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硝催化剂再生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8164发布日期:2019-08-03 17:0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硝催化剂再生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催化剂再生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脱硝催化剂再生池。



背景技术:

催化剂装置也称作SCR选择性催化装置,所用SCR脱硝催化剂的失活有很多原因。

原因之一:是催化剂表面或孔道堵塞。SCR脱硝催化过程中,催化剂孔装置会慢慢堵塞并形成一层薄壁,薄壁的厚度约为1~100μm,降低了烟气与催化剂的有效接触,导致不能将NOx和NH3转化成N2和H2O。为了尽可能提高SCR脱硝催化剂的使用效率,进行了大量的催化剂表面积孔道堵塞清理方法的研究,包括蒸汽清灰方式、人工清理方式。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还是会出现堵塞现象;还有的采取了振动措施,振动装置通过振动可以松动积灰,但是这种方式有可能让松散的积灰落入SCR脱硝催化剂孔道中;这些增加的装置并没有实现催化剂的再生,而是进一步增大了堵塞的几率。同时这些清灰布置并没有清理掉催化剂脱硝装置运行过程中的积灰。

原因之二:催化剂活性成分中毒。烟气中的有毒成分,如As、K、Na,会在催化剂表面富集,而使催化剂中毒。例如砷会富集在催化剂表面和内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原因之三:催化剂磨损损失。烟气中灰尘流经催化剂时,会造成催化剂的磨损,导致催化剂活性成分减少,同时反应截面积减少。催化剂磨损造成的活性降低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烟气中的飞灰流经催化剂不仅造成催化剂磨损,还会造成催化剂表面积灰的磨损;同时,烟气中的飞灰被截留,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新的表面覆盖物,阻碍烟气的扩散。

在催化剂再生制造业中,使用过的催化剂模块再生制造时都需要进行清洗,该清洗一般是在再生池中进行。

现有技术中,存在废催化剂模块普遍通过吊装设备吊装进入催化剂再生池,废催化剂模块进入再生池的过程中容易与催化剂再生池的侧面发生碰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脱硝催化剂再生池,解决了废催化剂模块普遍通过吊装设备吊装进入催化剂再生池,废催化剂模块进入再生池的过程中容易与催化剂再生池的侧面发生碰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脱硝催化剂再生池,包括催化剂再生池、方形的框架,所述催化剂再生池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滑杆,所述滑杆的下端穿过催化剂再生池的底部并延伸到内部,所述滑杆的上端通过固定组件与催化剂再生池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与催化剂再生池的侧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滑杆的上端到催化剂再生池的顶部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滑杆上均套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处于自然状态时的长度等于滑杆的长度,所述方形框架相对的两侧分别通过滑动组件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方形框架能够沿滑杆的长度方向上下滑动,所述滑动组件位于弹性部件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相对的两侧之间设置有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环、挂耳、紧固螺栓,所述挂耳与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挂耳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滑杆的上端,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挂耳上的螺纹孔与催化剂再生池的侧面连接。

进一步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滑动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为螺旋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套设在滑杆上与滑杆滑动连接的滑动环、与滑动环固定连接的U型片、以及安装螺栓,所述U型片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方形框架的四角均设置有对应的螺纹孔,所述方形框架相对的两侧均位于U型片的两端之间,所述U型片通过安装螺栓穿过U型片一端的螺纹孔和方形框架的四角对应的螺纹孔与方形框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位于催化剂再生池同一侧面的两个滑杆的上端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靠近方形框架的一侧设置为向下倾斜的斜面。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脱硝催化剂再生池,废催化剂模块通过吊装设备吊装放置在方形的框架上,方形框架起到支撑和定位废催化剂模块的作用,随着吊装设备下放废催化剂模块,废催化剂模块挤压框架,框架受力通过滑动组件沿四个滑杆向下滑动挤压弹性部件,弹性部件受力压缩,废催化剂模块随着框架缓慢的移动到催化剂再生池中,整个过程中废催化剂模块与催化剂再生池的侧壁不接触,实现了废催化剂模块平稳的进入催化剂再生池中,避免废催化剂模块与催化剂再生池的侧面发生碰撞。

