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4739发布日期:2018-12-11 20:2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脱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食品的防腐处理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真空脱气装置属于食品行业中常用的防腐处理机械。真空脱气装置是一种利用真空抽吸的作用排出料液中的不凝性气体的装置,主要作用是去除料液中的空气,抑制褐变、色素、维生素、香成分和其他物质的氧化,防止品质降低;去除附着于料液中悬散微粒气体,抑制微粒上浮,保持良好外观;防止罐装和高温杀菌时起泡影响杀菌;减少对容器内壁的腐蚀,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现有的真空脱气装置中,通过抽掉器内空气,同时物料从进料口自吸进入器内,当物料升至一定位置时,控制阀自动控制物料,此时可以从视孔中观察并控制进料速度,当器内真空度达到工艺要求时,可从物料出口抽出物料,只要保持真空度及进出料的平衡,便可继续生产,但是,抽真空装置在吸收不凝气体的同时,也会将部分物料吸收,导致料液减少,进而提高了料液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脱气装置,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料液损失的脱气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脱气装置,包括:

脱气部,所述脱气部包括脱气罐、进料管、出料管、冷却装置和出料泵,所述进料管从所述脱气罐的侧部穿过,并向所述脱气罐的内部延伸,用于进入物料,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脱气罐内,并靠近所述脱气罐的顶部,用于冷却物料,所述出料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脱气罐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料泵,用于排出所述物料;

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和真空管,所述真空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真空泵,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脱气罐,用于抽取所述脱气罐内的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凝器、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的一端连接于进水装置,另一端穿过所述脱气罐的外壁,并且连接于所述冷凝器,用于向所述冷凝器内通入冷水,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排水装置,另一端穿过所述脱气罐的外壁,并且连接于所述冷凝器,用于排出所述冷凝器内的水。

进一步的,所述脱气罐具有进料口,所述冷凝器设置在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位置。

进一步的,液位控制装置,所述液位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阀、连接绳和浮球,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进料管伸入所述脱气罐的一端,所述连接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控制阀,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浮球,当物料与所述浮球相接触时,所述控制阀关闭所述进料管。

进一步的,清洗部,所述清洗部包括第一清洗管和第二清洗管,所述第一清洗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料管相互连通,另一端插入所述脱气罐的顶部,并向所述脱气罐内延伸,所述第二清洗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清洗管相互连通,另一端从所述脱气罐的侧部插入,并向所述脱气罐的内部延伸,用于进入清洗液。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部还包括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所述第一喷头连接于所述第一清洗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喷头连接于所述第二清洗管的另一端,用于喷出清洗液。

进一步的,蝶阀,所述蝶阀设置在所述进料管和所述第一清洗管的连接位置,用于控制清洗液的进入量。

进一步的,排出管和均质机,所述排出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料泵,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均质机,用于将物料输送至所述均质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脱气部包括脱气罐、进料管、出料管、冷却装置和出料泵,进料管从脱气罐的侧部穿过,并向脱气罐的内部延伸,用于进入物料,冷却装置设置在脱气罐内,并靠近脱气罐的顶部,用于冷却物料,出料管的一端连接于脱气罐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出料泵,用于排出物料;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和真空管,真空管的一端连接于真空泵,另一端连接于脱气罐,用于抽取脱气罐内的气体,需要对物料进行脱气处理时,开启抽真空装置,使脱气罐中处于真空状态,物料从进料管进入脱气罐中,物料在真空压力的作用下,在脱气罐的内壁形成薄膜,使薄膜内的部分不凝气体和部分物料气体向上蒸发,当部分不凝气体和部分物料气体与冷却装置接触时,物料气体会凝结,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再次回到脱气罐中,而部分不凝气体会被真空泵抽出,从而完成脱气过程,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抽掉器内空气,同时物料从进料口自吸进入器内,当物料升至一定位置时,控制阀自动控制物料,此时可以从视孔中观察并控制进料速度,当器内真空度达到工艺要求时,可从物料出口抽出物料,只要保持真空度及进出料的平衡,便可继续生产,但是,抽真空装置在吸收不凝气体的同时,也会将部分物料吸收,导致料液减少,进而提高了料液的生产成本,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脱气罐的内部设置冷却装置,使物料气体凝结,并再次回到脱气罐中,进而达到了降低料液损失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脱气装置,包括:

