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氯氢硅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5013发布日期:2019-06-26 01:46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氯氢硅尾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氯氢硅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氯氢硅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生产企业采用的三氯氢硅生产工艺普遍为改良西门子法,在生产三氯氢硅的同时,有一定量的尾气需要淋洗吸收,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使用烧碱进行淋洗吸收。但烧碱价格较高,造成生产成本较高;另外淋洗过程采用循环泵对淋洗液进行重复利用,但尾气中氯硅烷在淋洗过程中会水解产生二氧化硅,循环利用会对喷淋头造成堵塞;淋洗塔(池)在放渣时,液体比较稠,淋洗水泵不能正常开启,影响正常使用;淋洗过程中碱度不好控制,若偏酸容易腐蚀管道、设备,若偏碱容易造成浪费,总之造成较高的维护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三氯氢硅尾气处理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三氯氢硅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淋洗塔、中和反应池、沉降池、板框压滤机;还包括石灰罐A、石灰罐B、水塔、潜水泵、螺杆泵、pH测量装置;

所述中和反应池从左至右依次为反应区A、溢流区、反应区B;所述溢流区与反应区A之间有左挡滤板;所述溢流区与反应区B之间有右挡滤板;所述左挡滤板与右挡滤板之间有阻隔板;所述左挡滤板、右挡滤板、阻隔板的底部均固定在中和反应池的池底;所述反应区A与反应区B组成的区域为U型;

所述左挡滤板下半部分为实心的挡板;所述左挡滤板上半部分为均布滤孔的滤板A;所述滤板A可拆卸固定在实心的挡板上;所述右挡滤板与左挡滤板结构相同;所述阻隔板中心偏上处连接有溢流管;

所述反应区A、反应区B内均有搅拌装置;所述反应区A、反应区B的底部均通过管道连接有螺杆泵;所述石灰罐A与反应区A相照应;所述石灰罐B与反应区B相照应;

所述水塔与溢流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pH测量装置安装在溢流区内;

所述沉降池从右至左依次为一级沉降区、二级沉降区、清液区;所述一级沉降区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螺杆泵;所述一级沉降区与二级沉降区之间通过间隔墙隔开;所述间隔墙上部安装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左侧安装有阀门;所述清液区与二级沉降区之间通过滤板B隔开;所述清液区内安装有潜水泵;

所述淋洗塔通过管道与中和反应池的反应区A连接;所述溢流区通过溢流管与沉降池的一级沉降区连接;所述潜水泵与淋洗塔的喷淋管道连接;所述螺杆泵均与板框压滤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石灰罐A、石灰罐B底部均有螺旋输送器。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原理:

本新型包括淋洗塔、中和反应池、沉降池、板框压滤机,还包括石灰罐A、石灰罐B、水塔、潜水泵、螺杆泵、pH测量装置。

本装置首先通过石灰罐A、石灰罐B下部安装的螺旋输送器往已经注入清水的中和反应池的反应区A、反应区B输送熟石灰粉,同时反应区A、反应区B内的搅拌装置开启,通过中和反应,控制pH值在8~10,中和后的碱液通过中和反应池溢流区内的溢流管进到沉降池内。进入到沉降池的碱液首先在一级沉降区沉降,一级沉降区上部分的为一级清碱液;一级清碱液经由管道进入二级沉降区,经由滤板B后进入清液区,此时一级清碱液经过滤板B后成为澄清碱液。澄清碱液经过潜水泵被抽入喷淋管道内。喷淋管道则喷洒澄清碱液,对进入淋洗塔的尾气进行淋洗。淋洗后的废液最后则落在淋洗塔底部,从管道流入中和反应池中,没反应完全的氯化氢则可以在中和反应池内继续进行中和。

由于熟石灰并不是完全溶解于水中,以及淋洗后的废液还有一定的固体物因此会产生沉淀渣,一部分沉淀渣通过中和反应池的反应区A、反应区B下的螺杆泵输送出来;一部分沉淀渣通过沉降池的一级沉降区下的螺杆泵输送出来。螺杆泵输送出来的沉淀渣最后都送入到板框压滤机中。

pH测量装置安装在溢流区中,现场操作人员若发现pH值较低,则可将螺旋输送器开启往混合中和反应池内补充石灰,同时开启搅拌装置,控制pH为8~10;若发现pH值较高则可开启溢流区上的水塔注入清水并停止加石灰。且由于有沉淀渣输送去板框压滤机,因此会带走部分液体会导致液体减少,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清水。

