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的虾油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2471发布日期:2019-09-20 22:1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基于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的虾油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的虾油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虾油是一种含有特别香味、味道鲜美的调味品,可以在烹调过程中作为调味料起增鲜作用,从而使饭菜的味道更佳鲜美独特。虾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对高血糖、高血脂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都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大规模生产虾油需要消耗大量的新鲜原料虾,会造成大量虾资源的浪费。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从被废弃的虾加工副产品中提取虾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水酶法通过酶解动植物细胞壁,使油脂得以释放,同时能有效回收蛋白质等功能成分。与压榨法、浸提法相比,水酶法不仅有利于提高虾油提取率,且有利于提升虾油的品质。

水酶法提取虾油的步骤为首先将虾加工副产品清洗干净,然后进行干燥后粉碎,添加蛋白酶后酶解一定时间,然后加入萃取溶剂后离心分离,最后取上清液蒸发浓缩后得到虾油。所以需要一种用于虾油提取的设备,可以完成虾副产品的清洗、干燥、粉碎、酶解、萃取、分离这六个步骤的处理工作。根据工艺流程可以将虾油提取设备分为虾副产品的清洗干燥粉碎设备和虾副产品的酶解萃取分离设备,其中虾副产品的清洗干燥粉粹设备已申请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8107934477;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821141777X);虾副产品的酶解萃取分离设备已申请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8108536320;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8212159173)。

因为虾油本身容易氧化,而茶多酚是良好的食物添加剂。茶多酚占茶叶干重的18%-36%,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远高于维生素,是维生素E的6-7倍,是维生素C的5-10倍。化学合成的维生素存在毒副作用,天然的维生素又怕光和高温,而茶多酚弥补了这些缺点。富含茶多酚的虾油能兼具抗氧化性,延长虾油的保质期,并且优化虾油的口味。所以设计一种基于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的虾油处理设备,在虾油流过茶叶过程中汲取茶叶中的茶多酚,这对于提升虾油品质,延长虾油保质期限,促进食品加工设备的科技含量,降低人工成本,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人们维持身体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为了在虾油流过茶叶时融入茶叶含有的茶多酚等物质,提供了一种基于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的虾油处理设备,将茶叶置于盛放室内,虾油流过处理室时,充分与盛放室内的茶叶充分接触以溶入茶多酚。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的虾油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室、顶盖、弹簧、拨动环、扣合球、盛放室、旋转平台、外圈、进油管、出油管、机泵。

所述处理室为中心轴线竖直的顶部开口的圆柱形壳体,所述处理室的顶部端面上,沿着端面的环形轮廓,加工成圆环形的扣合外环,所述扣合外环的外径小于处理室外径,所述扣合外环的内径大于处理室内腔的直径,在扣合外环的外侧和内侧分别形成外平台和内平台;所述处理室的底部中央处开设有出油口,与处理室内腔连通;所述处理室的底面,设有多个底座,将处理室支撑在工作台或地面上。

所述处理室顶端的扣合外环上,环绕处理室的中心轴线,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形的限定孔,所述扣合球的内侧球面装在限定孔中;所述处理室的外平台上从下到上依次装有弹簧和拨动环。

进一步讲,在拨动环上下移动时,所述弹簧始终对拨动环产生的向上的弹力。

所述弹簧套装在扣合外环的外侧,所述弹簧底部端面贴在外平台上;所述拨动环为中心轴线竖直的圆环,套装在扣合外环的外侧,所述拨动环的底面贴在弹簧顶部端面上。

所述拨动环的内侧面为倾斜面,所述拨动环的内侧面的底端区域紧靠在扣合外环的外圆柱面,所述拨动环的内侧面的顶端距离扣合外环的外圆柱面距离最大;所述扣合球被夹在拨动环内侧面和扣合外环之间的缝隙内;在自然状态下,所述扣合球的内侧球面凸起在扣合外环内侧;在拨动环被手动向下移动时,所述扣合球可以向拨动环侧方向移动。