脱气部1,脱气部1包括脱气罐11、进料管12、出料管13、冷却装置14和出料泵15,进料管12从脱气罐11的侧部穿过,并向脱气罐11的内部延伸,用于进入物料,冷却装置14设置在脱气罐11内,并靠近脱气罐11的顶部,用于冷却物料,出料管13的一端连接于脱气罐11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出料泵15,用于排出物料;

抽真空装置2,抽真空装置2包括真空泵21和真空管22,真空管22的一端连接于真空泵21,另一端连接于脱气罐11,用于抽取脱气罐11内的气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脱气部1包括脱气罐11、进料管12、出料管13、冷却装置14和出料泵15,进料管12从脱气罐11的侧部穿过,并向脱气罐11的内部延伸,用于进入物料,冷却装置14设置在脱气罐11内,并靠近脱气罐11的顶部,用于冷却物料,出料管13的一端连接于脱气罐11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出料泵15,用于排出物料;抽真空装置2包括真空泵21和真空管22,真空管22的一端连接于真空泵21,另一端连接于脱气罐11,用于抽取脱气罐11内的气体,需要对物料进行脱气处理时,开启抽真空装置2,使脱气罐11中处于真空状态,物料从进料管12进入脱气罐11中,物料在真空压力的作用下,在脱气罐11的内壁形成薄膜,使薄膜内的部分不凝气体和部分物料气体向上蒸发,当部分不凝气体和部分物料气体与冷却装置14接触时,物料气体会凝结,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再次回到脱气罐11中,而部分不凝气体会被真空泵21抽出,从而完成脱气过程,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抽掉器内空气,同时物料从进料口自吸进入器内,当物料升至一定位置时,控制阀自动控制物料,此时可以从视孔中观察并控制进料速度,当器内真空度达到工艺要求时,可从物料出口抽出物料,只要保持真空度及进出料的平衡,便可继续生产,但是,抽真空装置2在吸收不凝气体的同时,也会将部分物料吸收,导致料液减少,进而提高了料液的生产成本,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脱气罐11的内部设置冷却装置14,使物料气体凝结,并再次回到脱气罐11中,进而达到了降低料液损失的技术效果。

