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1270发布日期:2020-06-26 22:2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过滤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中,对乳液的过滤多采用筐式和滤袋式,无论是筐式过滤器还是滤袋式过滤器,他们在清洗滤渣时,必须将筐式滤网或滤袋拿出到外部清洗,费时费力,从其附图中可以看到其滤网位于筒体的中部,当液体从进油口进入后,距离滤网较远,过滤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并未提到滤网与筒体之间具体是如何进行连接,因此无法得知滤网损坏如何更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882403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过滤器,参考说明书附图5,该申请中通过滤网为上下通透的筒形滤网,过滤后的液体经由出料口排出,而滤渣沉降到筒体的底部,可由底部的排污口排出,与筐式或者滤袋式相比,在发现堵塞不畅时,不需要每次将筒盖打开进行清理,只需停止给料,滤渣会自动沉降至底部排污口,放出滤渣后继续给料过滤,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而当需要更换滤网时,将筒形滤网从环形托上拆卸下来即可。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

一、由于对比文件在使用过滤器时,滤网为上下通透的筒形滤网,过滤后的液体经由出料口排出,而滤渣沉降到筒体的底部,所以滤网为通透形,这些滤渣会慢慢积累到出料管中,在长时间使用时,滤渣会粘粘在出料管,从而堵塞出料管;

二、由于对比文件中,出料口安装在过滤器的侧面,由于水是往下流的,同时滤网过滤完大的滤渣,还会有一些细小的滤渣,这些滤渣也会随着水流,从出料口流出,导致过滤不完全。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不堵塞、便于疏通和过滤完全的过滤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过滤器,通过设置疏导装置和双层过滤传导装置,使得在使用过滤器时,双层过滤传导装置开始作用,从而把不同形状大小的滤渣进行过滤,然后再传导出去;此外,把液体从出料口输送出时,利用疏导装置对出料口进行防护疏导,防止液体粘粘再出料口内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滤器,包括筒盖、第一环形螺栓、进料口、固定圈、第二环形螺栓、上环形托,所述上环形托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环形托,所述下环形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液板,所述下环形托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滤渣箱,所述滤渣箱的侧面固定连通有出渣口,所述集液板底部的两侧固定连通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导液箱,所述导液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筒盖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口。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滤渣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线,所述第一控制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滤渣转换装置,所述滤渣转换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导吸管,所述滤渣转换装置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传导管。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液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线,所述第二控制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液体抽离装置,所述液体抽离装置的两侧固定连通有抽液管,所述液体抽离装置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细管。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液板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所述集液板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液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传导吸管的侧面固定连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液板的两侧与抽液管固定连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导吸管通过滤渣箱与第一过滤网连通,所述传导管通过滤渣箱与出渣口连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的直径比出料口的直径小一厘米至两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双层过滤传导装置,使得出料口安装在过滤器的侧面,由于水是往下流的,同时滤网过滤完大的滤渣,还会有一些细小的滤渣,这些滤渣也会随着水流,从出料口流出,利用双层过滤传导装置在过滤网把大的滤渣过滤完后,同时也把小的滤渣进行过滤,然后再传导出去,既避免滤渣过滤不彻底的问题,又解决了液体使用安全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滤渣过滤的彻底,同时也保证了液体的安全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疏导装置,使得对比文件中,滤网为通透形,这些滤渣会慢慢积累到出料管中,在长时间使用时,滤渣会粘粘在出料管,利用疏导装置对出料口进行防护,再不接触出料口时,把液体排出,既避免滤渣粘粘在出料口的问题,又解决了出料口被堵塞的问题,从而保证了出料口的通畅,同时也保证了出料口使用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滤渣箱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液箱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液板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对比文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筒盖;2、第一环形螺栓;3、进料口;4、固定圈;5、第二环形螺栓;6、上环形托;7、第一过滤网;8、下环形托;9、集液板;10、滤渣箱;11、出渣口;12、导液管;13、导液箱;14、固定板;15、连接管;16、出料口;101、第一控制器;102、第一控制线;103、滤渣转换装置;104、传导吸管;105、传导管;131、第二控制器;132、第二控制线;133、液体抽离装置;134、出料细管;135、抽液管;91、第二过滤网;92、导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过滤器,包括筒盖1、第一环形螺栓2、进料口3、固定圈4、第二环形螺栓5、上环形托6,上环形托6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过滤网7,第一过滤网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环形托8,下环形托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集液板9,下环形托8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滤渣箱10,滤渣箱10的侧面固定连通有出渣口11,集液板9底部的两侧固定连通有导液管12,导液管12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导液箱13,导液箱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连接管15,筒盖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口16,滤渣箱10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器101,第一控制器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线102,第一控制线1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滤渣转换装置103,滤渣转换装置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导吸管104,滤渣转换装置103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传导管105,导液箱13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控制器131,第二控制器13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线132,第二控制线13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液体抽离装置133,液体抽离装置133的两侧固定连通有抽液管135,液体抽离装置133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细管134,集液板9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91,集液板9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液板92,第二过滤网91的侧面与传导吸管104的侧面固定连通,导液板92的两侧与抽液管135固定连通,传导吸管104通过滤渣箱10与第一过滤网7连通,传导管105通过滤渣箱10与出渣口11连通,连接管15的直径比出料口16的直径小一厘米至两厘米。

如附图2所示的滤渣箱10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器101,第一控制器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线102,第一控制线1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滤渣转换装置103,滤渣转换装置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导吸管104,滤渣转换装置103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传导管105。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滤渣箱10,使得当第一过滤网7把液体中的杂质过滤后,利用第一控制器101通过第一控制线102控制滤渣转换装置103开始工作,从而利用传导吸管104把滤渣吸收进来,再从传导管105传导到出渣口11中去;

如附图3所示的导液箱13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控制器131,第二控制器13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线132,第二控制线13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液体抽离装置133,液体抽离装置133的两侧固定连通有抽液管135,液体抽离装置133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细管134。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导液箱13,使得当液体中的滤渣过滤完时,利用第二控制器131通过第二控制线132控制液体抽离装置133启动,从而通过抽液管135把液体吸收进来,再从出料细管134输送到连接管15中;

如附图4所示的集液板9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91,集液板9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液板92。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集液板9,使得当第一过滤网7过滤完大颗粒时,再通过第二过滤网91把小颗粒过滤掉,再从传导吸管104吸收出去;

其中控制器的品牌为希崖和型号为xy-02。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准备阶段:首先将设备放置在指定地点,然后安装好各个部件。

工作阶段:首先把液体从进料口3输送进去,在利用第一过滤网7把液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当第一过滤网7过滤完大颗粒时,再通过第二过滤网91把小颗粒过滤掉,再利用第一控制器101通过第一控制线102控制滤渣转换装置103开始工作,从而利用传导吸管104把滤渣吸收进来,再从传导管105传导到出渣口11中去,同时当液体中的滤渣过滤完时,利用第二控制器131通过第二控制线132控制液体抽离装置133启动,从而通过抽液管135把液体吸收进来,再从出料细管134输送到连接管15中,最后把液体从出料口16中输送出去。

结束阶段:首先关闭总电源,再打开第一环形螺栓2,再利用第二环形螺栓5把第一过滤网7拆除,进行清理,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