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可杀菌的膜分离制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5085发布日期:2020-05-22 21:5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可杀菌的膜分离制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分离制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可杀菌的膜分离制氧装置。



背景技术:

制氧机是制取氧气的一类机器,它的原理是利用空气分离技术。首先将空气以高密度压缩再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冷凝点的不同使之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气液分离,再进一步精馏而得。常用的空气分离制氧方法有三种:深冷法、变压吸附分离法、膜分离法,深冷法制养优点是:可获得99.6%的高纯度氧气;缺点是设备投资大、启动时间长,变压吸附分离法制氧可获得浓度为93%的氧气,但存在耗能高、噪音大等缺点,膜分离制养优点是无相变、能耗低、操作方便,启动十分钟即可产生氧气,设备造价低。

医院病房通风性差,容易滋生病菌,同时病人本身抵抗力差,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更难恢复健康,现有膜分离制氧装置虽可快速制取氧气,但不具备杀菌功能,很难满足医院病房的需求,从而降低市场的满足度。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可杀菌的膜分离制氧装置。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可杀菌的膜分离制氧装置,包括制氧本体,制氧本体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底部对称设有支撑柱,两个支撑柱间设有气缸,两个气缸伸缩端均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制氧本体进气口连通有过滤装置,出气口连通有杀菌装置;

所述杀菌装置包括杀菌箱,杀菌箱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之间的弧形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弧形板与杀菌箱内壁形成第一杀菌腔、第二杀菌腔、第三杀菌腔和第四杀菌腔,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分别于第二杀菌腔、第三杀菌腔内设有反光组件,所述弧形板的凸面于第二杀菌腔内设有第一光触媒涂层,弧形板的凹面于第三杀菌腔内设有第二光触媒涂层,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方于杀菌箱内顶壁分别设有第一紫外杀菌灯、第二紫外杀菌灯,弧形板底端下方于杀菌箱内底壁设有第三杀菌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过滤箱内设有滤棉、滤布以及之间填充的活性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滤布靠制氧本体进气口一端设置,滤棉远离制氧本体进气口一端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反光组件包括安装玻璃板,安装玻璃板上设有反光弧形罩,反光弧形罩上面设有反光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第一光触媒涂层、第二光触媒涂层均为二氧化钛。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自由端的伸缩,从而便于装置的移动和固定放置,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在制氧本体进气口添加过滤装置,出气口添加杀菌装置,过滤装置中的滤棉对大颗粒进行吸收过滤,滤布对小颗粒进行过滤,活性碳对气体气味进行吸收,从而保证进入制氧本体内的气体洁净,不含灰尘等小颗粒杂质,防止颗粒杂质堵塞制氧本体,提高制氧本体的工作效果;杀菌装置添加其后,为了将制氧本体制取的氧气进行直接杀菌,如果添加在制氧本体前,制氧本体在工作时可能混入其他病菌,以及内部长时间工作滋生的病菌,从而影响杀菌效果,继而制取的氧气不符合医院病房需求。

2)气体进入杀菌箱内,依次通过第一杀菌腔、第二杀菌腔、第三杀菌腔和第四杀菌腔,气体杀菌路径为s型,延长了杀菌时间,同时弧形板表面积大,增大了与病菌的接触面积,弧形板中第一光触媒涂层、第二光触媒涂层的设置,联合紫外杀菌灯起到杀菌效果;第一紫外杀菌灯、第二紫外杀菌灯与第三杀菌灯的位置布置可使紫外灯光可在弧形板两侧的第二杀菌腔、第三杀菌腔中间位置聚集,含有病菌气体经过此处能达到很高的杀菌效果,同时安装玻璃板可将紫外灯光反射,提高紫外灯光照面积,反光弧形罩上的反光涂层可将紫外灯光反射到第一光触媒涂层、第二光触媒涂层上,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杀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杀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弧形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反光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移动式可杀菌的膜分离制氧装置,包括制氧本体1,制氧本体1设置在安装板2上,所述安装板2底部对称设有支撑柱3,两个支撑柱3间设有气缸4,两个气缸4伸缩端均连接有万向轮5,所述制氧本体1进气口连通有过滤装置6,出气口连通有杀菌装置7;