进一步讲,所述限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扣合球的球径。

进一步讲,所述拨动环在最高位置时,拨动环的顶面与扣合外环的顶面共面,并且此时扣合球露出在扣合外环内部的球面最多。

进一步讲,所述拨动环在最低位置时,所述扣合球的内侧球面与扣合外环的内侧圆柱面相切。

所述顶盖为中线轴线竖直的底部开口的圆柱形壳体,安装在处理室的顶部;所述顶盖的顶部开设有进油口,所述顶盖的顶盖内腔顶面,环绕顶盖中心轴线均匀开设有多个喷油孔,所述喷油孔与进油口在顶盖的内部连通;所述顶盖的底部端面加工有圆环形的扣合内环,所述扣合内环的外圆柱面上,环绕扣合内环中心轴线开设有扣合环槽。

进一步讲,所述扣合内环的外径等于扣合外环的内径;所述扣合内环的高度与扣合外环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讲,所述顶盖与处理室装配时,所述扣合环槽与限定孔在同一高度;所述扣合内环的底端面与所述处理室的内平台共面;所述扣合球露出在扣合外环内部的球面嵌在扣合环槽内。

所述盛放室为螺旋扇叶形壳体,顶部开设有填料口,所述盛放室的底部开设有底部插孔,竖直套在旋转平台顶面的立柱上;所述盛放室的壳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细孔;所述盛放室的内装满绿茶。

所述旋转平台为中心轴线竖直的圆环形,所述旋转平台的顶面设有立柱,所述旋转平台的底面环绕旋转平台中心轴线均匀嵌装有多个滚柱,所述滚柱在处理室内腔的底面滚动;所述旋转平台的外圆柱面上环绕旋转平台中心轴线均匀嵌装有多个滚珠;所述外圈为圆环形,套装在旋转平台的外圆柱面上,所述滚珠在外圈的内侧圆柱面上滚动。

进一步讲,所述外圈的外径等于处理室内腔的内径。

进一步讲,所述滚柱为内端细外端粗的锥形柱,所述滚柱和滚珠的大部分体积都嵌入旋转平台内。

所述进油管的末端接在顶盖的进油口上,所述出油管的起始端接在处理室的出油口上,所述出油管的末端接在机泵的入口端。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所述进油管的起始端接与虾油提取设备连接,所述机泵的出口与虾油的储存设备连接。

所述盛放室内的绿茶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茶叶,富含抗氧化性的茶多酚。

所述盛放室的螺旋形壳体内腔具备一定宽度,在倒置盛放室时,茶叶从盛放室的填料口中掉落,在设备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盛放室中的绿茶。

所述顶盖内腔顶部的喷油孔的孔径相进油口较小,在机泵抽取处理室内的空气或虾油时,所述处理室内腔产生较大负压,虾油从喷油孔竖直向下喷射,当虾油的冲击力达到一定强度时,螺旋形的盛放室在处理室内腔中转动。虾油从盛放室的壳壁上细孔中流出,汇集在处理室内腔的底部,最终从出油口流出。

向下推动拨动环后,将顶盖的扣合内环竖直向下插入处理室内腔,顶盖的扣合内环将扣合球向外挤推,待扣合内环底部端面与内平台共面后,松开拨动环,弹簧将拨动环向上顶起,扣合球被拨动环向内推动,扣合球的内侧部分球面嵌入扣合环槽中,将顶盖锁定在处理室顶部。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的虾油处理设备具有如下优点:

(1)盛装茶叶的盛放室设计成螺旋状,在虾油的喷射下转动虾油与茶叶混合均匀;

(2)利用扣合环槽、拨动环、弹簧、扣合球组成的扣合结构,轻松将顶盖锁定在处理室顶部;

