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1587发布日期:2019-06-19 01: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压紧板,后压紧板;

在所述前压紧板和后压紧板之间依次设置有多个进料侧支撑板、分离膜片和多个出料侧支撑板;其中,所述进料侧支撑板与所述出料侧支撑板以所述分离膜片作为间隔物间隔设置;所述前压紧板、后压紧板将所述进料侧支撑板、分离膜片和出料侧支撑板压紧并形成密封腔;

所述进料侧支撑板和所述出料侧支撑板是由丝网与树脂材料局部熔合而成的片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侧支撑板上设置有进料孔和出料孔;所述进料孔和出料孔分别连接于所述前压紧板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孔与所述出料孔的周围以及所述进料侧支撑板的板框周边设置有与所述丝网熔合在一起树脂覆盖层;

所述树脂覆盖层的一部分向所述进料侧支撑板的远离所述前压紧板的一侧延伸,由此在所述进料侧支撑板上形成曲折的流道,并在所述进料侧支撑板被其两侧的所述分离膜片夹紧后,形成一条从进料孔一直延伸到出料孔的连续的封闭流道空间;

所述出料侧支撑板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进料侧支撑板的流道的出料侧流道;所述出料侧支撑板设置有与所述进料侧支撑板的出料孔不同位置的出料侧出料孔;所述出料侧出料孔的周围设置有熔合树脂材料的覆盖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料孔和所述出料孔处的丝网不与树脂材料熔合,仅形成由丝网支撑的进料孔道和出料孔道;

在所述出料侧出料孔处的丝网不与树脂材料熔合,仅形成由丝网支撑的出料侧出料孔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为金属丝网;所述树脂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膜片定位梁;所述膜片定位梁与所述分离膜片、所述进料侧支撑板和所述出料侧支撑板的竖直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部上的定位槽嵌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压紧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离器支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梁的一端与所述分离器支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梁为“T”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料侧支撑板上还设置有一个通孔,其中,所述进料侧支撑板上的进料孔和出料孔分别连接于所述前压紧板上的油水混合物进料口和水出料口;所述进料侧支撑板上的出料孔为水出料孔,其中,进料孔和水出料孔处分别设置有一对进料侧液体汇集口支撑板,所述进料侧支撑板的流道通过液体汇集口支撑板与进料孔和水出料孔连通;所述出料侧支撑板上还设置有两个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进料侧支撑板上的进料空和出料孔的通孔;所述出料侧出料孔与所述前压紧板上的油出料口连接;所述出料侧出料孔处设置有一对出料侧对液体汇集口支撑板;所述出料侧出料孔为油出料孔;所述出料侧支撑板的流道通过出料侧液体汇集口支撑板与油出料孔连通;所述进料侧支撑板上的通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出料侧出料孔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膜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侧液体汇集口支撑板、出料侧液体汇集口支撑板为环形,具有孔状部,所述孔状部的直径与其对应的进料孔、水出料孔、或油出料孔的孔径相一致;在所述进料侧液体汇集口支撑板、出料侧液体汇集口支撑板的安装状态下,所述孔状部与对应的进料孔、水出料孔、或油出料孔相对齐;所述进料侧液体汇集口支撑板、出料侧液体汇集口支撑板的表面上设置有4个以环形圆心对称且等距间隔的凸台;所述进料侧液体汇集口支撑板、出料侧液体汇集口支撑板在凸台处与丝网焊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