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材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2857发布日期:2019-08-13 22:4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基材涂布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极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来说,是一种基材涂布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源需求量迅速增加,由此带来包括电池行业的良好机遇。电池行业产值猛增至数千亿元,为消费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等众多行业提供基础。

其中,极片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量同步提升。基材表面于涂布设备涂布浆料后,由干燥设备进行干燥,从而制得所需的极片。作为极片产线的中间环节,涂布设备起着承前启后的连接作用。

现有的涂布设备由于种种限制,布局结构不甚合理,造成极片产线布局受限、设备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多,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不利于极片的产量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材涂布机,于同侧实现原始基材的输入与制品基材的输出,优化产线布局结构,使极片产线紧凑化,节约厂房空间、降低设备布放难度,有效地减少制造成本与场地要求,利于极片的产量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材涂布机,包括机架与涂布单元,所述机架具有同侧设置的放料入口端与收料出口端,基材依次经过所述放料入口端、所述涂布单元与所述收料出口端,所述涂布单元用于实现对所述基材的浆料涂布与导向牵引。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机架还包括干燥连接端,用于实现所述基材对干燥设备的输出与回收,所述干燥连接端与所述收料出口端异侧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燥连接端包括干燥出口子端与干燥入口子端,所述基材依次经过所述放料入口端、所述涂布单元、所述干燥出口子端、所述干燥设备、所述干燥入口子端与所述收料出口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燥出口子端与所述干燥入口子端同侧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材涂布机还包括导向辊,所述基材张紧连接所述涂布单元与所述导向辊,所述导向辊用于实现对所述基材的导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涂布单元包括涂布背辊与涂布端子,所述基材张紧绕设于所述涂布背辊的外周面,所述涂布端子用于对所述涂布背辊周面上的基材涂布浆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涂布背辊包括背辊辊体与用于驱动所述背辊辊体旋转的驱动源,所述基材张紧绕设于所述背辊辊体的外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涂布单元还包括弹性压辊,用于压迫所述涂布背辊周面上的基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材涂布机还包括平滑调节机构,用于压迫或释放所述基材而使后者保持平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滑调节机构包括平滑调节辊与平滑驱动端,所述平滑调节辊可沿径向滑动地作用于所述基材,所述平滑驱动端用于驱动所述平滑调节辊径向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于机架上同侧设置放料入口端与收料出口端,使基材依次经过放料入口端、涂布单元与收料出口端,于同侧实现原始基材的输入与制品基材的输出,规避传统的头进尾出的布局弊端,优化产线布局结构,使极片产线紧凑化,节约厂房空间、降低设备布放难度,有效地减少制造成本与场地要求,利于极片的产量提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材涂布机及自同步式涂布干燥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材涂布机的平滑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0-自同步式涂布干燥线,0100-基材涂布机,0110-机架,0111-放料入口端,0112-收料出口端,0113-干燥连接端,0120-涂布单元,0121-涂布背辊,0122-涂布端子,0123-弹性压辊,0130-导向辊,0140-平滑调节机构,0141-平滑调节辊,0142-平滑驱动端,0200-干燥热辊,0300-张力检测辊,0400-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基材涂布机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基材涂布机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基材涂布机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基材涂布机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基材涂布机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基材涂布机0100,包括机架0110与涂布单元0120。其中,机架0110具有同侧设置的放料入口端0111与收料出口端0112,于同侧实现原始基材的输入与制品基材的输出。

可以理解,放料入口端0111用于供原始基材输入机架0110内。原始基材即未涂布浆料的基材,亦称放料基材。例如,原始基材成卷地套设于放卷装置上,随放卷装置的旋转而展开释放,进而输入基材涂布机0100内进行涂布。

可以理解,原始基材经涂布浆料后得到涂布后的基材。在仅具有涂布环节的极片产线中,制品基材即为涂布后的基材;在由基材涂布机0100与干燥设备串联而成的极片产线中,制品基材指原始基材经涂布并干燥后得到的极片产品。

相较于现有极片产线的头进尾出的水平一字型布局方式,基材涂布机0100可使产线实现循环闭合式的材料供应与产品收卷,产线结构紧凑,有效地减少场地占用,节约产线大量增加的场地成本。

其中,于基材涂布机0100内,基材依次经过放料入口端0111、涂布单元0120与收料出口端0112。于放料入口端0111与涂布单元0120之间,基材为原始基材;于涂布单元0120与收料出口端0112之间,基材为制品基材。

放料入口端0111与收料出口端0112的相对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决定。例如,放料入口端0111与收料出口端0112沿铅垂方向布置于机架0110的同侧表面上,提高竖直方向的空间利用率,减少水平方向的场地占用。示范性地,放料入口端0111与收料出口端0112比邻设置并保持连通,从而共享一端口而简化结构。

示范性地,机架0110还包括干燥连接端0113,干燥连接端0113用于实现基材对干燥设备的输出与回收,以便基材涂布机0100与干燥设备进一步组成极片产线。可以理解,经干燥连接端0113输出的基材为涂布后的基材,经干燥连接端0113回收的基材为制品基材。

其中,干燥连接端0113与收料出口端0112异侧设置,实现基材涂布机0100与干燥设备的合理排布,便于极片产线的布局安置。例如,干燥连接端0113可位于机架0110的上表面,或者位于收料出口端0112所在侧的对侧。

示范性地,干燥连接端0113包括干燥出口子端与干燥入口子端。在一个完整的加工过程,基材依次经过放料入口端0111、涂布单元0120、干燥出口子端、干燥设备、干燥入口子端与收料出口端0112,依次接受涂布与干燥加工,并实现于同侧的送料与收料。