(3)旋转平台与滚柱和滚球结合,实现旋转平台在处理室内腔底部的平稳转动。

所以,这种基于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的虾油处理设备,将茶叶置于盛放室内,虾油流过处理室时,充分与盛放室内的茶叶充分接触以溶入茶多酚,富含茶多酚的虾油能兼具抗氧化性,延长虾油的保质期,并且优化虾油的口味,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人们维持身体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设备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处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驱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顶盖和处理室的顶部视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顶盖和处理室的底部视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顶盖和处理室的拆解示意图。

图7是盛放室和处理室的拆解示意图。

图8是旋转平台和处理室的拆解示意图。

图9是拨动环、弹簧和处理室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沿着处理室竖直剖切后的拨动环、弹簧和处理室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自然状态下的拨动环和处理室的装配剖视图。

图12是向下移动拨动环后扣合球向外移动时的拨动环和处理室的装配剖视图。

图13是顶盖的扣合环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顶盖内腔的喷油孔的位置示意图。

图15是盛放室和旋转平台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6是盛放室和旋转平台的拆解示意图。

图17是外圈和旋转平台的顶部视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外圈和旋转平台的底部视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外圈和旋转平台的拆解示意图。

图20是机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泵壳剖开后的机泵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处理室、101-扣合外环、102-限定孔、103-外平台、104-内平台、105-处理室内腔、106-出油口、107-底座、2-顶盖、201-进油口、202-顶盖内腔、203-喷油孔、204-扣合内环、205-扣合环槽、3-弹簧、4-拨动环、401-凹槽、5-扣合球、6-盛放室、601-填料口、602-底部插孔、7-旋转平台、701-立柱、702-滚柱、703-滚珠、8-外圈、9-进油管、10-出油管、11-机泵、1101-电机、1102-泵壳、1103-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的虾油处理设备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基于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的虾油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室1、顶盖2、弹簧3、拨动环4、扣合球5、盛放室6、旋转平台7、外圈8、进油管9、出油管10、机泵11。

如图5、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所述处理室1为中心轴线竖直的顶部开口的圆柱形壳体,所述处理室1的顶部端面上,沿着端面的环形轮廓,加工成圆环形的扣合外环101,所述扣合外环101的外径小于处理室1外径,所述扣合外环101的内径大于处理室内腔105的直径,在扣合外环101的外侧和内侧分别形成外平台103和内平台104;所述处理室1的底部中央处开设有出油口106,与处理室内腔105连通;所述处理室1的底面,设有多个底座107,将处理室1支撑在工作台或地面上。

所述处理室1顶端的扣合外环101上,环绕处理室1的中心轴线,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形的限定孔102,所述扣合球5的内侧球面装在限定孔102中;所述处理室1的外平台103上从下到上依次装有弹簧3和拨动环4。

进一步讲,在拨动环4上下移动时,所述弹簧3始终对拨动环4产生的向上的弹力。

所述弹簧3套装在扣合外环101的外侧,所述弹簧3底部端面贴在外平台103上;所述拨动环4为中心轴线竖直的圆环,套装在扣合外环101的外侧,所述拨动环4的底面贴在弹簧3顶部端面上。

所述拨动环4的内侧面为倾斜面,所述拨动环4的内侧面的底端区域紧靠在扣合外环101的外圆柱面,所述拨动环4的内侧面的顶端距离扣合外环101的外圆柱面距离最大;所述扣合球5被夹在拨动环4内侧面和扣合外环101之间的缝隙内;在自然状态下,所述扣合球5的内侧球面凸起在扣合外环101内侧;在拨动环4被手动向下移动时,所述扣合球5可以向拨动环4侧方向移动。

