌釜主体1顶端安装有电动机4,所述电动机4的输出轴5贯穿插入搅拌釜主体1内部,所述组合搅拌机构3包括与输出轴5底端连接有搅拌轴301,所述搅拌轴301底端分别顺次连接有直径线性增大的加粗柱302,所述加粗柱302表面安装有搅拌叶组303,首先利用若干个加粗柱302表面的搅拌叶组303进行组合搅拌,使得搅拌叶组303对搅拌釜主体1内部不同高度位置的电解液进搅拌,同时由于不同的加粗柱302直径不同,在进行搅拌时产生的旋转作用也不一样,方便不同高度层次的电解液之间产生混合作用,使得不同高度的电解液在固定的高度产生旋转晃动作用,实现初步搅拌;

进一步说明的是,且相邻的加粗柱302之间通过组合架304固定连接,且所述组合架304外壁之间通过竖直板305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板305表面均匀连接有若干个波浪状的金属条306,之后利用加粗柱302之间的组合架304进行二次搅拌,由于加粗柱302的转动带动组合架30转动,使得竖直板305和波浪状的金属条306均开始转动,从而打破不同高度电解液的固定旋转,使得电解液在旋转搅拌的时候与竖直板305、波浪状的金属条306发生碰撞作用,从而使得不同高度的电解液可以充分混合,随着不断转动,使得整体产生的搅拌作用更加均匀,从而将反应釜主体1内部的电解液混合更加均匀,通过多重搅拌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搅拌效果,而且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定位置搅拌导致的搅拌不均匀的问题。

且反应釜主体1内部底端安装有定位座307,所述定位座307顶端连接有推动柱308,所述推动柱308顶端连接有弧形板309,同时利用推动柱308推动弧形板309上下移动,利用弧形板309搅动不同层次的电解液,同时不同高度旋转的电解液之间发生碰撞而产生混合作用,使得不同位置的高度电解液可以充分混合,使得整体的电解液搅拌更加彻底。

所述易清洁进液机构2包括安装在反应釜主体1顶端侧面的进液筒201,所述进液筒201内部顶端螺旋连接有凹形座202,所述凹形座202底端设置有开口203,同时利用进液筒201顶端的凹形座202将电解液排入,通过开口203将电解液排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凹形座202顶端连接有固定架204,所述固定架204底端连接有与开口相匹配的封口座205,封口座205与固定架204之间通过液压杆206固定连接,所述封口座205外壁设置有密封圈207,同时利用液压杆206控制封口座205的上下,从而实现开口203的进液控制,在清洗的时候,只需将液压杆206收缩,利用密封圈207将封口座205和开口203密封起来,从而只需对凹形座202表面进行清洗可以,可以有效防止清洗的液体进入反应釜主体1内部而影响锂电池的生产质量,同时由于凹形座202与进液筒201之间螺旋连接,方便进行拆洗和维修。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述反应釜主体1底端安装有支撑座8,所述支撑座8通过缓冲架6与反应釜主体1固定连接,通过缓冲架6进行缓冲保护,有效减少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且反应釜主体1外壁设置有隔热涂层,同时通过隔热涂层有效减少来自电解液搅拌产生的热量,有效防止因为高温作用对反应釜主体1内壁产生的腐蚀作用,所述反应釜主体1表面安装有通气管7,同时利用通气管7进行气体的交换,方便提高反应釜主体1内部的电解液的质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