装置移动时,通过控制气缸4伸缩端的伸长从而将万向轮5接触地面,装置可灵活的移动,装置固定放置时,控制气缸4伸缩端的缩短,支撑柱3接触地面,从而实现固定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制氧本体1进气口添加过滤装置6,出气口添加杀菌装置7,过滤装置6中的滤棉602对大颗粒进行吸收过滤,滤布603对小颗粒进行过滤,活性碳604对气体气味进行吸收,从而保证进入制氧本体1内的气体洁净,不含灰尘等小颗粒杂质,防止颗粒杂质堵塞制氧本体1,提高制氧本体1的工作效果;杀菌装置7添加其后,为了将制氧本体1制取的氧气进行直接杀菌,如果添加在制氧本体1前,制氧本体1在工作时可能混入其他病菌,以及内部长时间工作滋生的病菌,从而影响杀菌效果,制取的氧气不符合医院病房需求;

所述杀菌装置7包括杀菌箱701,杀菌箱701内设有第一隔板8、第二隔板9以及之间的弧形板10,第一隔板8、第二隔板9、弧形板10与杀菌箱701内壁形成第一杀菌腔11、第二杀菌腔12、第三杀菌腔13和第四杀菌腔15,所述第一隔板8、第二隔板9上分别于第二杀菌腔12、第三杀菌腔13内设有反光组件14,所述弧形板10的凸面于第二杀菌腔12内设有第一光触媒涂层16,弧形板10的凹面于第三杀菌腔13内设有第二光触媒涂层17,第一光触媒涂层16、第二光触媒涂层17均为二氧化钛,所述第一隔板8、第二隔板9上方于杀菌箱701内顶壁分别设有第一紫外杀菌灯18、第二紫外杀菌灯19,弧形板10底端下方于杀菌箱701内底壁设有第三杀菌灯20;气体进入杀菌箱701内,依次通过第一杀菌腔11、第二杀菌腔12、第三杀菌腔13和第四杀菌腔15,气体杀菌路径为s型,延长了杀菌时间,同时弧形板12表面积大,增大了与病菌的接触面积,弧形板12中第一光触媒涂层16、第二光触媒涂层17的设置,联合紫外杀菌灯起到杀菌效果;

第一紫外杀菌灯18、第二紫外杀菌灯19与第三杀菌灯20的位置布置可使紫外灯光可在弧形板10两侧的第二杀菌腔12、第三杀菌腔13中间位置聚集,含有病菌气体经过此处能达到很高的杀菌效果。

如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过滤装置6包括过滤箱601,过滤箱601内设有滤棉602、滤布603以及之间填充的活性碳604,滤布603靠制氧本体1进气口一端设置,滤棉602远离制氧本体1进气口一端设置,对气体中杂质从大到小依次过滤,同时气体中气味也被清除,提高过滤效果。

如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反光组件14包括安装玻璃板1401,安装玻璃板1401上设有反光弧形罩1402,反光弧形罩1402上面设有反光涂层1403,安装玻璃板1401可将紫外灯光反射,提高光照面积,同时反光弧形罩1402上的反光涂层1403可将紫外灯光反射到第一光触媒涂层16、第二光触媒涂层17上,从而提高了杀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移动时,通过控制气缸4伸缩端的伸长从而将万向轮5接触地面,装置可灵活的移动,装置固定放置时,控制气缸4伸缩端的缩短,支撑柱3接触地面,从而实现固定放置,通过在制氧本体1进气口添加过滤装置6,出气口添加杀菌装置7,过滤装置6中的滤棉602对大颗粒进行吸收过滤,滤布603对小颗粒进行过滤,活性碳604对气体气味进行吸收,从而保证进入制氧本体1内的气体洁净,不含灰尘等小颗粒杂质,防止颗粒杂质堵塞制氧本体1,提高制氧本体1的工作效果;杀菌装置7添加其后,为了将制氧本体1制取的氧气进行直接杀菌,如果添加在制氧本体1前,制氧本体1在工作时可能混入其他病菌,以及内部长时间工作滋生的病菌,从而影响杀菌效果,制取的氧气不符合医院病房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