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肥料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3071发布日期:2019-04-13 01:3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肥料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肥料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肥料生产线。



背景技术:

生物肥料生产线通常包括粉碎机及肥料仓,粉碎机是将大尺寸的固体原料粉碎至要求尺寸的机械。粉碎机以高速撞击的形式粉碎固体原料,目前粉碎机对物料进行粉碎的过程中,振动较大,从而易产生较大噪音,对工厂坏境造成声污染;现有技术通常将粉碎好的生物肥堆放在肥料仓中,供下一步生产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生物肥料生产线,解决现有技术中生物肥料生产线中的粉碎机对物料进行粉碎的过程易产生较大振动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生物肥料生产线,包括:链式粉碎机、刮板机及生物肥料仓,所述链式粉碎机包括破碎装置及减振装置,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进料箱、破碎箱及转动锤机构,所述进料箱与所述破碎箱呈上下布置并相连通,所述破碎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转动锤机构内置于所述破碎箱;所述减振装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减振装置对称设置于所述破碎箱外壁的两侧;每个所述减振装置均包括弹性伸缩件、板簧及振动吸收柱,所述板簧的凹面正对所述破碎箱的外壁布置,且所述板簧凹面的两端均与所述破碎箱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伸缩件包括保护筒、第一弹簧、滑块及导向筒,所述保护筒包括与所述板簧的凸弧面中部固定连接的底盖及由所述底盖边缘向远离所述板簧的一侧延伸形成的筒状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弹簧内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底盖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筒包括顶盖及由所述顶盖边缘向所述底盖方向延伸形成的筒状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套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且可沿所述第一侧壁的轴向滑动;所述滑块内置于所述第二侧壁,且其一端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弹簧的远离所述底盖的一端;所述振动吸收柱的上端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所述振动吸收柱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生物肥料仓包括肥料仓本体、进料筒、出料筒、底盖、插销组件及补氧装置,所述进料筒、肥料仓本体及出料筒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并相连通;所述底盖遮盖于所述出料筒的下部开口,且其一侧边与所述出料筒的下部边缘铰接、另一侧边与所述出料筒通过所述插销组件连接;所述补氧装置包括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单向气阀、活塞及伸缩机构;所述第一气管水平布置,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穿过所述肥料仓本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肥料仓本体的内腔的中部;并且所述第一气管与所述肥料仓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管内置于所述肥料仓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活塞内置于所述第一气管,所述活塞的外周面紧密抵接于所述第一气管的内周面,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一气管滑动连接,且其滑动方向为所述第一气管的轴向;所述伸缩机构安装于所述肥料仓本体的外侧,所述伸缩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并驱动所述活塞沿所述第一气管的轴向往复滑动;所述第二气管竖直布置,所述第二气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气管具有所述出气口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气管的上端穿出肥料仓本体的顶板并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单向气阀内置于所述第二气管,且所述单项气阀受向下气流开启、受向上气流闭合;所述刮板机的进料口与所述破碎箱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刮板机的出料口与所述进料筒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所述破碎装置运转时产生的振动会传递至与其固定连接的两个所述板簧,使得板簧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吸收部分振动能量;所述板簧发生弹性形变会使所述弹性伸缩件做伸缩运动,进一步吸收振动能量;所述振动吸收柱的上端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所述振动吸收柱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使得被减弱的振动能量最终传递至地面,极大的降低了粉碎机对物料进行粉碎的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所述刮板机用于将粉碎后的物料输送至生物肥料仓储存;当所述肥料仓本体堆积满生物肥,所述伸缩机构驱动所述活塞向所述第一气管内置于所述肥料仓本体的一端运动时,所述活塞会将所述第一气管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出气口注入所述肥料仓本体的中部,避免所述生物肥料仓本体的中部的细菌缺氧,并且所述第一气管内的空气受到压缩,其气压高于外部环境气压,从而使得所述单项气阀的下端气压高于其上端气压,所述单向气阀处于闭合状态,避免了空气从所述第二气管的上端泄漏;所述伸缩机构驱动所述活塞向所述第一气管外端运动时,所述第一气管内形成负压状态,从而使得所述单项气阀的下端气压低于其上端气压,所述单向气阀处于开启状态,此时外部环境中的空气会通过所述第二气管进入所述第一气管,补充所述第一气管内的空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转动锤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生物肥料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生物肥料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生物肥料生产线,包括:链式粉碎机1、生物肥料仓2及刮板机3。

