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制备的磁力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9836发布日期:2019-11-08 23:48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制备的磁力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磁力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制备的磁力搅拌器。



背景技术:

碳材料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负极材料,碳材料可以分为软碳(可石墨化碳)、石墨、硬碳三种,碳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能和优异的导电性,因此常被用来与硅进行复合。

硅碳复合材料分为硅碳传统复合材料和硅碳新型复合材料。其中传统复合材料是指硅与石墨、MCMB、炭黑等复合,新型硅碳复合材料是指硅与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型碳纳米材料复合。硅碳负极材料复合材料在制备中,硅碳负极材料复合材料的搅拌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中国专利(CN 206199161 U)公开了一种用于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制备的磁力搅拌器,包括搅拌仓1,搅拌仓1内侧壁设有隔音层13,隔音层13内部均匀填充隔音海绵或隔音板,搅拌仓1底部对称设置加热器2,加热器2外覆盖着导热板3,加热器2和导热板3之间充满导热液体,导热液体为水、水银或者导热油,搅拌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一个把手4,把手4是弧形状的,搅拌仓1的外侧壁靠近搅拌仓1一半的高度的位置设置一个测温棒5,所述测温棒5下方设置加热器开关6,搅拌仓1安装在磁盘7的顶部,磁盘7中心安装有磁体8,磁体8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4,磁盘7上安装有温度显示器时口电机开关10,电机开关10与电机14电性连接,搅拌仓1内设置有与磁体8配合的搅拌子11,搅拌子11为活泼性弱的带磁性的搅拌子,磁盘7底部固定连接了四个支撑脚12。当搅拌器工作时,打开电机开关10,电机14带动磁体8旋转,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搅拌子11随之做圆周运动,以达到搅拌均匀的目的并且可长时间工作。

但是,上述专利对硅碳负极材料复合材料实施搅拌时,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高质量的搅拌材料,还存在搅拌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制备的磁力搅拌器,通过在搅拌仓内壁上设有倾斜的隔板和在搅拌子设置了主搅拌棒以及副搅拌棒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搅拌更均匀、搅拌的高效率和搅拌的高质量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制备的磁力搅拌器,包括内侧壁设有隔音层的搅拌仓,所述搅拌仓底部对称设置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外覆盖着导热板,所述加热器和导热板之间充满导热液体,所述搅拌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一个把手,所述搅拌仓的外侧壁靠近搅拌仓一半的高度的位置设置一个测温棒所,测温棒下方设置加热器开关,所述搅拌仓安装在磁盘的顶部,所述磁盘中心安装有磁体,所述磁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磁盘上安装有温度显示器和电机开关,所述电机开关与电机电连接,所述搅拌仓内设置有与磁体配合的搅拌子,所述搅拌子为活泼性弱的带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搅拌仓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向搅拌子中心位置倾斜的隔板,所述隔板通过固定部与搅拌仓侧壁固定连接且设置的高度与搅拌子的高度相同,所述隔板倾斜的自由端位置低于搅拌子顶部的高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板在靠近搅拌仓内壁的位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设有第二通孔。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孔,所述第二通孔为上大下小的梯形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下开口与第二通孔的上开口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子为圆柱型,所述圆柱型上设有若干个规则排列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主搅拌棒上的螺纹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搅拌棒为圆柱结构,所述主搅拌棒向下倾斜设置且设有固接有朝向下面的副搅拌棒,所述副搅拌棒的端头设有。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搅拌棒的端头设有半圆头,所述半圆头的直径大于主搅拌棒的直径。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半圆头的直径与主搅拌棒的直径比范围为1.5~2:1。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半圆头的直径为主搅拌棒的直径比1.5:1倍。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搅拌棒的两侧设有分水刃。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水刃设有向上的凸圆弧和向下的凹圆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搅拌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不仅混合的均匀,也提高了搅拌质量;

2、本实用新型节省了搅拌需要的时间,提高了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的搅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搅拌仓的结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搅拌仓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隔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A-A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搅拌子的结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搅拌子另一结构的主视图;

