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纤合成革树脂含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9823发布日期:2020-09-23 00:5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纤合成革树脂含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超纤合成革树脂含浸机。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对超纤合成革功能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超纤合成革越来越趋向差异化、高端化、高品质的方向发展,为了追求产品档次的提升以及品种用途的增加。超纤合成革越来越倾向真皮化发展,其在生产中均需要采用含浸法生产处理。

然而,现有的超纤合成革树脂含浸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因浸润时间短且两面受力不匀而导致无法完全浸润现象的发生,使得纤维之间的浆料不能充分均匀的布满,极大的影响了超纤合成革的含浸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纤合成革树脂含浸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纤合成革树脂含浸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底部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含浸槽,所述含浸槽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底板,所述加热底板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

其中,所述密封槽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密封槽另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密封槽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浸压机构,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组喷淋组件,且所述喷淋组件由上下两组喷淋管组成,所述含浸槽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含浸组件,且所述含浸组件由四组含浸导轮组成;

其中,所述浸压机构包括浸压辊一,所述浸压辊一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一,所述浸压辊一的顶部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浸压辊二,所述浸压辊二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二,所述转动轴二远离所述浸压辊二的一端和所述转动轴一远离所述浸压辊一的一端均贯穿所述密封槽并延伸至所述密封槽两侧的固定架内部,且所述转动轴一远离所述浸压辊一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架的外侧并与位于所述机架顶部的电机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中部设置有间隙调整组件。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实现超纤合成革在密封槽内的移动与转向,所述密封槽的内部设置有若干转向导轮。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实现含浸槽与密封槽之间的连接与拆卸,所述含浸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滑槽,且所述加热底板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轨。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实现浸压辊一和浸压辊二之间间距的调节,所述间隙调整组件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所述固定架连接,且所述丝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架的外侧并与位于所述固定架外侧的转动盘连接,所述丝杆的中部套设有与之相配合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底部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固定块一,且所述固定块一的两侧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块的顶部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固定块二,且所述固定块二和所述固定块一分别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二和所述转动轴一上,所述固定块二的两侧与所述固定架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二的顶部设置有导杆,且所述导杆的顶端贯穿所述固定架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架顶部的固定座内。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间隙调整组件的正常运行,所述调节块的底部设置有水平端面,所述调节块的顶部设置有倾斜端面,且所述固定块二的底部与所述倾斜端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喷淋管、含浸槽、含浸导轮和浸压机构的配合使用,不仅可以实现对超纤合成革的四次浆料高压喷淋渗透处理,而且还可以完成对超纤合成革的导轮含浸处理及主动钢轮挤压处理,从而使得纤维之间充分均匀的布满浆料,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超纤合成革的含浸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间隙调整组件的使用,使得调节块可以在丝杆的作用下带动固定块二进行上下移动,实现浸压辊一和浸压辊二之间间距的调节,可以起到更好地挤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超纤合成革树脂含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超纤合成革树脂含浸机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超纤合成革树脂含浸机中含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超纤合成革树脂含浸机中固定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2、密封槽;3、含浸槽;4、加热底板;5、升降机构;6、进料口;7、出料口;8、安装板;9、浸压机构;10、喷淋管;11、含浸导轮;12、浸压辊一;13、转动轴一;14、浸压辊二;15、转动轴二;16、固定架;17、电机;18、间隙调整组件;19、肋板;20、转向导轮;21、工型钢;22、滑槽;23、滑轨;24、丝杆;25、转动盘;26、调节块;27、固定块一;28、固定块二;29、导杆;30、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纤合成革树脂含浸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槽2,所述密封槽2的底部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含浸槽3,所述含浸槽3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底板4,所述加热底板4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5,且所述升降机构5为剪叉升降机构;

其中,所述密封槽2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料口6,所述密封槽2另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出料口7,所述密封槽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四组浸压机构9,所述安装板8的底部设置有四组喷淋组件,且每组所述喷淋组件由上下两组高压喷淋管10组成,所述含浸槽3的内部设置有四组含浸组件,且每组所述含浸组件由四组含浸导轮11组成;具体应用时,为了保证喷淋管10的喷淋效果,两组喷淋管10的中心连线为倾斜设置,此外,所述含浸槽3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泵,且所述循环泵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喷淋管10连接,来实现所述含浸槽3内部浆料的循环作业。

