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多用途保温密封纤维布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5074发布日期:2019-05-07 21:3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性能、多用途保温密封纤维布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纤维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性能、多用途保温密封纤维布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纤维布,又称为碳素纤维布、碳纤维织物等,在国家上被誉为“黑色黄金”,它继石器和钢铁等金属后,被国际上称为“第三代材料”,因为用碳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且超轻、耐高温高压。随着制作纤维布技术的日益成熟,其在航天航空、工业、体育娱乐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特种纤维布(如特种涂层纤维布、保温纤维布、耐高温纤维布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特殊涂剂对纤维布本体的表面进行涂覆,涂覆完成后进入烘箱或者烘道内进行烘干,但是目前的纤维布在烘干时往往采取的是通用布料的烘干设备,其烘干要求往往达不到技术指标,不能针对纤维布的特性进行有效烘干。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多用途保温密封纤维布烘干设备,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性能、多用途保温密封纤维布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传送辊、第一烘干机构、第二烘干机构以及第三烘干机构;所述壳体为方形壳体结构;所述壳体底部四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壳体一端顶部设置有进口,另一端底部设置有出口;所述传送辊数量为六个,在壳体内部自进口一端至出口一端依次分布为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第三传送辊、第四传送辊、第五传送辊以及第六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位于所述进口一侧,所述第二传送辊和第三传送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底部;所述第四传送辊与第五传送辊位于欧虎壳体内部顶部;所述第六传送辊位于所述出口一侧;

所述第一烘干机构包括第一烘道以及电加热板;所述第一烘道和多所述电加热板位于第一传送辊与所述第二传送辊之间传送纤维布的两侧;所述第一烘道位于纤维布下方,所述电加热板位于纤维布上方;所述电加热板数量为多个,所述电加热板呈倾斜设置,所述电加热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在所述壳体内部为倾斜设置,所述安装板一侧与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底部与多个电加热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烘干机构包括第一电加热器与第二电加热器,所述第一电加热器位于第二传送辊与所述第三传送辊之间传送纤维布底部;所述第二电加热器位于第二传送辊与所述第三传送辊之间传送纤维布顶部;所述第一电加热器包括底板与第一电加热管;所述底板为方形板体结构,所述第一电加热管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顶部,所述第一电加热管为s型结构;所述第二电加热器包括顶板与第二电加热管,所述顶板为方形板体结构,所述顶板为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顶板一侧与所述壳体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加热管固定设置于所述顶板底部,所述第二电加热管为s型结构;

所述第三烘干机构,包括第二烘道与第三烘道;所述第二烘道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三传送辊与所述第四传送辊之间传送纤维布一侧,以及第五传送辊与所述第六传送辊之间传送纤维布一侧;所述两个第二烘道为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烘道位于第四传送辊与所述第五传送辊底部;

第一烘道与第二烘道结构相同,包括主烘道、分烘道以及风机,所述主烘道为竖直设置,所述分烘道数量为三个,均为倾斜设置,三个分烘道的一端与主烘道连接,另一端设置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正对纤维布;所述主烘道一端与分烘道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壳体延伸出壳体外部,与风机固定连接;第一烘道的风机位于所述壳体下方,第二烘道的风机位于所述壳体上方;

所述第三烘道包括中间烘道、侧边烘道以及风机,所述中间烘道为竖直设置,所述侧边烘道数量为6个,均为倾斜设置,侧边烘道对称设置于殴中间烘道两侧,每侧三个,同一侧的三个侧边烘道的一端与主烘道连接,另一端设置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正对纤维布;所述中间烘道顶部与侧边烘道固定连接,底部贯穿壳体延伸出壳体外部,与风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烘道的风机位于索虎壳体的下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烘道的风机与所述第三烘道的风机,底部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四角固定设置连接柱,连接柱顶部与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实现风机安装于壳体底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烘道的风机,底部直接与所述壳体顶部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加热管的弧形拐弯处位于底板长边一侧;所述第二电加热管的弧形拐弯处位于顶板短边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第三传送辊、第四传送辊、第五传送辊以及第六传送辊均在所述壳体内部成水平设置,所述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第三传送辊、第四传送辊、第五传送辊以及第六传送辊一端伸出壳体外部与电机相连,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侧壁上,所述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第三传送辊、第四传送辊、第五传送辊以及第六传送辊通过电机驱动进行传送纤维布。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底部与所述壳体内部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为方形柱体结构,所述支撑脚数量为四个,竖直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四角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主烘道以及中心烘道的外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成圆环形结构,所述固定套顶部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通过螺栓螺母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实现主烘道与壳体固定连接,实现中心烘道与壳体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使用流程是:

纤维布通过进口进入壳体,经过第一传送辊经过第一烘道与电加热板之间,电加热加热空气中的温度,烘道产生气流使得热空气能够与纤维布充分接触,能提升烘干效率;

然后经过第二传送辊经过第一电加热器和第二电加热器之间,通过两组不同结构的电加热管作用,大幅度提升烘干作用,短时间内提升烘干效果;