上述脱气部1的作用是提供物料脱气的场所,脱气部1包括脱气罐11、进料管12、出料管13、冷却装置14和出料泵15,进料管12从脱气罐11的侧部穿过,并向脱气罐11的内部延伸,用于进入物料,脱气罐11可以采用传统的反应罐,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罐体,脱气罐11需要保持密封状态,冷却装置14设置在脱气罐11内,并靠近脱气罐11的顶部,用于冷却物料,冷却装置14可以采用水冷却,也可以采用冷气冷却的方式,将冷水输送至冷却装置14中,部分不凝气体和部分物料气体向上蒸发,当部分不凝气体和部分物料气体与冷却装置14接触时,物料气体会凝结,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再次回到脱气罐11中,而部分不凝气体会被真空泵21抽出,从而完成脱气过程,出料管13的一端连接于脱气罐11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出料泵15,用于排出物料,抽真空装置2的作用是抽取脱气罐11中的空气,使脱气罐11内形成真空状态,抽真空装置2包括真空泵21和真空管22,真空管22的一端连接于真空泵21,另一端连接于脱气罐11,用于抽取脱气罐11内的气体,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脱气罐11的内部设置冷却装置14,使物料气体凝结,并再次回到脱气罐11中,进而达到了降低料液损失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冷却装置14包括冷凝器16、进水管17和出水管18,进水管17的一端连接于进水装置,另一端穿过脱气罐11的外壁,并且连接于冷凝器16,用于向冷凝器16内通入冷水,出水管18的一端连接于排水装置,另一端穿过脱气罐11的外壁,并且连接于冷凝器16,用于排出冷凝器16内的水。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冷却装置14,冷却装置14包括冷凝器16、进水管17和出水管18,进水管17的一端连接于进水装置,另一端穿过脱气罐11的外壁,并且连接于冷凝器16,用于向冷凝器16内通入冷水,冷凝器16的作用是冷却物料气体,冷凝器16可以采用传统的换热器,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冷却装置14,只要能够降低物料气体的温度即可,出水管18的一端连接于排水装置,另一端穿过脱气罐11的外壁,并且连接于冷凝器16,用于排出冷凝器16内的水,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冷水通入进水管17和冷凝器16,冷水在冷凝器16中将物料气体的温度降低,冷水的温度升高,在将温度升高的冷水从出水管18排出,进而达到降低物料气体的温度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脱气罐具有进料口19,冷凝器16设置在靠近进料口19的位置。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冷凝器16的位置,将冷凝器16设置在靠近进料口19的位置,物料气体被蒸发,并朝向进料口19的方向移动,当部分不凝气体和部分物料气体与冷却装置14接触时,物料气体会凝结,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再次回到脱气罐11中,进而达到提高冷凝器16的工作效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增加了液位控制装置4,液位控制装置4包括控制阀41、连接绳42和浮球43,控制阀41设置在进料管12伸入脱气罐11的一端,连接绳42的一端连接于控制阀41,另一端连接于浮球43,当物料与浮球43相接触时,控制阀41关闭进料管12。本实施例中,增加了液位控制装置4,液位控制装置4的作用是限制物料进入脱气罐11的速度,控制阀41设置在进料管12伸入脱气罐11的一端,连接绳42的一端连接于控制阀41,另一端连接于浮球43,当物料的液面在浮球43以下时,控制阀41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当物料的液面与浮球43相互接触时,浮球43浮起,控制阀41使进料管12关闭,物料停止进入脱气罐11,从而达到控制物料进入脱气罐11的速度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增加了清洗部,清洗部包括第一清洗管51和第二清洗管52,第一清洗管51的一端与进料管12相互连通,另一端插入脱气罐11的顶部,并向脱气罐11内延伸,第二清洗管52的一端与第一清洗管51相互连通,另一端从脱气罐11的侧部插入,并向脱气罐11的内部延伸,用于进入清洗液。本实施例中,增加了清洗部,清洗部的作用是清洗脱气罐11,当物料的脱气工作结束时,脱气部1需要清洗,将清洗液从进料管12灌入,清洗液流经进料管12、第一清洗管51和第二清洗管52,再进入脱气罐11中,对脱气罐11进行清洗,最后通过出料管13排出,从而完成清洗,通过设置第一清洗管51和第二清洗管52,使清洗液从多个方向进入脱气罐11中,进而达到快速清洗脱气罐11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清洗部还包括第一喷头53和第二喷头54,第一喷头53连接于第一清洗管51的另一端,第二喷头54连接于第二清洗管52的另一端,用于喷出清洗液。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清洗部,清洗部还包括第一喷头53和第二喷头54,第一喷头53连接于第一清洗管51的另一端,第二喷头54连接于第二清洗管52的另一端,通过设置第一喷头53和第二喷头54,使清洗液通过喷头对脱气罐11进行进一步的清洗,进一步达到清洗脱气罐11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增加了蝶阀6,蝶阀6设置在进料管12和第一清洗管51的连接位置,用于控制清洗液的进入量。本实施例中,增加了蝶阀6,蝶阀6设置在进料管12和第一清洗管51的连接位置,需要对物料进行脱气处理时,关闭蝶阀6,使物料从进料管12进入脱气罐11中,需要清洗脱气罐11时,开启蝶阀6,使清洗液同时从进料管12、第一清洗管51和第二清洗管52进入脱气罐11中,进而达到方便控制清洗液的进入量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增加了排出管8和均质机9,排出管8的一端连接于出料泵15,另一端连接于均质机9,用于将物料输送至均质机。本实施例中,增加了排料管和均质机9,排出管8的一端连接于出料泵15,另一端连接于均质机9,从脱气罐11中排出的物料通过出料泵15输送至排出管8和均质机9,均质机9可以防止物料中的脂肪球上浮,还能够获得稳定的、液相均匀的物料,使物料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