其中,所述浸压机构9包括浸压辊一12,所述浸压辊一12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一13,所述浸压辊一12的顶部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浸压辊二14,且所述浸压辊二14和所述浸压辊一12均为浸压钢辊,所述浸压辊二14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二15,所述转动轴二15远离所述浸压辊二14的一端和所述转动轴一13远离所述浸压辊一12的一端均贯穿所述密封槽2并延伸至所述密封槽2两侧的固定架16内部,且所述转动轴一13远离所述浸压辊一1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架16的外侧并与位于所述机架1顶部的电机17连接,所述固定架16的中部设置有间隙调整组件18。具体应用时,所述电机17的输出轴和所述转动轴一13上均套设有带轮,且所述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此外,所述转动轴一13和所述转动轴二15采用波纹管填料轴密封。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喷淋管10、含浸槽3、含浸导轮11和浸压机构9的配合使用,不仅可以实现对超纤合成革的四次浆料高压喷淋渗透处理,而且还可以完成对超纤合成革的导轮含浸处理及主动钢轮挤压处理,从而使得纤维之间充分均匀的布满浆料,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超纤合成革的含浸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的顶部与所述密封槽2的底部两侧均通过肋板19固定连接。通过这样设置,便于实现机架1与密封槽2之间的安装与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槽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转向导轮20。通过这样设置,便于实现超纤合成革在密封槽2内的移动与转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5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工型钢21,且所述工型钢21的顶部与所述加热底板4的底部连接。通过这样设置,可以对加热底板4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含浸槽3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滑槽22,且所述加热底板4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滑槽22相配合的滑轨23。通过这样设置,使得含浸槽3可以通过滑槽22和滑轨23来实现与密封槽2之间的连接与拆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隙调整组件18包括丝杆24,所述丝杆2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所述固定架16连接,且所述丝杆2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架16的外侧并与位于所述固定架16外侧的转动盘25连接,所述丝杆24的中部套设有与之相配合的调节块26,所述调节块26的底部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固定块一27,且所述固定块一27的两侧与所述固定架16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块26的顶部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固定块二28,且所述固定块二28和所述固定块一27分别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二15和所述转动轴一13上,所述固定块二28的两侧与所述固定架16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二28的顶部设置有导杆29,且所述导杆29的顶端贯穿所述固定架16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架16顶部的固定座30内。通过间隙调整组件18的使用,使得调节块26可以在丝杆24的作用下带动固定块二28进行上下移动,便于实现浸压辊一12和浸压辊二14之间间距的调节,使得其可以起到更好地挤压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块26的底部设置有水平端面,所述调节块26的顶部设置有倾斜端面,且所述固定块二28的底部与所述倾斜端面平行。通过这样设置,为实现浸压辊一12和浸压辊二14之间间距的调节提供了有效地保证。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超纤合成革通过进料口6进入到密封槽2内,首先通过转向导轮20绕于第一组喷淋组件上,通过两组喷淋管10实现浆料的高压喷淋渗透,然后,再绕于四组含浸导轮11之间,通过含浸槽3内的浆料进行含浸处理,接着,再通过转向导轮20绕于浸压机构9中的浸压辊一12和浸压辊二14之间,通过浸压辊一12和浸压辊二14对其进行挤压处理,从而完成对超纤合成革的单次处理,最后,还需通过后续的三次处理,便可完成对整个超纤合成革的含浸处理。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喷淋管10、含浸槽3、含浸导轮11和浸压机构9的配合使用,不仅可以实现对超纤合成革的四次浆料高压喷淋渗透处理,而且还可以完成对超纤合成革的导轮含浸处理及主动钢轮挤压处理,从而使得纤维之间充分均匀的布满浆料,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超纤合成革的含浸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间隙调整组件18的使用,使得调节块26可以在丝杆24的作用下带动固定块二28进行上下移动,实现浸压辊一12和浸压辊二14之间间距的调节,可以起到更好地挤压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