最后经过第三传送辊、第四传送辊、第五传送辊以及第六传送辊的传送经过第二烘道与第三烘道,通过风机作用,对纤维布进行吹气,能够将第一电加热器与第二电加热器取得的热量均匀分散,起到均匀烘干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特殊设计的烘干设备,可以针对纤维布的特性进行有效烘干。采用多种烘干机构,能够从多角度进行风干、烘干、加热,使用效率高,烘干效果好。特别设置了双加热管上下同时进行烘干的结构,能够满足需要快速烘干、高温烘干的指标要求;另外,烘干力度需求小时,还可以关闭第二烘道与第三烘道,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烘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烘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烘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电加热器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电加热器仰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烘干设备2、壳体21、进口211、出口212、支撑脚213、传送辊22、第一传送辊221、第二传送辊222、第三传送辊223、第四传送辊224、第五传送辊225、第六传送辊226、第一烘干机构23、第一烘道231、主烘道2311、分烘道2312、风机2313、出风口2314、电加热板232、安装板233、第二烘干机构24、第一电加热器241、底板2411、第一电加热管2412、第二电加热器242、顶板2421、第二电加热管2422、第三烘干机构25、第二烘道251、主烘道2511、分烘道2512、风机2513、出风口2514、第三烘道252、中间烘道2521、侧边烘道2522、风机2523、出风口2524、连接板26、连接柱27、固定套28、折边29、纤维布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固定结构均为卡接、焊接、螺钉连接、螺栓螺母连接、铆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公知技术。

结合附图可见,一种高性能、多用途保温密封纤维布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传送辊、第一烘干机构、第二烘干机构以及第三烘干机构;所述壳体为方形壳体结构;所述壳体底部四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壳体一端顶部设置有进口,另一端底部设置有出口;所述传送辊数量为六个,在壳体内部自进口一端至出口一端依次分布为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第三传送辊、第四传送辊、第五传送辊以及第六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位于所述进口一侧,所述第二传送辊和第三传送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底部;所述第四传送辊与第五传送辊位于欧虎壳体内部顶部;所述第六传送辊位于所述出口一侧;

所述第一烘干机构包括第一烘道以及电加热板;所述第一烘道和多所述电加热板位于第一传送辊与所述第二传送辊之间传送纤维布的两侧;所述第一烘道位于纤维布下方,所述电加热板位于纤维布上方;所述电加热板数量为多个,所述电加热板呈倾斜设置,所述电加热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在所述壳体内部为倾斜设置,所述安装板一侧与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底部与多个电加热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烘干机构包括第一电加热器与第二电加热器,所述第一电加热器位于第二传送辊与所述第三传送辊之间传送纤维布底部;所述第二电加热器位于第二传送辊与所述第三传送辊之间传送纤维布顶部;所述第一电加热器包括底板与第一电加热管;所述底板为方形板体结构,所述第一电加热管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顶部,所述第一电加热管为s型结构;所述第二电加热器包括顶板与第二电加热管,所述顶板为方形板体结构,所述顶板为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顶板一侧与所述壳体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加热管固定设置于所述顶板底部,所述第二电加热管为s型结构;

所述第三烘干机构,包括第二烘道与第三烘道;所述第二烘道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三传送辊与所述第四传送辊之间传送纤维布一侧,以及第五传送辊与所述第六传送辊之间传送纤维布一侧;所述两个第二烘道为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烘道位于第四传送辊与所述第五传送辊底部;

第一烘道与第二烘道结构相同,包括主烘道、分烘道以及风机,所述主烘道为竖直设置,所述分烘道数量为三个,均为倾斜设置,三个分烘道的一端与主烘道连接,另一端设置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正对纤维布;所述主烘道一端与分烘道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壳体延伸出壳体外部,与风机固定连接;第一烘道的风机位于所述壳体下方,第二烘道的风机位于所述壳体上方;

所述第三烘道包括中间烘道、侧边烘道以及风机,所述中间烘道为竖直设置,所述侧边烘道数量为6个,均为倾斜设置,侧边烘道对称设置于殴中间烘道两侧,每侧三个,同一侧的三个侧边烘道的一端与主烘道连接,另一端设置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正对纤维布;所述中间烘道顶部与侧边烘道固定连接,底部贯穿壳体延伸出壳体外部,与风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烘道的风机位于索虎壳体的下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烘道的风机与所述第三烘道的风机,底部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四角固定设置连接柱,连接柱顶部与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实现风机安装于壳体底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烘道的风机,底部直接与所述壳体顶部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加热管的弧形拐弯处位于底板长边一侧;所述第二电加热管的弧形拐弯处位于顶板短边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第三传送辊、第四传送辊、第五传送辊以及第六传送辊均在所述壳体内部成水平设置,所述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第三传送辊、第四传送辊、第五传送辊以及第六传送辊一端伸出壳体外部与电机相连,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侧壁上,所述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第三传送辊、第四传送辊、第五传送辊以及第六传送辊通过电机驱动进行传送纤维布。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底部与所述壳体内部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为方形柱体结构,所述支撑脚数量为四个,竖直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四角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主烘道以及中心烘道的外部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成圆环形结构,所述固定套顶部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通过螺栓螺母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实现主烘道与壳体固定连接,实现中心烘道与壳体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使用流程是:

纤维布通过进口进入壳体,经过第一传送辊经过第一烘道与电加热板之间,电加热加热空气中的温度,烘道产生气流使得热空气能够与纤维布充分接触,能提升烘干效率;

然后经过第二传送辊经过第一电加热器和第二电加热器之间,通过两组不同结构的电加热管作用,大幅度提升烘干作用,短时间内提升烘干效果;

最后经过第三传送辊、第四传送辊、第五传送辊以及第六传送辊的传送经过第二烘道与第三烘道,通过风机作用,对纤维布进行吹气,能够将第一电加热器与第二电加热器取得的热量均匀分散,起到均匀烘干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特殊设计的烘干设备,可以针对纤维布的特性进行有效烘干。采用多种烘干机构,能够从多角度进行风干、烘干、加热,使用效率高,烘干效果好。特别设置了双加热管上下同时进行烘干的结构,能够满足需要快速烘干、高温烘干的指标要求;另外,烘干力度需求小时,还可以关闭第二烘道与第三烘道,节约能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