2.本实用新型一种脱硝催化剂再生池,通过支撑杆分散框架的受力点,防止废催化剂模块因为重量较大对框架造成压力。

3.本实用新型一种脱硝催化剂再生池,通过加强筋加强位于催化剂再生池同一侧面的两个滑杆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一种脱硝催化剂再生池,在加强筋的靠近方形框架的一侧设置为向下倾斜的斜面,便于引导废催化剂快速的放置到框架上。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催化剂再生池、2-框架、3-滑杆、4-弹性部件、5-支撑杆、6-固定环、7-挂耳、8-紧固螺栓、9-滑动环、10-U型片、11-安装螺栓、1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脱硝催化剂再生池1,包括催化剂再生池1、方形的框架2,所述催化剂再生池1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滑杆3,所述滑杆3的下端穿过催化剂再生池1的底部并延伸到内部,所述滑杆3的上端通过固定组件与催化剂再生池1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3与催化剂再生池1的侧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滑杆3的上端到催化剂再生池1的顶部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滑杆3上均套设有弹性部件4,所述弹性部件4处于自然状态时的长度等于滑杆3的长度,所述方形框架2相对的两侧分别通过滑动组件与滑杆3滑动连接,所述方形框架2能够沿滑杆3的长度方向上下滑动,所述滑动组件位于弹性部件4的上方。

具体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环6、挂耳7、紧固螺栓8,所述挂耳7与固定环6固定连接,所述挂耳7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所述固定环6套设在滑杆3的上端,所述紧固螺栓8穿过挂耳7上的螺纹孔与催化剂再生池1的侧面连接。

具体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套设在滑杆3上与滑杆3滑动连接的滑动环9、与滑动环9固定连接的U型片10、以及安装螺栓11,所述U型片10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方形框架2的四角均设置有对应的螺纹孔,所述方形框架2相对的两侧均位于U型片10的两端之间,所述U型片10通过安装螺栓11穿过U型片10一端的螺纹孔和方形框架2的四角对应的螺纹孔与方形框架2连接。

优选地,所述框架2相对的两侧之间设置有支撑杆5。用于分散框架2的受力点,避免框架2的受力点过于单薄废催化剂模块对框架2造成较大的压力。

优选地,弹性部件4的一端与滑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部件4的另一端与滑动组件连接。所述弹性部件4为螺旋弹簧。

优选地,所述位于催化剂再生池1同一侧面的两个滑杆3的上端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有加强筋12。通过加强筋12加强位于催化剂再生池1同一侧面的两个滑杆3的稳定性,从而提升整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废催化剂模块通过吊装设备吊装放置在方形的框架2上,方形框架2起到支撑和定位废催化剂模块的作用,此时,支撑杆5为框架2分摊压力。随着吊装设备下放废催化剂模块,废催化剂模块挤压框架2,框架2受力通过U型片10带动滑动环9沿四个滑杆3向下滑动挤压弹性部件4,弹性部件4受力压缩,废催化剂模块随着框架2缓慢的移动到催化剂再生池1中,此时,弹性部件4完全被压缩到催化剂再生池1的底部以下,整个过程中废催化剂模块与催化剂再生池1的侧壁不接触,实现了废催化剂模块平稳的进入催化剂再生池1中,避免废催化剂模块与催化剂再生池1的侧面发生碰撞。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所示,所述加强筋12靠近方形框架2的一侧设置为向下倾斜的斜面。

本实施例中,废催化剂模块通过吊装设备预放置到框架2上时,如过出现细微的偏差导致废催化剂模块的底部棱角与加强筋12上的斜面接触时,废催化剂模块沿加强筋12的斜面出现一个下滑动作,使得废催化剂模块位移到框架2的上方并随着废催化剂模块的下移快速的放置到框架2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