所述链式粉碎机1包括破碎装置11、减振装置12、负压风机13及隔灰网14。

所述破碎装置11包括进料箱111、破碎箱112及转动锤机构113,所述进料箱111与所述破碎箱112呈上下布置并相连通,所述破碎箱112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转动锤机构113内置于所述破碎箱112;所述转动锤机构113包括转轴1131、转盘1132及锤体1133,所述转轴1131与所述破碎箱112的侧壁转动连接并由外部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旋转;所述转盘1132为多个,多个所述转盘1132均与所述第一转轴1131同轴固定连接并沿其轴向依次排布;所述锤体1133为多个,多个所述锤体1133沿所述转盘的外缘圆周阵列布置;每个所述锤体1133均包括铁链11331及铁块11332,所述铁链11331的一端与所述转盘1132的外缘铰接,所述铁链11331的另一端与所述铁块11332铰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锤机构113在所述破碎箱112内相对设置有两个。

所述减振装置12为两个,两个所述减振装置12对称设置于所述破碎箱112外壁的两侧;每个所述减振装置12均包括弹性伸缩件121、板簧122及振动吸收柱123,所述板簧122的凹面正对所述破碎箱112的外壁布置,且所述板簧122凹面的两端均与所述破碎箱11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伸缩件121包括保护筒1211、第一弹簧1212、滑块1213、导向筒1214及波纹管1215,所述保护筒1211包括与所述板簧122的凸弧面中部固定连接的底盖12111及由所述底盖12111边缘向远离所述板簧122的一侧延伸形成的筒状的第一侧壁12112;所述第一弹簧1212内置于所述第一侧壁12112,且所述第一弹簧1212的一端与所述底盖12111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筒214包括顶盖2141及由所述顶盖2141边缘向所述底盖2111方向延伸形成的筒状的第二侧壁12142,所述第二侧壁12142套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2112,且可沿所述第一侧壁12112的轴向滑动;所述滑块1213内置于所述第二侧壁12142,且其一端与所述顶盖12141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弹簧1212的远离所述底盖12111的一端;所述振动吸收柱123的上端与所述顶盖12141固定连接、所述振动吸收柱123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破碎装置11运转时产生的振动会传递至与其固定连接的两个所述板簧122,使得板簧122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吸收部分振动能量;所述板簧122发生弹性形变会使所述弹性伸缩件121做伸缩运动,进一步吸收振动能量;所述振动吸收柱123的上端与所述顶盖12141固定连接、所述振动吸收柱123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使得被减弱的振动能量最终传递至地面,极大的降低了粉碎机对物料进行粉碎的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所述波纹管1215为弹性材质,所述波纹管1215套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2112,且其一端与所述底盖12111的外缘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12142密封连接,避免了灰尘及水汽进入所述保护筒1211及所述导向筒1214内部,对所述第一弹簧1212造成腐蚀。

所述破碎装置11运转时产生的振动会传递至与其固定连接的两个所述板簧122,使得板簧122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吸收部分振动能量;所述板簧122发生弹性形变会使所述弹性伸缩件121做伸缩运动,进一步吸收振动能量;所述振动吸收柱123的上端与所述顶盖12141固定连接、所述振动吸收柱123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使得被减弱的振动能量最终传递至地面,极大的降低了粉碎机对物料进行粉碎的过程中产生的振动。

优选的,所述振动吸收柱123的下端斜插于地面,并延伸至地面下方0.8~1.2m,且所述振动吸收柱123的下端向远离所述破碎装置11的一侧倾斜。

所述负压风机13进风端与所述进料箱111的内部连通,所述负压风机13的出风端与外部环境连通,使得所述进料箱111的内部形成负压环境,避免所述破碎箱112内的扬尘从所述进料箱111的进料口扩散到外部,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所述隔灰网14设置于所述负压风机13的进风端。

所述生物肥料仓2包括肥料仓本体21、进料筒22、出料筒23、底盖24、插销组件25及补氧装置26。

所述进料筒22、肥料仓本体21及出料筒23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并相连通。

所述底盖24遮盖于所述出料筒23的下部开口,且其一侧边与所述出料筒23的下部边缘铰接、另一侧边与所述出料筒23通过所述插销组件25连接;具体的,所述插销组件25包括第一对接部251、第二对接部252及插杆253,所述第一对接部251及所述第二对接部252均为管形,所述第一对接部251沿所述底盖24上远离其铰接端的一侧边布置,所述第二对接部252设置于所述出料筒23的下部边缘,并与所述第一对接部51同轴设置;所述插杆5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对接部251及所述第二对接部252。