图8是图7中主搅拌棒的横截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

图中:1—搅拌仓;2—加热器;3—导热板;4—把手;5—测温棒;6—加热器开关;7—磁盘;8—磁体;9—温度显示器;10—电机开关;11—搅拌子,1101—螺纹孔,1102—主搅拌棒,1103—螺纹杆,1104—副搅拌棒,1105—凸缘,1106—半圆头,1107—分水刃,1108—凸圆弧,1109—凹圆弧;12—支撑角;13—隔音层;14—电机;15—隔板,1501—固定部,1502—第一通孔,1503—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制备的磁力搅拌器,包括内侧壁设有隔音层13的搅拌仓1,搅拌仓1顶部设有上盖方便物料的送入和取出,搅拌仓1底部对称设置加热器2,加热器2外覆盖着导热板3,加热器2和导热板3之间充满导热液体,搅拌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一个把手4,搅拌仓1的外侧壁靠近搅拌仓1一半的高度的位置设置一个测温棒5,测温棒5下方设置加热器开关6,搅拌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一个把手4,搅拌仓1的外侧壁靠近搅拌仓1一半的高度的位置设置一个测温棒5,搅拌仓1安装在磁盘7的顶部,磁盘7中心安装有磁体8,磁体8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4,磁盘7上安装有温度显示器9和电机开关10,电机开关10与电机电连接,搅拌仓1内设置有与磁体8配合的搅拌子11,搅拌子11为活泼性弱的带磁性材料制成,当搅拌器工作时,电机14带动磁体8旋转,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搅拌子11随之做圆周运动,以达到搅拌均匀。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中,搅拌仓1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向搅拌子11中心位置倾斜的隔板15,隔板15通过固定部1501与搅拌仓1侧壁固定连接且设置的高度与搅拌子11的高度相同,隔板15倾斜的自由端位置低于搅拌子11顶部的高度,当硅碳负极复合材料被搅拌时,隔板15能够对硅碳负极复合材料起到挤压的作用,尤其是能将大块的物料,起到先挤压再破碎的作用。如图4和5所示,在隔板15上的靠近搅拌仓1内壁的位置,设有第一通孔1502,第一通孔1502的外侧设有第二通孔1503,第一通孔1502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孔,第二通孔1503为上大下小的梯形孔,第一通孔1502的下开口与第二通孔1503的上开口的直径相同,在搅拌子11转动时,硅碳负极复合材料会在搅拌仓1内进行上小和左右的翻滚和翻动,当进入第一通孔1502内,第一通孔1502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孔时,由于是梯形结构,硅碳负极复合材料会受到四面孔壁的挤压,受到的力逐渐增大,块状的物料更容易被挤碎,起到搅拌更均匀的效果,被从第一通孔1502挤出的物料下一步会进入到上大下小的第二通孔1503内,由于是上大下小的梯形孔,物料能够更容易落入其中,如此往返形成循环挤压,以提高硅碳负极复合材料的搅拌效率和质量。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搅拌子11为圆柱型结构,圆柱型上设有若干个规则排列的螺纹孔1101,螺纹孔1101与主搅拌棒1102上的螺纹杆1103螺纹连接,当搅拌子11在电机14带动下转动时,主搅拌棒1102能够对硅碳负极复合材料进行水平方向的搅拌。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主搅拌棒1102也为圆柱结构,主搅拌棒1102向下倾斜设置且设有固接有朝向下面的副搅拌棒1104,副搅拌棒1104的端头设有凸缘1105,主搅拌棒1102实现水平方向的搅拌,副搅拌棒1104实现上下与水平的同时搅拌。由于主搅拌棒1102的端头设有半圆头1106,半圆头1106的直径大于主搅拌棒1102的直径,半圆头1106的直径与主搅拌棒1102的直径比范围优选为1.5~2:1之间,本实施例,半圆头1106的直径为主搅拌棒1102的直径比1.5:1倍,大直径的半圆头1106结构,起到增加碾压面积的作用,能起到提高搅拌物料质量和节省时间的作用。优选的技术方案,如图7和8所示,主搅拌棒1102的两侧设有分水刃1107,分水刃1107设有向上的凸圆弧1108和向下的凹圆弧1109,当物料被搅拌时,分水刃1107起到对整块物料进行切割的作用,凸圆弧1108起到的是减少物料粘连,容易被清理下来的作用;向下的凹圆弧1109起到的是对下面的物料进行增加碾压压力的作用,通过增加压力使物料更容易被破碎,达到提高搅拌质量的目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