干燥出口子端与干燥入口子端的相对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且分别与收料出口端0112保持异侧。示范性地,干燥出口子端与干燥入口子端同侧设置于机架0110上。示范性地,干燥出口子端与干燥入口子端比邻设置并保持连通,形成连通的一体开口。

涂布单元0120用于实现对基材的浆料涂布与导向牵引。换言之,一方面,涂布单元0120可对基材施加导向作用与牵引力,使基材可靠平稳地动态保持于涂布单元0120上;另一方面,涂布单元0120用于将浆料涂布于基材的表面,完成涂布目的。

涂布单元0120的实现方式众多。示范性地,涂布单元0120包括涂布背辊0121与涂布端子0122。其中,基材张紧绕设于涂布背辊0121的外周面,涂布端子0122用于对涂布背辊0121的外周面上的基材的表面涂布浆料。

换言之,涂布背辊0121用于实现对基材的导向牵引,使基材保持稳定张紧,以便均匀涂布浆料。基材的浆料涂布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挤压涂布、转移涂布、凹版涂布中的一者或数者的结合。相应地,涂布端子0122可采不同的结构形式。

例如,在挤压涂布方式中,涂布背辊0121与涂布端子0122相对设置,浆料自涂布端子0122中流出,并刮刷涂布于自涂布背辊0121与涂布端子0122之间穿过的基材上。其中,涂布端子0122可以是刮刀、磨头等类型。

又如,在转移涂布方式中,涂布端子0122为涂布辊,涂布背辊0121与涂布辊轴向平行地相对设置。涂布辊的表面布满浆料,浆料于涂布背辊0121与涂布辊的相对作用下转移至自二者之间穿过的基材的表面,实现均匀涂布。

示范性地,涂布背辊0121包括背辊辊体与用于驱动背辊辊体旋转的驱动源,基材张紧绕设于背辊辊体的外周面上。驱动源的实现方式众多,包括驱动电机、液压马达等类型。

示范性地,涂布背辊0121包括背辊辊体与用于驱动背辊辊体旋转的驱动源,基材张紧绕设于背辊辊体的外周面。驱动源的实现方式众多,包括驱动电机、液压马达等类型。示范性地,背辊辊体为刚性结构,保证结构稳定。示范性地,背辊辊体为钢制,保证较佳的刚强度。

示范性地,涂布单元0120还包括弹性压辊0123,用于压迫涂布背辊0121周面上的基材。由于弹性压辊0123的压迫作用,基材与涂布背辊0121的外周面的摩擦阻尼增大,增强涂布背辊0121的导向牵引作用,基材于涂布背辊0121上贴附更为紧密稳定,保证浆料涂布均匀。弹性压辊0123具有弹性结构,以弹性作用而实现压迫。弹性压辊0123可由不同的弹性材料制成,包括橡胶、塑料等类型。

示范性地,基材涂布机0100还包括导向辊0130,基材张紧连接涂布单元0120与导向辊0130。导向辊0130用于实现对基材的导向,使基材沿所需的路径趋于所需的位置。示范性地,导向辊0130可为一至复数个,根据所需的导向方向而决定。

请参阅图2,示范性地,基材涂布机0100还包括平滑调节机构0140,用于压迫或释放基材而使后者保持平滑,防止起皱。当基材过紧时,平滑调节机构0140适度释放基材而减小作用力,使之松弛平滑;当基材过松时,平滑调节机构0140适度压迫基材而增大作用力,使之张紧平滑。

示范性地,平滑调节机构0140包括平滑调节辊0141与平滑驱动端0142,平滑调节辊0141可沿径向滑动地作用于基材,平滑驱动端0142用于驱动平滑调节辊0141径向滑动。其中,基材张紧于平滑调节辊0141上。示范性地,平滑驱动端0142包括驱动手柄、驱动电机、伸缩缸等类型。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同步式涂布干燥线1000,包括基材涂布机0100、干燥热辊0200、张力检测辊0300与控制电路0400,用于通过干燥热辊0200的转速的反馈调节,实现涂布背辊0121与干燥热辊0200的辊面线速度的同步。

其中,涂布背辊0121、张力检测辊0300与干燥热辊0200由极片基材依次张紧连接。由于张紧作用,涂布背辊0121与干燥热辊0200分别对极片基材施加牵引力。若涂布背辊0121与干燥热辊0200的辊面速度不一致,势必造成极片基材的受力失衡,引起极片基材打滑、磨损甚至断裂,影响连续生产。

基于张紧作用,位于涂布背辊0121与干燥热辊0200之间的张力检测辊0300即可用于检测极片基材的张力,从而间接反映前二者的同步性。示范性地,张力检测辊0300上布设压力传感器(例如应变计),从而感测张力。

控制电路0400用于根据张力检测辊0300的检测值调节干燥热辊0200的转速。以涂布背辊0121的辊面线速度作为基准速度而保持不变,仅反馈调节干燥热辊0200的转速即可实现同步目的。

示范性地,控制电路0400可为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搭建的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具有加减乘除、微积分、比较放大等基本功能。例如,控制电路0400可基于特定的控制芯片而搭建,集约简化电路结构。

示范性地,控制电路0400包括比较器与运算器。比较器用于比较张力检测辊0300的检测值的变化值与允许阈值,运算器用于根据比较器的比较结果计算干燥热辊0200的转速调节量。

例如,当张力检测辊0300的检测值之增加值大于允许阈值时,增大干燥热辊0200的转速至允许范围;当张力检测辊0300的检测值之衰减值小于允许阈值时,减小干燥热辊0200的转速至允许范围。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