所述补氧装置26包括第一气管261、第二气管262、单向气阀263、活塞264及伸缩机构265;所述第一气管261水平布置,所述第一气管261的一端穿过所述肥料仓本体21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肥料仓本体21的内腔的中部;并且所述第一气管261与所述肥料仓本体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管261内置于所述肥料仓本体21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口261a;所述出气口26a开设于所述第一气管261的下侧;所述活塞264内置于所述第一气管261,所述活塞264的外周面紧密抵接于所述第一气管261的内周面,所述活塞264与所述第一气管261滑动连接,且其滑动方向为所述第一气管261的轴向;所述伸缩机构265安装于所述肥料仓本体21的外侧,所述伸缩机构265的驱动端与所述活塞264固定连接,并驱动所述活塞264沿所述第一气管261的轴向往复滑动;所述第二气管262竖直布置,所述第二气管26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气管261具有所述出气口261a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气管262的上端穿出肥料仓本体21的顶板并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单向气阀263内置于所述第二气管262,且所述单项气阀263受向下气流开启、受向上气流闭合;本实施例,所述伸缩机构265为液压缸;所述单向气阀263包括第三弹簧2631、气密塞2632、第一挡圈2633及第二挡圈2634,所述第一挡圈2633与所述第二挡圈2634均同轴内置于所述第二气管262,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2631与所述气密塞2632均同轴内置于所述第二气管262,并设置于所述第一挡圈2633与所述第二挡圈2634之间;所述第三弹簧263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挡圈26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2631的上端与所述气密塞2632固定连接;所述气密塞2632的上端密封抵接于所述第二挡圈2634。

当所述肥料仓本体21堆积满生物肥,所述伸缩机构265驱动所述活塞264向所述第一气管261内置于所述肥料仓本体21的一端运动时,所述活塞264会将所述第一气管261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出气口261a注入所述肥料仓本体21的中部,避免所述生物肥料仓本体21的中部的细菌缺氧,并且所述第一气管261内的空气受到压缩,其气压高于外部环境气压,从而使得所述单项气阀263的下端气压高于其上端气压,所述单向气阀263处于闭合状态,避免了空气从所述第二气管262的上端泄漏;所述伸缩机构265驱动所述活塞264向所述第一气管261外端运动时,所述第一气管261内形成负压状态,从而使得所述单项气阀263的下端气压低于其上端气压,所述单向气阀263处于开启状态,此时外部环境中的空气会通过所述第二气管262进入所述第一气管261,补充所述第一气管261内的空气。

所述刮板机3包括机壳31、第一链轮32、第二链轮33及刮板链条34,所述第一链轮32及所述第二链轮33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机壳31内部的两端;所述刮板链条34的两端分别配合安装在所述第一链轮32与所述第二链轮33上;所述第一链轮32由外部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旋转;所述壳体31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31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刮板机3的进料口与所述破碎箱112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刮板机3的出料口与所述进料筒22连通。

实施例2:

请参阅图7~8,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补氧装置26还包括第二弹簧266、密封块267、顶针268、限位挡块269及橡胶头26a,所述第二弹簧266、密封块267及顶针268均内置于所述第一气管261,所述密封块267设置所述出气口261a处,并密封所述出气口261a,并且所述密封块261a与所述第一气管261滑动连接,且其滑动方向为所述第一气管261的轴向;所述第二弹簧266的一端与所述密封块26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6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管261内置于所述肥料仓本体21的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弹簧266的伸缩方向为所述第一气管261的轴向;所述顶针268的一端与所述活塞264固定连接、所述顶针268的另一端相对所述密封块267布置;当所述活塞264向所述第一气管261内置于所述肥料仓本体21的一端运动时,所述第一气管261内的气压会持续增高,直到所述顶针268顶开所述密封块267时,所述第一气管261内的高压空气会瞬间从所述出气口261a喷出,使得出气更加流畅;当所述伸缩机构265驱动所述活塞264向所述第一气管261外端运动时,所述顶针268远离所述密封块267,使得所述密封267块复位并密封于所述出气口261a处,减少生物肥从所述出气口261a进入所述第一气管261,避免生物肥对所述第一气管261造成堵塞。

所述限位挡块269内置于所述第一气管261,并与所述第一气管26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挡块269设置于所述密封块267远离所述第二弹簧266的一侧,使得所述密封块267刚好密封于所述出气口261a处。

所述橡胶头26a为球形弹性头,所述橡胶头26a固定于所述顶针268相对所述密封块267的一端,减小所述顶针268与所述密封块267碰撞时的冲击力。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