中和反应池内设置溢流区目的在于,搅拌过程中会使反应区变得浑浊,因此通过溢流区的左挡滤板与右挡滤板上的滤板A简易过滤一下。滤板A上的滤孔大于滤板B的滤孔,根据需要选择能建议过滤但又不容易堵塞的滤孔直径。滤板A可拆卸,则可定期拆下产生堵塞的滤板,安装新滤板,随后将堵塞的滤板进行清洗,重复利用。沉降池内的滤板B则是为了进一步的过滤,一级清碱液经过沉降后已经大大减少了杂质,只经过滤板B的精细过滤,能保证得到的澄清碱液内的杂质更少,减少喷头堵塞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便使用熟石灰制作碱液,且避免了熟石灰溶解度低有大量固体沉淀物的弊端,大大降低了原有技术使用烧碱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潜水泵抽取沉降池的澄清碱液上塔,喷头不易堵塞,且吸收效果好;本实用新型沉降池的清液区内的液体始终保持澄清状态,保证潜水泵的正常运行;淋洗塔内喷淋的澄清碱液的pH值可控制,避免偏酸对设备造成腐蚀,或者偏碱造成浪费;本实用新型的滤板A、滤板B均可拆卸更换清理,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中:1、淋洗塔;2、中和反应池;3、沉降池;4、板框压滤机;5、石灰罐A;6、石灰罐B;7、水塔;8、潜水泵;9、螺杆泵;10、pH测量装置;11、反应区A;12、溢流区;13、反应区B;14、左挡滤板;15、右挡滤板;16、阻隔板;17、滤板A;18、溢流管;19、搅拌装置;20、挡板;21、一级沉降区;22、二级沉降区;23、清液区;24、间隔墙;25、出液管;26、阀门;27、滤板B;28、喷淋管道;29、沉淀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三氯氢硅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淋洗塔1、中和反应池2、沉降池3、板框压滤机4;还包括石灰罐A5、石灰罐B6、水塔7、潜水泵8、螺杆泵9、pH测量装置10。

中和反应池2从左至右依次为反应区A11、溢流区12、反应区B13。溢流区12与反应区A11之间有左挡滤板14;溢流区12与反应区B13之间有右挡滤板15;左挡滤板14与右挡滤板15之间有阻隔板16;左挡滤板14、右挡滤板15、阻隔板16的底部均固定在中和反应池2的池底;反应区A11与反应区B13组成的区域为U型。

左挡滤板14下半部分为实心的挡板20;左挡滤板14上半部分为均布滤孔的滤板A17;滤板A17可拆卸固定在实心的挡板20上;右挡滤板15与左挡滤板14结构相同;阻隔板16中心偏上处连接有溢流管18。

反应区A11、反应区B13内均有搅拌装置19;反应区A11、反应区B13的底部均通过管道连接有螺杆泵9;石灰罐A5与反应区A11相照应;石灰罐B6与反应区B13相照应。

水塔7与溢流区12通过管道连接;pH测量装置10安装在溢流区12内。

沉降池3从右至左依次为一级沉降区21、二级沉降区22、清液区23。一级沉降区21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螺杆泵;一级沉降区21与二级沉降区22之间通过间隔墙24隔开;间隔墙24上部安装有出液管25;出液管25左侧安装有阀门26;清液区23与二级沉降区22之间通过滤板B27隔开;清液区23内安装有潜水泵8。

淋洗塔1通过管道与中和反应池2的反应区A11连接;溢流区12通过溢流管18与沉降池3的一级沉降区21连接;潜水泵8与淋洗塔1的喷淋管道28连接;螺杆泵9均与板框压滤机4连接。

如图1所示,大箭头表示淋洗塔1中喷淋过后的废液的流经方向:由淋洗塔1流出后,流入到中和反应池2的反应区A11与反应区B13内。小箭头表示的是中和反应池2内溢流区12中的碱液的流经方向:经过溢流管18流入到沉降池3后,经过一级沉降区21、二级沉降区22,最后进入清液区23后,由潜水泵8抽吸进入喷淋管道28内。

如图2所示,反应区A11与反应区B13底部有沉积的沉淀渣29,沉淀渣29则通过螺杆泵9输送出去,随后在板框压滤机4处进行压滤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