进一步讲,所述限定孔102的孔径小于所述扣合球5的球径。

进一步讲,所述拨动环4在最高位置时,拨动环4的顶面与扣合外环101的顶面共面,并且此时扣合球5露出在扣合外环101内部的球面最多。

进一步讲,所述拨动环4在最低位置时,所述扣合球5移动到最外端时,所述扣合球5的内侧球面与扣合外环101的内侧圆柱面相切。

进一步讲,所述拨动环4的外圆柱面上,环绕拨动环中线轴线加工有凹槽401,在移动波动环时增大手掌和拨动环4之间的摩擦。

如图6、图13、图14所示,所述顶盖2为中线轴线竖直的底部开口的圆柱形壳体,安装在处理室1的顶部;所述顶盖2的顶部开设有进油口201,所述顶盖2的顶盖内腔202顶面,环绕顶盖中心轴线均匀开设有多个喷油孔203,所述喷油孔203与进油口201在顶盖2的内部连通;所述顶盖2的底部端面加工有圆环形的扣合内环204,所述扣合内环204的外圆柱面上,环绕扣合内环中心轴线开设有扣合环槽205。

进一步讲,所述扣合内环204的外径等于扣合外环101的内径;所述扣合内环204的高度与扣合外环101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讲,所述顶盖2与处理室1装配时,所述扣合环槽205与限定孔102在同一高度;所述扣合内环204的底端面与所述处理室1的内平台104共面;所述扣合球5露出在扣合外环101内部的球面嵌在扣合环槽205内。

如图7、图15、图16所示,所述盛放室6为螺旋扇叶形壳体,顶部开设有填料口601,所述盛放室6的底部开设有底部插孔602,竖直套在旋转平台7顶面的立柱701上;所述盛放室6的壳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细孔;所述盛放室6的内装满绿茶。

如图8、图17、图18、图19所示,所述旋转平台7为中心轴线竖直的圆环形,所述旋转平台7的顶面设有立柱701,所述旋转平台7的底面环绕旋转平台中心轴线均匀嵌装有多个滚柱702,所述滚柱702在处理室内腔105的底面滚动;所述旋转平台7的外圆柱面上环绕旋转平台中心轴线均匀嵌装有多个滚珠703;所述外圈8为圆环形,套装在旋转平台7的外圆柱面上,所述滚珠703在外圈8的内侧圆柱面上滚动。

进一步讲,所述外圈8的外径等于处理室内腔105的内径。

进一步讲,所述滚柱702为内端细外端粗的锥形柱,所述滚柱702和滚珠703的大部分体积都嵌入旋转平台7内。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进油管9的末端接在顶盖2的进油口201上,所述出油管10的起始端接在处理室1的出油口106上,所述出油管10的末端接在机泵11的入口端。

所述进油管9的起始端接与虾油提取设备连接,所述机泵11的出口与虾油的储存设备连接。

所述盛放室6内的绿茶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茶叶,富含抗氧化性的茶多酚。

所述盛放室6的螺旋形壳体内腔具备一定宽度,在倒置盛放室6时,茶叶从盛放室6的填料口601中掉落,在设备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盛放室6中的绿茶。

所述顶盖内腔202顶部的喷油孔203的孔径相对进油口孔径较小,在机泵11抽取处理室1内的空气或虾油时,所述处理室内腔105产生较大负压,虾油从喷油孔203竖直向下喷射,当虾油的冲击力达到一定强度时,螺旋形的盛放室6在处理室内腔105中转动。虾油从盛放室6的壳壁上细孔中流出,汇集在处理室内腔105的底部,最终从出油口106流出。

安装顶盖2时,向下推动拨动环4后,将顶盖2的扣合内环204竖直向下插入处理室内腔105,顶盖2的扣合内环204将扣合球5向外挤推,待扣合内环204底部端面与内平台104共面后,松开拨动环4,弹簧3将拨动环4向上顶起,扣合球5被拨动环4向内推动,扣合球5的内侧部分球面嵌入扣合环槽205中,将顶盖2锁定在处理室1顶部。

取下顶盖2时,向下推动拨动环4后,同时向上提起顶盖2,顶盖2的扣合内环204将扣合球5向外挤推,扣合球5的内侧部分球面脱离扣合环槽205,顶盖2就能从处理室1上取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